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個河南的退休案例,是25年3月退休的,65年生人,參加工作時間竟然是1977年12月,12歲!
看核定表信息。
基本信息:男,1965年3月生人,1977年12月參加工作,未滿12周歲!1995年建賬開始繳費,共繳費531個月,44.25年,個賬餘額80830.87元。
一、先分析年限:
1、視同繳費月數:1977年12月-1994年12月末,168個月=14年。(從1977年12月--1994年12月末,實際時間是17年1個月,但表格上顯示是168個月,有3年1個月沒有被認定為視同繳費月數,啥原因?)
2、實際繳費月數:1995年1月-2025年3月,363個月=30.25年
3、合計年限=14+30.25=44.25年。
二、再分析指數:
河南特色,兩個計發基數:分別是河南省的2024年是6606元,退休所在地南陽的2024年計發基數6260元。沒見官宣核定表直接使用。
兩個計發基數對應兩個指數。
1、過渡性養老金指數推算過程:
1995年1月-2025年3月,這363個月的指數和為27.5218
平均指數=27.5218/31=0.8878(31是1995年-2025年的日曆年,共31個年份)
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工資=6260*0.8878=5557.63元
2、基礎養老金指數推算過程:
平均指數=(27.5218+14)/(31+14)=0.9227
基礎養老金指數化工資=6260*0.9227=5776.1元
這就是圖上箭頭指向位置金額的來歷。
計算過程很簡單,公式是全國統一的。只需要計算基礎養老金,使用基礎養老金指數化工資;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使用過渡性指數化工資。
基礎養老金=(6606+577.6)/2*44.25*1%=2739.54
過渡性養老金=5557.63*14*1.3%=1011.49
個賬養老金=80830.87/139=581.52元
合計4332.55元。平均工齡單價98元/年。
計算過程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依舊是河南的兩個指數繞來繞去。
1977年參加工作,確實與眾不同,不過也不是不可能。勞動法1994年通過1995年才開始實施,70、80年代如果家裡有在企業上班的,一定會想方設法讓子女也進企業,是為了有個固定工作。有的孩子初中都沒畢業,早早就頂替接班或者想其他辦法進廠上班。這個案例確實有點早,還不滿12周歲。如果從77年開始算沒有中斷,繳費年限會有48年多!
但為什麼有3年的時間沒有被認定視同繳費年限呢?請河南朋友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