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本周三(3月5日),半導體設備巨頭阿斯麥(asml)發佈2024年度報告。港媒《南華早報》注意到,報告顯示,儘管面臨美國不斷施壓,這家荷蘭企業仍計劃於2025年在中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新的回收與維修中心」。
報告中寫道,阿斯麥將「進一步投資於全球翻新能力」,使其與公司發展同步。新設施的建立,標誌着該公司「在再利用製造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港媒指出,年度報告所披露的這項建設計劃,是報告內文有關零部件和工具「循環經濟」部分中唯一的重大項目。
3月6日,阿斯麥對觀察者網回應其將要在北京新建維修中心的報道稱,「不是新建,我們今年會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升級、擴建。」
目前,阿斯麥在亞洲(韓國、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美國(威爾頓、聖地亞哥、華盛頓州溫哥華)和歐盟(費爾德霍芬)都設有維修中心。另據台媒《經濟日報》7日報道披露,阿斯麥於2023年左右在北京租用場地建立了小型維修部門。此次計劃在北京新建一棟大樓作為維修中心,原有設施和人員將在大樓建成後搬入。
台媒分析稱,美國一直阻止阿斯麥向中國出售最新設備,阿斯麥或考慮通過擴大維修業務以穩固中國市場。最新年報顯示,中國大陸2024年首次成為該公司的最大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美國拜登政府加強對華技術「圍堵」,曾脅迫荷蘭政府阻止阿斯麥為中國客戶在現行禁令生效前購買的「受限」設備提供維修等售後服務。阿斯麥時任首席執行官彼得·溫寧克表態稱,「沒有理由不為已出售給中國客戶的設備提供服務」。
荷蘭維爾德霍芬的阿斯麥公司總部。視覺中國
根據年報內容,2024年阿斯麥實現凈銷售額282.63億歐元,同比增長2.55%,創下歷史新高。凈利潤為75.71億歐元,較2023年降低了3.4%。去年,中國大陸首次取代中國台灣,成為阿斯麥第一大市場,銷售額達到101.95億歐元,占其全球總營收的約36.1%。
同時,中國大陸的採購額占阿斯麥系統設備銷售收入的41%,超過了其第二大和第三大客戶美國與韓國的總和。
2023年,台灣地區是阿斯麥最大市場(約81億歐元),中國大陸取代韓國上升為第二大市場(約73億歐元),占其光刻系統銷售額的29%,高於前一年的14%。
報告解釋稱,中國大陸市場的強勁表現「得益於前幾年在光刻系統銷售方面積壓的大量訂單」,預計在積壓訂單完成後,「對華銷售水平將轉向更正常水平」。
此外,報告還提到,「由於人工智能相關的內存需求推動了技術轉型」,阿斯麥去年的內存芯片設備業績出色。其補充稱,在擴大產能以滿足全球需求的支持下,中國市場實現了最大的絕對地域銷售增長。
不過,報告也指出,出口管制正成為影響半導體產業增長的關鍵挑戰。阿斯麥預計,受到日益複雜的限制和可能採取措施的影響,2025年中國大陸市場所佔份額預計將大幅下降至20%左右。
考慮到人工智能熱潮正推動euv光刻系統的市場需求,阿斯麥預測其2025年公司整體銷售額將增長為300至350億歐元,高於2024年的283億歐元。
針對半導體設備巨頭阿斯麥對華出口問題,當地時間1月24日,荷蘭首相斯霍夫曾表示,中國是荷蘭「極其重要」的貿易夥伴,荷蘭並不認為特朗普上台後會改變半導體設備出口政策,但荷蘭會自行決定出口政策。
在與中方舉行會晤後,斯霍夫對記者表示,海牙會晤基本順利,雙方進行了「重要會談」,「中國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貿易夥伴,對荷蘭來說尤其如此。這意味着在所有的會晤中,你都必須考慮到這一點。」
斯霍夫稱,荷蘭政府預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半導體設備出口政策方面不會有變動,荷蘭會自行決定本國的出口政策,但兩國仍然是關係密切的盟友。
他強調「必須觀望美國政府的後續動作」,並補充稱荷蘭政府已與特朗普政府官員進行了「各個層面」的接觸。
阿斯麥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傅恪禮(christophe fouquet)2月接受美媒採訪時也表示,儘管一些科技公司獲得尖端芯片和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途徑受限,但它們仍在不斷尋求突破的可能,年初爆火全球的中國人工智能deepseek的成功便是有力例證。
他同時警告道,儘管他認同有時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出口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必要,但限制手段不應被用作遏制競爭的工具。
談到西方的出口限制時,他說,「我們需要確定的是,這些措施是否出於正當目的。有時我聽說,經濟事關國家安全,但這可能又是混淆界限的地方。」
傅恪禮曾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對華施壓與所謂的「國家安全」關係不大,只是美國用來限制中國發展的借口。他當時表示:「考慮到地緣政治格局,我認為很明顯,美國將繼續向盟友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對華)施加更多限制。問題是,對荷蘭來說,什麼是正確的?對歐洲來說,什麼是正確的?」
對於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制定更嚴格的半導體限制措施,並迫使關鍵盟友加大對中國芯片行業的限制,2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表明嚴正立場。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制,脅迫別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這種行徑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損人害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