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虛增利潤,長園集團遭前江西首富熊賢忠索賠超9000萬元

因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曾獲李嘉誠投資的長園集團遭前江西省首富熊賢忠等3人索賠超9000萬元。3月1日,長園集團披露上述事項。南都灣財社記者就此事致電長園集團,未獲接聽。

因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曾獲李嘉誠投資的長園集團遭前江西省首富熊賢忠等3人索賠逾9000萬元。

曾為李嘉誠唯一控股a股公司

長園集團發佈的《關於涉及訴訟事項及進展的公告》顯示,公司近日收到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深圳中院」)送達的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材料,具體情況為熊賢忠等3名投資者訴訟請求判令被告長園集團賠償原告3名投資者的損失合計9356.85萬元並承擔案件訴訟費等費用。

公告顯示,此次訴訟的事實與理由則為2020年10月23日,長園集團因2016年、2017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被深圳證監局給予相應處罰。原告作為投資者,因長園集團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受到損失,依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原告申請深圳中院判令公司承擔其損失。

據長園集團官網介紹,長園集團成立於1986年,該公司專業從事工業與電力系統智能化數字化的研發、製造與服務的科技型產業集團。公開信息顯示,長園集團此前曾被看作是唯一一家李嘉誠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早在1995年,李嘉誠旗下的長和投資前身深圳長和實業以2400萬元入主長園集團,出資比例為51%。2002年長園集團在上交所上市前夕,長和投資持有長園集團4671.53萬股,持股比例為62.67%。長園集團上市後,長和投資的持股比例被稀釋為46.93%。此後長和投資陸續減持,並於2014年徹底清倉。此後長園集團處於無實控人狀態。

財務造假也沒完成對賭

此次訴訟禍起一紙2016年簽署的對賭協議。2016年6月,長園集團與上海和鷹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和鷹」)、上海王信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王信」)等16名股東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了上海和鷹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長園和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園和鷹」)80%股權。

上海和鷹與上海王信承諾,長園和鷹承諾長園和鷹2016年度、2017年度合併報表口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5億元、2億元;在2016年度、2017年度累積合併報表口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不少於3.5億元。若長園和鷹業績未達承諾目標,則業績補償義務人須按照協議的相關約定對長園集團進行利潤補償。

最終,長園和鷹未能達成業績目標,長園集團2017年年報顯示,長園和鷹2016年度、2017年度合併報表口徑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1.76億元,合計3.32億元,沒有達成2017年凈利潤不低於2億元與兩年累計凈利潤不低於3.5億元的承諾目標。

然而,這沒能達成目標的業績卻是來自財務造假。2019年5月,長園集團收到證監會調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20年6月長園集團發佈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經查,長園和鷹通過虛構海外銷售、提前確認收入、重複確認收入、簽訂「陰陽合同」、項目核算不符合會計準則等多種方式虛增業績,導致長園集團2016年、2017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在2016年度合併利潤表虛增利潤總額1.23億元;2017年度合併利潤表虛增利潤總額1.79億元。

最終,長園集團被深圳監管局給予警告,並處以50萬元的罰款;時任長園和鷹董事長、總裁尹智勇亦被給予警告並處以30萬元罰款,此外還有多名長園集團高官同樣受罰。

在此期間,長園集團股價也經歷了大起大落。2016年6月,公司股價約在13元左右,至2017年9月一度攀升至20元以上高位,此後股價開始震蕩下挫,至2019年初跌至4元左右。

獲原江西首富投資

此前法院已判決賠償2名投資者5.49萬元

在股價開始下挫時,「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看好」,長園集團迎來了前江西首富熊賢忠的投資。

熊賢忠,江西省新建縣人,是江西洪客隆投資集團、中國華皓等公司實際控制人。2009年,熊賢忠首登胡潤百富榜,此後連續12年登榜。2018年,53歲的熊賢忠以60億元身家排在當年百富榜673位。

2018年10月16日,長園集團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稱,熊賢忠於2018年6月13日至7月19日買入上市公司股份,於8月3日及8月29日兩次出資取得長園集團管理層持股平台藏金壹號份額,於9月6日受讓藏金壹號的普通合伙人藏金投資40%股權。截至2018年9月10日,熊賢忠直接持有長園集團股份2710.91萬股,持股比例2.05%,位列公司第八大股東,以當日收盤價7.55元計算,僅這部分股權對應的市值就超過2億。

從股價變動情況上看,此次投資經歷或許讓熊賢忠損失慘重。2018年6月13日至7月19日,長園集團股價在10元至13元左右,此後震蕩下挫,長期在4元至8元之間徘徊,到2019年第一季度末,熊賢忠便通過減持退出長園集團前十大股東名單。

長園集團在前述公告顯示,該起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法院對案件的判決結果存在不確定性,公司目前無法準確判斷對公司損益的影響金額,公司將結合案件的基本情況,對比同類已結案的證券虛假陳述案件計提預計負債。南都灣財社記者也就此事致電長園集團,未獲接聽。

公告同時披露的此前判例顯示,長園集團於2025年1月1日披露《關於涉及訴訟事項及進展的公告》,公司收到14名投資者訴公司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件立案材料。近期公司收到深圳中院作出的民事裁定書等文件,深圳中院就其中2名投資者的索賠案件作出判決,判令公司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其賠償款合計5.49萬元。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