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傑地靈,風景如畫。
大部分到此處旅遊的朋友,無不感嘆當地人的溫文爾雅。不過酒圈中一直流傳着,「東北虎、西北狼喝不過江蘇的小綿羊」,可見其溫柔的外表下,還藏着個豪飲的內心。
但實際上這個「酒圈名地」,背後其實是蘇南蘇北互相嫌棄的喝酒怪象,至於原因嘛,還得從以長江為界限劃分的「酒文化」說起:
►蘇南嫌棄蘇北酒品差
江蘇人的優雅大概都源自於長江以南「蘇南地區」,作為我國經濟較為發達,中國最富有的地區之一,蘇南對酒有着自己的「小酌風趣」。
喝酒以應酬居多,所以對於飲酒講究與菜系相配,也就是走質不走量。
►蘇北嫌棄蘇南酒量差
蘇北的釀酒資源豐厚,當地釀造出的好酒不在少數,所以喝酒的人也就多了起來。再加上與華東地區臨近,受山東人奔放的飲酒方式影響,蘇北人喝酒自然也就圖個盡興。
當然,蘇北酒量還得看沛縣,據說江蘇人一半的酒量全靠沛縣撐起來。
總之,由江蘇人喝酒方面的兩極分化不得不感嘆,我國果然是地大物博、文化多樣。
不過,雖然兩邊都互相嫌棄,但他們對當地名酒「夢之藍」的酒質都十分認可,畢竟是白酒老三洋河旗下的經典系列,「綿甜柔和、醇厚凈爽」的口感讓人沒得說,但要論起最偏愛的,還要屬下面這3款。
【一】雙溝珍寶坊
說起此酒,不得不提到上世紀蘇酒中比洋河還要火熱的「三溝」——雙溝酒、高溝酒、湯溝酒。
而這款珍寶坊則是雙溝旗下的入門級產品,還曾獲得過「中國白酒酒體設計獎」,別看其定位百元,其仍舊採用的是純糧固態法發酵,甄選當地優質高粱、小麥、大米等五種糧食為原料,採用傳統混蒸工藝,經過老窖長期適溫發酵,這才造就了其「窖香濃郁、綿厚味長」的品質。
此酒對標的是洋河天之藍,酒體飽滿豐盈,入口濃香馥郁,濃中帶醬,雖然口感舒適度上比天之藍稍差,但溫柔典雅的口感,的確是讓人一喝就容易停不下來。
【二】風雲醬父 封藏
近些年隨着醬香熱的風勢,熱衷於品質好酒的江蘇人自然不會錯過,這款酒便是當地酒桌上性價比最高的一款,由大麴坤沙工藝釀製的優級醬酒,茅香十足。
其釀造人李長壽,是原茅台老廠長李興發大師的愛子,及嫡系傳承人。
當年李興發為解決茅台因酒體不穩而導致的生產危機,潛心研究,花費4年時間,才總結出了「醬酒三大典型體」,並依此改良了茅台工藝,不僅徹底根治了酒質問題,更是提升了醬酒品質。
因貢獻極為突出,李興發本人被譽為「醬香之父」,還獲得了無數榮譽認證。
所以,李長壽如今採用的正是李興發改良過12987工藝,並精選優質小紅糧,引以富含礦物質的赤水河水,耗時1年時間,出酒後又將此酒封壇存放5年,待酒體老熟後又與12年老酒勾調。
這才有了其醬香濃郁,入口時酒體醇厚細膩,順滑舒暢,不辣口不嗆喉,中段還有淡淡的糧香、果香,回味甘甜的品質,讓人飲後久久不能忘。
【三】分金亭酒
此酒雖是如今蘇酒當中的一款「夕陽名酒」,但其酒質絕不一般,當初其連續三年蟬聯國內「白酒銷冠」。
此酒大多為45度,喝起來柔順不刺激,而且酒廠將其定價為低端,所以當時人人都說著「一斤只花快把錢」,手裡提着分金亭酒,還曾被業內認定為「分金亭現象」。
可惜後來市場改制,酒廠沒有及時妥善管理,導致此酒逐漸退出大眾視野,只有在當地才能買到。
喝過的人都表示,其香氣柔和,有一絲江淮派的柔情,入口細膩醇厚,品味間還有窖香、焦糊香逐漸顯現,即便多喝也不會上頭,所以江蘇老酒友都將其用作招待酒。
今日的分享就到這裡,不知道你還喝過哪些江蘇地區常飲的好酒,歡迎評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