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2025年06月06日18:32:05 財經 1338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光明網】【華爾街見聞】(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文|草木壹

編輯|草木壹

6月對於特朗普而言,應該是個相當煎熬的月份。

因為這個月底,那座懸在他頭上的美債大山,真要徹底壓下來了。

眼看6.5萬億美元月底就要到期,可特朗普手裡哪還有錢呢?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先前又是搞關稅戰,又是增加國防支出,特朗普政府收入不增反減,支出倒是不減反增了。

就看美國財政部最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今年美國財政總收入預計不超過5萬億美元。

可光是今年前五個月,美國政府每天的財政赤字就高達80億美元!

債務又不能不還,怎麼辦呢?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被逼急的特朗普想出了一招「妙計」,來了出釜底抽薪,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掀桌子

6月4日,特朗普突然在美國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債務上限應徹底取消。

一石激起千層浪,他這話一說出口,美國國會美聯儲的人下巴都要被驚掉了。

「瘋了嗎?」這大概是這些人對他們總統的這一提議,內心最直接的「反饋」。

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在美國,取消政府法律允許的最大債務額度,這不僅史無前例,更荒誕不經。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在此之前,政府就算欠下再多債,總統最多也只敢提出調整債務上限。

一個最鮮明的對比就是,2007年前,美債上限還僅只到7000億美元。

而到了2023年,美債的上限就在美國歷任總統「不懈的努力」下,提到了31.4萬億美元。

但即便窟窿越戳越大,也從沒哪任總統敢直接提出「取消債務上限」的。

頂多也就是「拆東牆補西牆」,借新債來還舊債罷了。

真要把「上限」給徹底取消了,就意味着政府借錢再無任何限制,那美元不崩才怪。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難道特朗普真就如此「糊塗」嗎?他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當然不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實際上比任何人都會算賬。

只是眼下,他恐怕是真到了「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地步了。

根據美國財政部門的統計,截至目前,美國政府債務總額已經逼近37萬億美元的大關。

而其中,光是今年要到期必須償還的債務就佔了9.2萬億,另外還有赤字加利息。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想想看,一邊是將近13萬億美元的債務馬上要還,一邊又是新一輪的財政支出。

5月中旬美國國會還剛在特朗普的大力支持下,通過了一項「大而美」的稅收法案。

其中不僅要減免美國富人階級的稅收,還要大幅增加美國的國防支出,簡直雪上加霜。

原本特朗普或許還指望日本、中國多購入點兒美債,緩解下還債壓力。

可他一個關稅大棒,直接把這條路給徹底堵死了。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現在別說是中國,連日本都已經開始各種想辦法拋售美債了。

既然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換條路,特朗普於是把目光對準了債務上限上。

還不起,那就乾脆繼續拖,再不濟,乾脆取消得了。

好在特朗普雖是總統,但在美國負責美元印刷和國債發行事務的部門不在政府,而在美聯儲。

也因此,特朗普這條「妄言」暫時還只停留於「建議」階段。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但饒是如此,還是讓美聯儲內部狠狠震蕩了一番。

劍走偏鋒

實際上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呼籲取消債務上限了,早在去年他就打了這個主意。

到今天,不少人也總算是看明白了,特朗普第二次上任總統後到底想幹嘛。

從挑起關稅戰幾乎與全世界「為敵」,到四處周旋拉「生意」。

再到和馬斯克鬧掰,先讓他想辦法減少財政支出,再在他離職前夕上演一出「背刺」。

特朗普真正的目的其實就是找各種辦法緩解美債危機,還冠上個「美國優先」的名號。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難怪6月3日當天,已經離職幾天的馬斯克還是沒忍住公開「開懟」了特朗普。

對着鏡頭馬斯克直言,「這項規模龐大、充斥着政治操弄的國會支出法案令人作嘔。」

就特朗普通過的那項稅收與支出法案,不光讓馬斯克先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更重要的是,連馬斯克的特斯拉都再次被牽扯其中,因為一項對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的政策而利益受損。

更別提,先前特朗普搞出的關稅戰已經讓特斯拉收益嚴重縮水好幾輪了。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馬斯克如今也是終於忍無可忍了,但特朗普卻依舊沒能「清醒」過來。

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這麼龐大的債務又不都是特朗普弄出來的,他何必如此急着「背鍋」?

的確,若放在以前的美國,小小的債務危機總統壓根不會放在眼裡。

反正任期就那麼幾年,任期內大借特借,到期了直接把「爛攤子」甩給下一任總統不就行了?

前幾任總統甚至第一次上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確實都是這麼乾的,也基本沒出什麼問題。

但壞就壞在,這一次再次上任的特朗普,趕上了美債最「危險」的時候。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特朗普根本無法保證這顆「雷」不會在自己手中炸響。

他只能趕緊想辦法「填坑」,能補多少是多少。

可惜,想法很美好,特朗普也足夠自信,但直到現在,財政赤字在他手裡還是越變越嚴重。

搞關稅「威脅」被反制,一門心思想讓美國製造業迴流,最後卻「竹籃打水一場空」。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在美國經濟因為對等關稅接連遭受衝擊後,特朗普在國內的支持率也是肉眼可見地下降。

連馬斯克都在近期接受採訪,面對記者提問「有沒有後悔支持特朗普」時都差點兒沒收住。

一句脫口而出的「是」算是把他心裏對特朗普的不滿,體現了個透徹。

不過看特朗普這邊,對於馬斯克的「撕破臉」倒是沒太大反應。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白宮僅在馬斯克發表了對稅收法案的不滿後,簡單回應了一句「這不會改變總統的看法。」

從這項法案也能看出,特朗普還在強撐體面,不願輕易承認美債已出現危機的事實。

結語

有人提出,特朗普現在要的就是讓美元儘快大幅貶值,甚至直接失去世界貨幣的地位。

如此一來不僅能減輕特朗普政府的還債壓力,還能讓美國從全球化中「逆向而行」。

只不過說著容易,真要讓特朗普實現了,估計美國離徹底「崩盤」也就不遠了。

畢竟美國用美元在國際上「橫行霸道」了那麼多年,怕是也接受不了「從頭再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來源:光明網 華爾街見聞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6月已到,面對即將到期的6.5萬億美元,特朗普決定釜底抽薪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傳音控股悄然布局電摩業務 非洲手機市場遭遇小米、三星等勁敵 - 天天要聞

傳音控股悄然布局電摩業務 非洲手機市場遭遇小米、三星等勁敵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文多「非洲之王」傳音控股正積極尋找手機之外的新增長點。近日有媒體報道,傳音控股(SH688036,股價77.80元,市值887.2億元)已成立出行事業部,探索兩輪電動車等相關業務,公司正在非洲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鋪開兩輪電動車業務。日前,記者聯繫傳音控股方面核實並了解情況,相關工作人員僅回應稱...
香港豪門鄭氏家族旗下地產公司,等來882億港元「救命錢」! - 天天要聞

香港豪門鄭氏家族旗下地產公司,等來882億港元「救命錢」!

6月2日,香港地產豪門鄭裕彤家族旗下的新世界發展(00017.HK)突發變故,遭遇「股債雙殺」。導火索是公司決定對四筆永續債延遲利息支付,其總規模為34億美元,今年6月為原定分派支付日期,合計要支付利息7720萬美元。 永續債延遲派息,不會引發違約,但可能使債務利率增加,並影響與銀行的再融資談判。這一消息也讓這家老牌...
溢價率35.71%!陝西民企殺入三亞拿地! - 天天要聞

溢價率35.71%!陝西民企殺入三亞拿地!

2025年上半年最後一天,三亞上演了土拍大戰。位於三亞、陵水的4宗地,均以溢價形式成交,就連不到5畝的小幅地塊,開發商也不放過。值得關注的是,陝西的一家民企當日殺入三亞灣拿地,而這家民企的背後站着的是實力雄厚的陝北資本!01溢價率35.71%,陝西鑫洋三亞拿地6月30日這一天,三亞、陵水兩地分別有2宗城鎮住宅用地(市...
已確認!7月5日起,價格上調… - 天天要聞

已確認!7月5日起,價格上調…

來源:第一財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據第一財經消息,記者獲悉,有國內航空公司剛剛發佈通知,自2025年7月5日(含出票日期)起,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費上調10元。其中800公里(含)以下航線燃油附加費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上航線每位旅客每航段收取20元燃油附加費。上一次調整是2025年6月5日(出票日期...
A股IPO大爆發,半年受理177家 - 天天要聞

A股IPO大爆發,半年受理177家

【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隨着滬深北交易所密集發佈多項規則修訂,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邁向關鍵一程。A股IPO受理加快、併購重組熱度攀升、回購增持密集宣布等共同構成了上半年資本市場的新圖景。
喜迎食博丨龍海第二輪產銷對接「探廠選品」活動圓滿收官 - 天天要聞

喜迎食博丨龍海第二輪產銷對接「探廠選品」活動圓滿收官

【來源:龍海新聞】6月29日—30日,由區工信局聯合區食品工業協會焙烤食品產業分會主辦的第二輪產銷對接「探廠選品」活動成功舉辦。此次活動特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休閑食品經銷商專業委員會團隊走進龍海,深入轄區38家食品企業開展選品對接。
轉賬未備註=出資無效?股東出資如何避免「真金白銀打水漂」 | 律師大V說 - 天天要聞

轉賬未備註=出資無效?股東出資如何避免「真金白銀打水漂」 | 律師大V說

股東向公司轉賬是常見的出資方式,但若操作不規範,可能面臨「錢出了卻不算出資」的法律風險。在一個案件中,股東鄭某某雖向公司轉賬320萬元(超出註冊資本20萬元),卻因未備註款項性質、無會計賬簿記載、缺乏出資證明,最終被法院認定未履行出資義務。這一判決給企業家敲響警鐘:「實質出資」必須匹配「形式合規」,否則...
文玩這些品類2025年恐暴跌 - 天天要聞

文玩這些品類2025年恐暴跌

文玩市場風雲變幻,曾經高價的藏品如今可能無人問津,價格暴跌。2025年,這些文玩品類面臨著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玩家和投資者們需警惕。一、產量暴增致價格雪崩:文玩核桃文玩核桃曾是文玩市場的寵兒,價格一路高漲,一對品相好的核桃能賣出數萬元。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