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低利率取現還貸賺利息差

2025年04月03日07:22:04 財經 1284
有人用低利率取現還貸賺利息差 - 天天要聞

近期有市場消息稱,4月起,多家銀行的消費貸產品年化利率將上調至不低於3%。南都灣財社記者獲悉,確實有部分銀行開始上調相關產品利率,並停止相關優惠。

然而,此前消費貸產品低利率引發的一眾亂象卻不容忽視。在社交平台上,關於「利率上調」「提前提款」「套利玩法」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調整旨在規範市場秩序,防止資金空轉套利,推動消費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

此外,部分銀行為完成存貸款雙指標而主動讓利的行為也引發爭議。業內專家指出,雖然減費讓利策略短期內有助於刺激需求,但長期來看需關注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確保釋放的額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費者。

調整

有銀行產品利率已回調至3.4%

消費貸利率緊急回調?記者通過搜索社交平台發現有許多網友已經開始對此事件進行熱議。

「剛接到客戶經理電話,說4月1日之後利率可能會上調,讓我趕緊提款。」一位網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這條評論發出後引發了不少討論,許多網友紛紛表示收到了類似通知。

也有網友自稱是銀行的工作人員,在評論區透露:「接到通知,要求撤回利率低於3%的消費貸宣傳。4月1日起,消費貸利率均會調整到3%,目前已停止發放優惠券。」

為此,南都灣財社記者向某國有行內部工作人員求證後,得到的回復是:「確實有這個說法,但目前暫未下達明確的文件規定。」

記者調查發現,已有部分銀行開始調整相關產品利率。例如,寧波銀行的「寧來花」利率從2.68%上調至3%;興業銀行的「興閃貸」利率上調至3.75%;招商銀行的「閃電貸」最低利率從2.58%上調至3.4%等。

銀行

推出「2字頭」利率,是「虧本賺吆喝」

今年以來,銀行消費貸市場掀起一輪輪「價格戰」,在促消費、擴內需的政策背景下,銀行機構紛紛通過降低利率、提高額度等方式發力消費金融業務,其中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透露,此前推出「2字頭」利率的消費貸大多為銀行的「讓利政策」,在此背景下許多銀行是「虧本賺吆喝」。

上述國有行工作人員對南都灣財社記者坦言:「一般這種低利率的消費貸都是『倒貼錢』,甚至傭金都不夠貼的,單純沖個『開門紅』。」

平安證券點評稱,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為搶佔市場份額,紛紛推出3%以下消費貸利率產品,低利率產品衝量不符合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摒棄規模情結和速度情結,將貸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的要求。本次利率的上調,一方面可以降低潛在信貸空轉導致的資產質量風險,另一方面緩解當前行業內卷式競爭,推動消費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

亂象

消費貸款用於住房裝修購車

有用戶卻轉賬償還其他貸款

那麼,緊急回調的背後有哪些原因?上述國有行內部人士向南都灣財社記者透露,本次利率上調的原因與行業自律有關。此前,部分用戶利用消費貸的低利率申請借款後,將資金存入其他銀行賺取利息差或用於償還其他貸款。

基於這一現象,記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發現,確實有不少相關的「經驗貼」,網友們甚至紛紛「支招」,分享取現還貸的「新玩法」。

有網友在評論區表示:「下款後一次性取出大額現金,然後找朋友幫忙『分流』,多轉幾次,就可以還貸款。」

根據現行監管規定,消費貸資金不得用於購買理財、股票、房產、償還住房抵押貸款、置換存量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風險投資等用途。此外,貸款資金也不得在本人賬戶間進行轉賬。

多家銀行也曾在公告中明確消費貸用途。例如,中國建設銀行官網就明確指出,個人消費貸款可用於住房裝修、購車、購買耐用消費品等。

一般來說,銀行會進行貸後監控,如果出現違規使用且涉及民事行為時,銀行可能要求客戶對銀行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包括但不限於貸款本金、利息及追償費用,也有可能停止發放或提前收回貸款。

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個人信用評分受損,違規行為被金融機構記錄並報送至徵信系統,導致未來融資難度顯著增加,甚至是被列入銀行「黑名單」限制金融行為。情節嚴重時,可能構成騙取貸款罪貸款詐騙罪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指出,從短期來看,消費貸額度上限擴容對促消費可能有較為明顯的積極作用,增加消費市場的活躍度。長期來看,需要關注消費貸資金的流向和使用情況,防止資金被挪用。銀行也應靈活加強風險控制,讓釋放額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費者。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馬青 實習生 何蘊怡

製圖:黃亞嵐(騰訊元寶AI)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妙可藍多:環保不像賺錢那樣賣力 - 天天要聞

妙可藍多:環保不像賺錢那樣賣力

出品|虎嗅ESG組作者|胡巍頭圖|AI生成本文是#ESG進步觀察#系列第126篇文章本次觀察關鍵詞:環境如果說賺錢,「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在2024年算是成功的。3月21日晚,其披露的2024年年度財報顯示,2024年實現凈利潤1.14億元
今天李嘉誠終於露面!為新加坡捐贈致辭,絲毫不受風波影響 - 天天要聞

今天李嘉誠終於露面!為新加坡捐贈致辭,絲毫不受風波影響

李嘉誠曾經是商界的巨人,華人首富,他的每一個決策都被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然而,今天的他似乎早已不再是那個總能精確預測未來的商業天才。面對輿論的風暴,李嘉誠保持了他一貫的冷靜和距離,但這次,卻是徹底「無視」了全世界的聲音,依舊站在聚光燈下,發表
紐約股市3日早盤暴跌 - 天天要聞

紐約股市3日早盤暴跌

新華社紐約4月3日電(記者劉亞南)由於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市場反應強烈,美國紐約股市三大股指3日開盤後暴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開盤後一度分別重挫3.54%、4.03%和5.2%,較前一交易日分別下跌1493.02點、228.67點、914.69點。其中,市值龍頭企業蘋果公司...
中亞最大: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 1 吉瓦風電項目正式投運 - 天天要聞

中亞最大: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 1 吉瓦風電項目正式投運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據中國能建消息,由中國能建國際集團、浙江火電、中電工程國際公司、華北院聯營體總承包建設的中亞最大風電項目 —— 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 1 吉瓦風電項目完成全場 158 颱風機 168 小時可靠性運行,各項指標優良,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據介紹,該項目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克孜勒庫姆沙漠南部,總裝機容量 1...
暴跌!美股一瀉千里,華爾街的熊市要來了? - 天天要聞

暴跌!美股一瀉千里,華爾街的熊市要來了?

數以千萬的投資者可能今夜無眠了。4月3日,美股市開盤全線大跌,道指暴跌1300點,納斯達克指數跌超4%,標普500指數跌3%。而美股「七姐妹」的蘋果,英偉達,Meta,谷歌,微軟,亞馬遜,特斯拉7隻股票開盤總市值蒸發超過8400億美元。其中,蘋果市值跌近2700億美元,跌幅最大。英偉達、亞馬遜分別損失市值約1700億美元、1360億...
和鉑醫藥:BD數量國內最多,業績卻大幅下滑 - 天天要聞

和鉑醫藥:BD數量國內最多,業績卻大幅下滑

3月31日,和鉑醫藥發佈2024年報:報告期內,公司錄得收入3810萬美元,同比下降57.43%;錄得凈利潤270萬美元,同比下滑88%。和鉑目前還沒有實現商業化,收入基本來自BD。在業內,和鉑早有「中國BD數量之王」的稱號。
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對哪些公司有影響?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對哪些公司有影響?

2025年,隨着唐納德·特朗普重返白宮,一場席捲全球的關稅戰再度拉開帷幕。從鋼鐵、鋁材到汽車,從盟友到競爭對手,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不僅攪動國際經貿格局,更讓無數企業的命運懸於一線。這場以「美國優先」為名的戰役,究竟讓哪些公司首當其衝?
首條「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 累計運量突破1000萬噸 - 天天要聞

首條「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 累計運量突破1000萬噸

央廣網4月3日莆田消息(記者吳馨驊)4月2日,30萬噸級超大型船舶「合瀛」輪順利靠泊福建羅嶼港,這標誌着運行於巴西至中國的首條「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累計運量正式突破1000萬噸大關。海上「巨無霸」在羅嶼港靠泊(央廣網發 莆田海事局供圖)鐵礦石是生產鋼鐵的主要原料,與基建、製造等行業息息相關,是反映經濟動能的重...
半導體設備板塊本周走高,半導體設備ETF易方達(159558)等助力便捷布局板塊龍頭 - 天天要聞

半導體設備板塊本周走高,半導體設備ETF易方達(159558)等助力便捷布局板塊龍頭

本周,中證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上漲1.1%,中證芯片產業指數下跌0.5%,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國證信息技術創新主題指數均下跌1.1%。華泰證券認為,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有望進一步帶動國產先進制程需求,邏輯與存儲芯片廠商先進工藝節點擴產有望加速,為國產前後道設備在高端產線商業化提供良好契機,後續有望看到更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