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2022年09月26日13:01:08 美食 1707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說到臭,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網紅小吃柳州螺螄粉?風味辛辣的藍紋奶酪?還是堪稱食品界的生化武器鯡魚罐頭?


或許你不知道的是,在紹興,也有着三大臭巨頭:「臭名昭著」的霉莧菜梗、臭豆腐和霉鰳()魚。


提到紹興,大多人對他的印象或許是這樣的: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豆芽部落@雯w

潑墨成畫,枕河而居,舟楫而往,聽雨闌珊

儼然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豆芽部落@雯w

文人墨客薈萃,英傑泰斗雲集,

為紹興這座城市掩上了一層濃濃的書卷氣。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豆芽部落@小覃——旅行日記

在水鄉朦朧,書卷墨香以外,

紹興菜的特殊口味,

在江南也是獨樹一幟。


色綠如碧的莧菜梗,

在濃綠泛黑的滷汁里浸泡翻滾。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風味人間

金黃酥脆的臭豆腐,

在滾燙的油鍋里慢慢膨脹。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風味人間

透着銀光的霉鰳魚,

在上升的蒸汽里愈發濃醇。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美食中國


一如紹興盛產奇人猛士,這響噹噹的異香三巨頭,也是餐桌上極其硬核生猛的存在。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01

汪曾祺的筆下,臭莧菜梗高居臭物特別之最:


「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莧菜桿。莧菜長老了,主莖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許小段,入臭壇。臭熟後,外皮是硬的,裏面的芯成果凍狀。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這是佐粥的無上妙品。我們那裡叫做『莧菜秸子』,湖南人謂之『莧菜咕』,因為吸起來『咕』的一聲。」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風味人間


製作霉莧菜梗是個精細活兒,首先就體現在食材的挑選上。


農諺說:「六月莧,當雞蛋 ;七月莧,金不換」,講的是莧菜梗的時節。做霉莧菜梗,收割的時候一定要精準把握食物的狀態。太老沒有汁水,太嫩了又容易爛,每一次都要經過精挑細選。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風味人間


發酵後的莧菜梗上鍋一蒸,蒸騰的熱氣夾雜着撲鼻的異香徐徐上升,揭蓋後的莧菜梗色澤如翡翠,至於這味道,有人敬而遠之,也有人愛到骨子裡。


箇中滋味,或許只有做了局中人,才能知曉。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豆芽部落@SpongeMel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02

與霉莧菜梗一同出爐的,還有狀如白乳,味道熾烈的滷水。


腌制莧菜梗的滷水,地位大概類似於積年的老酵母,製作臭冬瓜、臭毛豆、臭豆腐時經它一輔助,滋味兒濃正純粹,一經入口,總能讓人記上一陣子。


至於臭豆腐這道名吃,縱貫南北,名揚海內外,在大街上臭得嗆人,在餐桌上卻紅得發紫。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豆芽部落@先森不講理


紹興的臭豆腐,尤以莧菜滷汁泡出來的最為地道。


老鹵濃黑,新鹵淡綠,需經一定比例調和。發酵好的臭豆腐,可蒸可炸,既是街頭巷尾一道小吃,也是下飯的一大利器。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風味人間


腌制好的臭豆腐下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外焦里嫩,經鐵絲網勺一撈,趁熱倒入濃香的醬料,與臭豆腐乾拌。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風味人間


一碟臭豆腐,一碗白米飯,一餐也可以這麼簡單。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03

周作人說他的家鄉整年吃咸極了的鹹菜和咸極了的鹹魚。紹興人不止能腐蔬菜,鹵豆腐,還能讓海里的魚也異香撲鼻。


在技術並不發達的年代裏,當地漁民總是面臨保鮮的問題,可每一條魚都來之不易,在這樣的條件下,漁民的智慧,讓捨棄成了另一道美味


經過暴晒的鰳魚抹上凈白的鹽粒,均勻地擺放在壇中,薑片夾在其間,再倒入黃酒去腥,嚴實地密封進行腌制。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美食中國


時光流轉,不舍晝夜,在小小漁村的壇缸里,一道經時間細心打磨的美味悄然成型。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美食中國


追憶似水年華》序章里說:「氣味和滋味卻會在形銷之後長期存在,即使人亡物毀,久遠的往事了無陳跡,唯獨氣味和滋味,雖說更脆弱卻更有生命力。」


紹興別具一格的「臭」物,或許打破了許多人對紹興的刻板印象。這股子味道,引發了好奇者的蠢蠢欲動,更牽動了本地人百轉千回的鄉土愁腸。


紹興人居然這麼能吃臭?臭豆腐都在這兩樣面前甘拜下風 - 天天要聞

©美食中國


霉的,臭的,鹵的,腌的,這些在紹興大放異彩的美味,在不盡相同的人生里增添了同樣濃厚的味覺體驗。


至於屏幕前的看客,不如也挑個假期,做個局中人,親自搭乘這列藏在紹興里五味雜陳的味覺火車吧!




本文圖片來自《風味人間》、《美食中國》、小覃——旅行日記、雯w、SpongeMel、先森不講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常感謝!


本文由豆芽部落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繫後台


如果你熱愛旅遊,熱愛拍攝,

歡迎加入豆芽部落!

如果你成為旅遊星推官,

私享活動,暢玩路線,

只需放手拍拍拍!

還有更多收益方式等你解鎖哦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晨讀 | 愛吃鹹的父親 - 天天要聞

晨讀 | 愛吃鹹的父親

父親愛吃腌菜,也許是因為,曾經吃不到鹽。   父親腌菜的癖好越來越嚴重了。過去他熱衷於芥菜、蘿蔔、黃瓜和大蒜,現在連白菜、辣椒、鴨蛋和海帶結都要腌上一腌。冰箱的保鮮層里,擺滿了他腌制食物大大小小的玻璃瓶。有一回,我看到玻璃瓶里放滿了生薑。我問父親,生薑為什麼要腌?父親說,腌一腌有味啊。果真沒幾天,吃...
內蒙古移動護航嫦娥六號攜月背「土」特產順利回家 - 天天要聞

內蒙古移動護航嫦娥六號攜月背「土」特產順利回家

6月25日,隨着一聲聲歡呼,嫦娥六號攜月背「土」特產在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順利着陸,又一次刷新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新紀錄,作為通信行業國家隊的內蒙古移動繼嫦娥五號返航後圓滿完成了嫦娥六號探測器返航通信保障任務。內蒙古移動現場開展保障任務  作為嫦娥六號探測器着陸的重要通信保障部門,在接到保障...
原來豆角和它是絕配,飯店大廚都這麼吃,一口瞬間胃口大開 - 天天要聞

原來豆角和它是絕配,飯店大廚都這麼吃,一口瞬間胃口大開

夏季!有這幾款蔬菜,是我們北方人跨不過去的坎,揮之不去的陰影,再好的美食天天吃頓頓吃也有吃夠生厭的時候。它們就是茄子、黃瓜、絲瓜、豆角。尤其是豆角,它貫穿整個夏季和秋季,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植,由於豆角生長迅速產量大,吃不了就去市場賣,賣不掉
吃晚飯時,那些長期喝點白酒的人後來身體都如何 - 天天要聞

吃晚飯時,那些長期喝點白酒的人後來身體都如何

  我們照顧自己的身體,就像種樹一樣,有兩個關鍵時機,一個是在青年時期,另一個就是現在,立刻開始。要是十年前你沒把身體當回事,別擔心,從現在開始保養還來得及。  在白酒的圈子裡,有句話挺火的:「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但這話是客觀真理呢,還是愛喝酒的朋友給自己找的喝酒理由呢?  再說說那些每頓晚飯都要配點小酒...
微短劇已進入優勝劣汰的下半場! - 天天要聞

微短劇已進入優勝劣汰的下半場!

微短劇行業已進入優勝劣汰的下半場。唯有以監管促進發展、以規範引領創新,才能佔領市場、站穩腳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近日,部分微短劇因劇情低俗,刻意製造放大和渲染婆媳、男女矛盾,傳播違反公序良俗言論,渲染血腥暴力等被全網下架。對此,業內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