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中考」成績單:打新單日平均收益超200%,賺錢效應重現

2025年06月18日20:33:05 財經 1977
A股IPO「中考」成績單:打新單日平均收益超200%,賺錢效應重現 - 天天要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0家企業實現IPO,合計籌資超過371億元,IPO數量和籌資額同比均上升14%。

在A股IPO「水閘」仍被嚴控之際,上半年A股IPO打新帶來的賺錢效應卻出現大幅飆升,甚至呈現領跑全球IPO打新的態勢。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2025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上半年A股未有IPO破發,平均首日回報達到220%,與2024上半年的136%相比,同比大幅上升。這一數據與港股上半年IPO打新首日回報僅有11%、且有30%的IPO項目首日破發相比,盡顯強勢。

「2025年上半年A股IPO排隊企業數量進一步下降,打新的高回報和IPO數量的稀缺使得投資者打新積極性進一步高漲,網上平均超額認購倍數同比大幅增長。與此同時,IPO發行市盈率保持近年來低位,與首發時平均行業市盈率差距同比加大。」大中華區財務會計諮詢服務主管合伙人劉國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兩個市場IPO表現各異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和H股IPO表現迥異,與A股IPO數量稀少但打新賺錢效應爆棚相比,港股市場則呈現IPO重歸火熱但打新卻要承受風險的特徵。

「我前段時間剛中了一隻新股,發行價二十多元,當天漲到八十多元的時候就拋了,賺了幾萬元。」6月17日,上海一位參與打新的投資者程泓(化名)向本報記者透露其最新的打新賺錢經歷,印證了A股市場IPO稀缺下投資者熱衷打新的心態。

A股和H股上半年IPO市場的潛在特點是對投資者而言參與IPO打新風險和收益仍成正比。報告數據顯示,A股上半年IPO平均籌資額上升至7.43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僅為0.7%,且IPO企業仍以中小規模為主。截至6月11日,上市企業的IPO規模均未超過50億元人民幣;但是這些IPO企業首日漲幅相當可觀,平均首日回報達到220%。

「當前A股打新雖然賺錢效應重新顯現,但是與以前新股出現數個乃至數十個漲停帶來的賬戶收益持續增加相比,現在的新股賺錢效益則上市收益漲幅巨大,投資者當日拋售也能實現數倍的收益。等於現在的IPO打新單日收益和以前IPO新股一兩周的持續漲停收益相當。由此帶來的投資者的持股風格也不一樣了,以前投資者中了新股可能會持股數月甚至一兩年,但是現在投資者一天都捂不住,因為上市首日不拋新股,可能面臨的就是連續不斷陰跌。」6月17日,上海一家頭部券商營業部投資顧問孟祥東對《華夏時報》記者坦言。

而對於港股市場而言,雖然上半年IPO轟轟烈烈,但個人投資者參與打新風險卻更大。

報告數據顯示,今年港股市場上半年有40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額約1087億港元,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別同比上漲33%和711%。劉國華在受訪時強調,今年上半年的籌資額獲大型IPO推動,預計將超過去年全年籌資總額。由於受到多家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發行IPO的影響,香港IPO平均籌資額同比上漲超過5倍,近十年內僅次於2021年同期。

從IPO定價和打新受益表現來看,上半年港股三成以上的IPO以下限定價,近二成的IPO以上限定價發行,但是卻出現30%的新股首日破發,新股首日平均回報為11%,比去年同期下降10個百分點,分行業零售和消費行業IPO首日平均回報最高。

「2025年港股IPO市場熱潮是政策、市場、企業供應等因素多輪驅動的結果。中國企業現通過『A+H』雙平台強化國際化布局,開闢新增長曲線。對港股生態來說,此模式有助於推動港股市場機制持續優化,提升其國際吸引力,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劉國華受訪時強調。

兩市場未來或在科技IPO上同頻

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硬科技均成為上半年乃至未來兩地市場IPO的主線。

報告顯示,上半年A股工業、科技和材料領域的IPO數量和籌資額分居前三位,汽車行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在2025上半年上市的IPO中,有超三成企業屬於汽車行業上下游企業。

對此,安永華中區審計主管合伙人費凡分析稱,當前A股的科技屬性愈發顯著,資本市場正加速向科創型企業集聚。證監會近期多次強調更大力度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表明科創型企業的制度性紅利正在加速釋放,上市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就具體板塊而言,創業板和上海主板IPO活動分列數量和籌資額首位;科創板IPO籌資額再創開板以來新低;北交所IPO平均籌資規模大幅上升,其他板塊平均籌資額均有所下降。今年以來,部分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企業衝擊北交所,表明北交所對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正在從中小微企業融資平台向硬科技企業聚集地加速轉型。」費凡表示。

在H股,「新消費+硬科技」行業同樣成為港股新引擎。記者了解到,上半年生物科技與健康、零售和消費兩大行業的IPO數量並列第一,尤其內地大型硬科技企業A+H上市,更是助推港股工業IPO籌資額位列行業之首。

劉國華指出,今年5月,港股IPO「科企專線」正式推出,標誌着港股市場進一步向科創屬性傾斜,「科企專線」將進一步便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請上市,特別是聚焦於技術密集、研發周期長且對信息披露敏感的高潛力科技公司,有利於縮短籌備時間,減少合規成本,提升融資效率。

對於未來兩地資本市場的表現,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市場聯席主管合伙人湯哲輝告訴《華夏時報》記者,A股IPO發行逐步恢復常態,但並非簡單回歸以往的高速擴容,是在市場承受能力範圍內的有節奏「新常態」化發行。

「下半年A股IPO或將進一步聚焦科創領域,科技屬性強、滿足上市條件的優質企業將率先開啟上市程序。另一方面,全球科技競賽倒逼和產業升級對資金的需求也驅動科技創新企業上市融資,從行業分佈來看,主要聚焦戰略領域。排隊企業中不乏人工智能、機械人、半導體、 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硬科技領域項目。北交所成為當前IPO申報和輔導備案的主力,反映出對於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定位與政策支持。接下來北交所IPO有望向更多人工智能、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拓展。」湯哲輝表示。

對於港股,湯哲輝認為隨着A股公司赴港上市熱情高漲、「科企專線」落地、中概股回歸升溫等因素,港股IPO市場熱度將持續推升,將有更多大型企業及產業鏈領軍企業登陸港股,新消費和硬科技企業IPO佔比將進一步提升。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水利項目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重大水利項目

中經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重大水利工程是江河保護治理的重要基礎設施,對提升防洪減災和供水灌溉能力、修復治理水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村經濟司負責人關錫璠7月4日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具有經營性收益的供水、發電等項目。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全面推...
英偉達市值逼近4萬億,政策利好與AI需求成華爾街看好主因 - 天天要聞

英偉達市值逼近4萬億,政策利好與AI需求成華爾街看好主因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美東時間7月8日,英偉達收報160美元/股,市值達到3.9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股價只要升至163.93美元/股,其成為歷史上第一家市值達到4萬億美元的公司。東方IC英偉達股價此次突破,與市場對美國限制政策擔憂的放緩有一定關係。另外,花旗在新報告中將英偉達2027財年和2028財年的數據中心銷售...
ETF今日收評 | 標普油氣ETF漲超3%,黃金、有色金屬相關ETF跌幅居前 - 天天要聞

ETF今日收評 | 標普油氣ETF漲超3%,黃金、有色金屬相關ETF跌幅居前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市場全天沖高回落,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從板塊來看,大金融股震蕩走強,短劇概念股表現活躍。下跌方面,有色金屬概念股展開調整。 ETF上漲方面,標普油氣ETF漲超3%,多隻創新葯相關ETF漲超1%。周二國際油價小幅收高,接近兩周高位。投資者正在評估美國最新關稅政策及OPEC+超預期提高8月產量...
450億儲蓄國債明日開售!重慶市民可通過19家銀行認購 - 天天要聞

450億儲蓄國債明日開售!重慶市民可通過19家銀行認購

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佈通知,7月10日至19日發行2025年第五期、第六期儲蓄國債(電子式),總額45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重慶市分行已部署儲蓄國債承銷銀行做好國債銷售的組織、宣傳和發行工作,市民可通過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19家銀行購買。本次發行的兩期儲蓄國債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總額450億元...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成交額、換手率及全天凈申購均居同類第一!國防裝備現代化建設加速,行業景氣度有望上行 - 天天要聞

含軍工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成交額、換手率及全天凈申購均居同類第一!國防裝備現代化建設加速,行業景氣度有望上行

截至2025年7月9日收盤,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市場交投活躍,換手31.42%,全天成交1.05億元。截至7月8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近2周累計上漲8.06%,以上維度均優於同類產品表現,高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今日再獲資金大舉加倉,全天凈申購份額3780萬份,同樣位居同類產品第一。截至7月8日
延慶:第一、最多! - 天天要聞

延慶:第一、最多!

在中關村延慶園,無人機飛手正通過遠程操作系統開展空中巡查。這套智慧監管系統能夠實時回傳高清影像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與智能算法,精準識別揚塵管控不到位等問題區域。發現問題後,飛手及時將問題類型、發現時間、坐標位置、問題圖像等關鍵信息反饋到區生態環境局。「我們會進
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86.4%丨直擊發佈會 - 天天要聞

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86.4%丨直擊發佈會

頂端新聞記者 聶輝 北京報道7月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介紹,過去4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6.4%。「沒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就沒有穩定向好的中國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袁達(徐想 攝)中國擁有超大規模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國內市場,內需...
「十四五」規劃多項指標進展超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 天天要聞

「十四五」規劃多項指標進展超預期!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經濟增量預計超35萬億元,能源自給率保持在80%以上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廖丹7月9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出席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將收官。在這五年歷程中,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艱巨也是前所未有的。鄭柵潔表示,回過頭來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