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中考」成績單:打新單日平均收益超200%,賺錢效應重現

2025年06月18日20:33:05 財經 1977
A股IPO「中考」成績單:打新單日平均收益超200%,賺錢效應重現 - 天天要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0家企業實現IPO,合計籌資超過371億元,IPO數量和籌資額同比均上升14%。

在A股IPO「水閘」仍被嚴控之際,上半年A股IPO打新帶來的賺錢效應卻出現大幅飆升,甚至呈現領跑全球IPO打新的態勢。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2025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上半年A股未有IPO破發,平均首日回報達到220%,與2024上半年的136%相比,同比大幅上升。這一數據與港股上半年IPO打新首日回報僅有11%、且有30%的IPO項目首日破發相比,盡顯強勢。

「2025年上半年A股IPO排隊企業數量進一步下降,打新的高回報和IPO數量的稀缺使得投資者打新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網上平均超額認購倍數同比大幅增長。與此同時,IPO發行市盈率保持近年來低位,與首發時平均行業市盈率差距同比加大。」大中華區財務會計諮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劉國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兩個市場IPO表現各異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和H股IPO表現迥異,與A股IPO數量稀少但打新賺錢效應爆棚相比,港股市場則呈現IPO重歸火熱但打新卻要承受風險的特徵。

「我前段時間剛中了一隻新股,發行價二十多元,當天漲到八十多元的時候就拋了,賺了幾萬元。」6月17日,上海一位參與打新的投資者程泓(化名)向本報記者透露其最新的打新賺錢經歷,印證了A股市場IPO稀缺下投資者熱衷打新的心態。

A股和H股上半年IPO市場的潛在特點是對投資者而言參與IPO打新風險和收益仍成正比。報告數據顯示,A股上半年IPO平均籌資額上升至7.4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僅為0.7%,且IPO企業仍以中小規模為主。截至6月11日,上市企業的IPO規模均未超過50億元人民幣;但是這些IPO企業首日漲幅相當可觀,平均首日回報達到220%。

「當前A股打新雖然賺錢效應重新顯現,但是與以前新股出現數個乃至數十個漲停帶來的賬戶收益持續增加相比,現在的新股賺錢效益則上市收益漲幅巨大,投資者當日拋售也能實現數倍的收益。等於現在的IPO打新單日收益和以前IPO新股一兩周的持續漲停收益相當。由此帶來的投資者的持股風格也不一樣了,以前投資者中了新股可能會持股數月甚至一兩年,但是現在投資者一天都捂不住,因為上市首日不拋新股,可能面臨的就是連續不斷陰跌。」6月17日,上海一家頭部券商營業部投資顧問孟祥東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

而對於港股市場而言,雖然上半年IPO轟轟烈烈,但個人投資者參與打新風險卻更大。

報告數據顯示,今年港股市場上半年有40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約1087億港元,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同比上漲33%和711%。劉國華在受訪時強調,今年上半年的籌資額獲大型IPO推動,預計將超過去年全年籌資總額。由於受到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發行IPO的影響,香港IPO平均籌資額同比上漲超過5倍,近十年內僅次於2021年同期。

從IPO定價和打新受益表現來看,上半年港股三成以上的IPO以下限定價,近二成的IPO以上限定價發行,但是卻出現30%的新股首日破發,新股首日平均回報為11%,比去年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分行業零售和消費行業IPO首日平均回報最高。

「2025年港股IPO市場熱潮是政策、市場、企業供應等因素多輪驅動的結果。中國企業現通過『A+H』雙平台強化國際化布局,開闢新增長曲線。對港股生態來說,此模式有助於推動港股市場機制持續優化,提升其國際吸引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劉國華受訪時強調。

兩市場未來或在科技IPO上同頻

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硬科技均成為上半年乃至未來兩地市場IPO的主線。

報告顯示,上半年A股工業、科技和材料領域的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居前三位,汽車行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在2025上半年上市的IPO中,有超三成企業屬於汽車行業上下游企業。

對此,安永華中區審計主管合伙人費凡分析稱,當前A股的科技屬性愈發顯著,資本市場正加速向科創型企業集聚。證監會近期多次強調更大力度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表明科創型企業的制度性紅利正在加速釋放,上市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就具體板塊而言,創業板和上海主板IPO活動分列數量和籌資額首位;科創板IPO籌資額再創開板以來新低;北交所IPO平均籌資規模大幅上升,其他板塊平均籌資額均有所下降。今年以來,部分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企業衝擊北交所,表明北交所對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正在從中小微企業融資平台向硬科技企業聚集地加速轉型。」費凡表示。

在H股,「新消費+硬科技」行業同樣成為港股新引擎。記者了解到,上半年生物科技與健康、零售和消費兩大行業的IPO數量並列第一,尤其內地大型硬科技企業A+H上市,更是助推港股工業IPO籌資額位列行業之首。

劉國華指出,今年5月,港股IPO「科企專線」正式推出,標誌着港股市場進一步向科創屬性傾斜,「科企專線」將進一步便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特別是聚焦於技術密集、研發周期長且對信息披露敏感的高潛力科技公司,有利於縮短籌備時間,減少合規成本,提升融資效率。

對於未來兩地資本市場的表現,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市場聯席主管合伙人湯哲輝告訴《華夏時報》記者,A股IPO發行逐步恢復常態,但並非簡單回歸以往的高速擴容,是在市場承受能力範圍內的有節奏「新常態」化發行。

「下半年A股IPO或將進一步聚焦科創領域,科技屬性強、滿足上市條件的優質企業將率先開啟上市程序。另一方面,全球科技競賽倒逼和產業升級對資金的需求也驅動科技創新企業上市融資,從行業分佈來看,主要聚焦戰略領域。排隊企業中不乏人工智能、機械人、半導體、 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硬科技領域項目。北交所成為當前IPO申報和輔導備案的主力,反映出對於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定位與政策支持。接下來北交所IPO有望向更多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拓展。」湯哲輝表示。

對於港股,湯哲輝認為隨着A股公司赴港上市熱情高漲、「科企專線」落地、中概股回歸升溫等因素,港股IPO市場熱度將持續推升,將有更多大型企業及產業鏈領軍企業登陸港股,新消費和硬科技企業IPO佔比將進一步提升。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衝刺雙「百分百」!洪藍重大項目「加速跑」 - 天天要聞

衝刺雙「百分百」!洪藍重大項目「加速跑」

歡顏包裝項目拿證開工釔眾項目設備調試克勞斯機械項目主體封頂華洲科技項目廠房驗收恩瑞科技如期推進……今年以來溧水區洪藍街道市重大項目每月突破、捷報頻傳發展勢能持續走高逆勢攻堅NO.1新項目「百分百」開工「訂單突然取消,倉庫積壓如山,開工計劃一
東莞國資委2024年總結出爐: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已超萬億元 - 天天要聞

東莞國資委2024年總結出爐:市屬企業資產總額已超萬億元

近日,東莞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公布了《東莞市國資委2024年工作總結和2025年工作計劃》。南都記者獲悉,截至2024年12月,東莞市市屬企業資產總額10853.1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8.23%。負債總額8914.23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8.91%。2024年全年,東莞市市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95.60億元,同比增長8.11%;利潤總額...
全國首單低空經濟ABS在深交所敲鐘上市!來自廣州科學城 - 天天要聞

全國首單低空經濟ABS在深交所敲鐘上市!來自廣州科學城

低空經濟騰飛正當時,金融協力奏響新篇章。7月8日下午,深交所上市大廳迎來了一場在低空經濟領域具有特別意義的敲鐘儀式:全國首單低空經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ABS)正式上市,總發行規模5.84億元。這份來自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科學城集團的金融創新項目,將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深度融入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推動低空經濟與航...
國資三稜鏡丨告別國資,蔚來前路是坦途還是迷霧? - 天天要聞

國資三稜鏡丨告別國資,蔚來前路是坦途還是迷霧?

《國資三稜鏡》以黨媒視角穿透改革現場:看治理升級的智慧,察動能迭代的軌跡,聽市場突圍的脈動。在這裡解剖「大象轉身」的戰略抉擇,記錄「螞蟻雄兵」的砥礪前行,探尋山東國資國企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遷的深層邏輯。以觀察為鏡,以思想為橋,與萬千奮鬥者共同書寫新時代國企答卷。籠罩蔚來的迷霧,還未消散,一場...
激光雷達殺入10萬級市場?零跑B01預售10.58萬起,價格或許有驚喜 - 天天要聞

激光雷達殺入10萬級市場?零跑B01預售10.58萬起,價格或許有驚喜

在慣有的認知中,激光雷達是普通車型邁向高階智能代步車的「敲門磚」。那麼為何激光雷達更貴呢?這主要涉及到一個核心部件的成本問題,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流的激光雷達在硬件上涉及激光發射、接收、掃描、信息處理等四大模塊,其中激光器、探測器等核心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像是索尼的車規級SPAD芯片(探測器)幾乎處於長期壟斷...
啟牛商學院金融知識普及:止盈止損與分紅股投資智慧 - 天天要聞

啟牛商學院金融知識普及:止盈止損與分紅股投資智慧

在複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投資者如何做出明智的決策,特別是對於進取型投資者而言,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實現資產的穩健增長,是啟牛商學院持續關注並致力於解答的問題。啟牛商學院圍繞止盈止損策略與分紅股投資,為投資者提供了實用的投資指南。 進取型投資者,以其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追求高於市場平均收益的目標,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