過春節準備年貨,很多人家已經開始張羅起來。在雲南曲靖,帶有年俗味道,象徵吉祥安康、福祿壽喜、年年有餘等美好寓意的年糕、花團、饅頭等成為過年必備。今年曲靖市場上,花式饅頭、精緻面點等特別搶眼,成為市民預購搶訂的「香餑餑」。
年未到,但曲靖過年的氛圍已經拉滿。近年來,隨着花饃市場需求日漸旺盛,曲靖的花饃藝人們守正創新,不斷開發新品類,製作出各種不同樣式的花饃,深受人們喜愛。
在曲靖城區一家中式花饃店內,色彩斑斕的花饃吸引着人們的眼球。花饃店店主、「90後」劉小白正在製作花饃,只見她通過揉、壓、剪、搓等傳統技法,把手上一塊柔軟的麵糰變成了一隻活靈活現的「金龍」。一旁還有壽桃、柿子、錦鯉等形狀的花饃,整齊地擺滿了案板,造型百變的面點讓人愛不釋手。
「上鍋,蒸饅頭!新的一年,就要蒸蒸日上!」大家吆喝着。一塊塊麵糰在手藝人的操作下,很快就熱氣騰騰地出鍋,變成亮眼的餐桌美食,更成為爭奇鬥豔的「藝術品」。據了解,曲靖人劉小白之前從事餐飲行業,非常喜歡製作美食。2021年春天,劉小白專門到山東拜師學藝做「花饅頭」。學成回到曲靖後,她將學到的技藝與國潮花饃技藝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受年輕人喜愛的創意花饃。
除了十二生肖、壽桃、卡通人物等花饃,今年劉小白還對傳統的花饃加以改進,推出了創意花饃。她以南瓜和面,賦予花饃一種喜氣洋洋的金黃色,並專門設計了造型,加上「福」「壽」等字樣。創意花饃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熱捧。
創意花饃看着好看、吃着好吃,但做起來並不容易。這次劉小白展示的「金龍賀歲」,以純南瓜面捏制,以菠菜汁調面出綠色,以紅曲米調面為紅色,加椰漿調和,入口清香,低糖糯軟,是店裡的招牌花饃,但製作流程複雜。
劉小白告訴記者,先是和面,至少半小時。面和得透不透,關係到花饃最終的亮度。其次是壓面,用壓面機將麵糰壓得平整緊密,做出的花饃才會顏值更高。第三步是造型,用各種工具對花饃精雕細琢,繁瑣程度不亞於完成一件工藝品。第四步是醒面,為控制花饃慢發酵,麵糰中放的酵母比較少,至少要有兩三個小時的發酵時間。最後一步是蒸饃,完成這一步,一籠色香味俱全的花饃便出鍋了。
「最難的是做花饃的細節部分。」劉小白說,比如「金龍」的鱗甲,都得用剪刀等工具一點點「雕琢」出來,相當費工夫。
「春節臨近,訂製花饃的人特別多。我們在加班加點地趕製,每天清晨5點就開始準備,發麵、和面、蒸饃……一天要用掉三四袋麵粉。」劉小白笑着介紹道。
店裡,憨態可掬的龍年生肖花饃備受年輕人的喜歡。「饅」有趣的各色花饃,為節日平添了許多喜慶的氛圍,也將成為年夜飯餐桌上的「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