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收割全世界,過慣好日子的美國中產,現在要進廠「打螺絲」了

2025年04月09日13:13:12 財經 1902

講個天大的笑話,美國商務部部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將擰小螺絲製造iPhone",不光如此,美國工人還要製造芯片、造輪船。一張關於美國再工業化的藍圖已經鋪開,但美國人可能永遠也見不到它落地的那一天!

一切都要從頭說起,美國製造業的衰落始於20世紀70年代全球化浪潮,但2000-2010年是關鍵轉折點。數據顯示,製造業就業人數從2000年的1728萬驟降至2010年的1140萬,降幅達34%,勞動密集型產業首當其衝:服裝製造業就業萎縮84%,紡織業下降71%,家具行業減少51%。這種空心化是全球化分工+資本逐利的必然結果,也就是美國佔據研發與品牌端,企業將生產轉移到低成本地區。更深層的原因在於經濟結構轉型:金融業利潤佔比從1980年的15%躍升至2024年的45%,製造業淪為資本市場的"棄子"。通過美元霸權收割全世界,過慣了好日子的美國中產,還能習慣進廠打螺絲嗎?

靠收割全世界,過慣好日子的美國中產,現在要進廠「打螺絲」了 - 天天要聞

當前美國經濟已形成自我強化的金融化循環:1.4萬億美元股票回購遠超製造業投資規模,資本市場更青睞"輕資產"模式。這種環境下,製造業面臨三重困境。第一成本倒掛,美國製造業綜合成本比中國高15-25%,自動化僅能覆蓋30%的工序;其次,資本排斥:半導體企業投資回報周期長達7-10年,遠不如科技股短期套利吸引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技能斷層:45歲以上工人佔比47%,掌握工業4.0技術的青年不足15%。

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關稅+產業政策推動製造業迴流,但現實難度遠超想像:最為困難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勞動力問題,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在實踐中發現,時薪34美元的美國工人效率僅為中國台灣的60%,且年輕一代僅17%願進工廠;其次,供應鏈黑洞:重建汽車產業鏈需引入300+供應商,而底特律周邊配套企業已從3000家減至800家;制度性障礙也制約了美國的發展,環保審批耗時比中國長2倍,工會談判使特斯拉德州工廠產能利用率僅60%。

靠收割全世界,過慣好日子的美國中產,現在要進廠「打螺絲」了 - 天天要聞

從心理層面上,"打螺絲"在美國已成社會地位的詛咒。數據顯示,製造業藍領平均年薪5.2萬美元,低於Uber司機(6.8萬);社區學院製造業專業入學率連續10年下降,2025年技工缺口達210萬;波音737MAX事故調查顯示,35%的機械師承認"未完全理解新工藝",高級產業工人已經嚴重斷層。

另外,特朗普驅逐移民的政策正在摧毀製造業根基,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中25%的焊接、鑄造崗位依賴拉美移民;得州芯片工廠因H1B簽證限制,核心工程師到崗率不足40%;肉類加工、紡織等傳統行業外籍勞工佔比超60%,政策收緊導致21%企業停產。特朗普把能踏實肯乾的移民趕走了,間接也關上了美國再工業化的大門

綜合以上各種原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美國本土製造業正在面臨巨大的困難。以波音為例,外包率從2000年的30%飆升至2024年的70%,機身鑽孔誤差超標的根本原因在於印度供應商缺乏精密加工能力。台積電面臨的則是不同的問題。亞利桑那工廠量產延期3年,1200名台灣技工支援仍難解決"美國工程師不會操作光刻機校準系統"的問題;在成本上特斯拉吃過大虧,德州超級工廠電池成本比上海高28%,馬斯克坦言"若全美生產,Model Y售價需漲5000美元"。

靠收割全世界,過慣好日子的美國中產,現在要進廠「打螺絲」了 - 天天要聞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特朗普試圖利用關稅戰,引導製造業迴流美國的目的,註定失敗!因為特朗普「對等關稅」的本質是"用19世紀手段解決21世紀問題"的掙扎。在美國產業空心化的當下,其實力完全無法支撐美元霸權,再工業化已成鏡花水月。特朗普的冒險不僅加速了美國製造業的終局,更可能成為單極世界崩塌的導火索。正因如此,"美國製造業的棺材,終究要由華爾街的銀行家們親手釘上最後一顆釘子。"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小驍龍8至尊芯發佈!紅米新機全球首發搭載:價格夠刺激! - 天天要聞

小驍龍8至尊芯發佈!紅米新機全球首發搭載:價格夠刺激!

進入4月的第二天,高通總算是發佈了曝光許久的驍龍8s Gen4,雖然這個名字頗顯低調,沒有延續去年驍龍8s Gen3高通宣傳的"小驍龍8 Gen3"風格,叫做"小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但從架構上來看驍龍8s Gen4無論是CPU還是GPU都和驍龍8至尊版非常相
人形機械人,少一點「騰空」,多一點「落地」 - 天天要聞

人形機械人,少一點「騰空」,多一點「落地」

人形機械人的「跳舞」與「空翻」固然是先進技術不斷突破的象徵,但真正滿足「人民需求」的關鍵在於解決實際痛點。所以,當正解局看到已經有人形機械人走到流水線時,我們是興奮的;當得知一大群人形機械人已經入職搬磚時,我們是震驚的——
vivo性價比第一的高端機,5800mAh+天璣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 天天要聞

vivo性價比第一的高端機,5800mAh+天璣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談起vivo這家手機廠商,我對它的印象這些年出現了大轉變,早期vivo手機沒什麼性價比,主打線下市場,玩得就是一個信息差,憑藉著高顏值的設計在手機市場中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論配置其實它不如小米。可是現在不同了,互聯網時代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手機如此透明,內部用了
三星機皇跳水2000元,驍龍8Gen3摺疊屏手機,人人買得起 - 天天要聞

三星機皇跳水2000元,驍龍8Gen3摺疊屏手機,人人買得起

庫克說iPhone 16e滿匯聚了iPhone 16系列所有優點,這話聽着讓我不免有些疑惑,iPhone 16e是系列中定位最低的存在,居然能被誇得這麼偉大?除了蘋果,前不久華為推出的華為Pura X手機因為「人人買得起」這五個字也火了。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只
OPPO續航之王,6400mAh+300%音量+四年流暢,突降到1359元 - 天天要聞

OPPO續航之王,6400mAh+300%音量+四年流暢,突降到1359元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盯着手機右上角即將見底的紅色電量條,在地鐵上急得直跺腳。明明早上充到100%出門,才刷了會兒短視頻、回了幾條消息,這會兒就只剩15%了。這種場景是不是每天都在你的身邊上演?如果你也受夠了隨身攜帶充電寶的累贅,又不想花四五千塊買旗艦機,那今
發佈兩個多月跌至1954元,16GB+512GB+6400mAh,旗艦配置千元定價 - 天天要聞

發佈兩個多月跌至1954元,16GB+512GB+6400mAh,旗艦配置千元定價

如果你現在使用的手機電池電量已經不行了,沒必要繼續忍耐下去了,目前有很多高性價比的長續航手機,它們不僅續航長,同時還兼顧到了性能、屏幕、遊戲、充電甚至是攝影體驗。而且相比早年間的手機,這兩年推出的手機電池壽命大幅提升,即便是連續使用四年電池衰減也很少。
驍龍8至尊版「價格刺客」,6100mAh+100W,突降到2396元 - 天天要聞

驍龍8至尊版「價格刺客」,6100mAh+100W,突降到2396元

總有人問:"一加是不是山寨機?"作為OPPO旗下親兒子,這個誕生就征服歐美市場的品牌,早就是海外數碼博主們的寵兒。它不像某些品牌靠機海戰術取勝,而是潛心打磨那麼幾款機型,力爭每一款手機都在屬於自己的價位段中取得出色銷量。
來了,7500mAh泰坦電池新機,3納米芯片加持 - 天天要聞

來了,7500mAh泰坦電池新機,3納米芯片加持

即將步入到4月份,我們會迎來很多新機的登場,小米、OPPO、vivo、真我、魅族等等諸多廠商,目前都曝光了很多新機,而眼下如果你的預算在兩千多元,期望買到一款兼顧性能與續航體驗的手機,不妨期待下真我GT7的登場!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 天天要聞

探真科技:邁過企業「上雲」分水嶺,擁抱AI

與此同時,AI時代網絡安全的「新議題」,不但切中了國內企業最實際的需求,與聯想中小企業業務群一直以來通過提供一站式服務,與企業客戶攜手共同創新成長、高效陪伴客戶走向成功的價值邏輯也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