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2025年06月09日08:40:29 財經 4369

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完成首次出艙活動,而整個過程經歷了約8小時,不過,很多人也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神舟十九號乘組,此前執行了長達9個多小時的任務活動,這是如何做到的?

的確,這約8小時對比9個多小時,這還是有差別的,這到底如何才能夠做到更長的時間,執行更長的任務呢?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其實這個過程並不簡單,而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下面我們就詳細看看,先來看看這一次執行任務活動的問題。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做了什麼?

從給我國披露的情況來看,在我國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進行首次出艙活動之中,其航天員陳冬、陳中瑞進行出艙,而王傑和地面科研人員相互進行配合支持,最終完成了該任務。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而在這一次出艙任務過程之中,做了什麼呢?

最為重要的任務還是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其次還開展了艙外設備設施巡檢及處置等任務,所以,一次出艙任務的活動還是不少。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當然,這裏面的空間碎片防護裝置的安裝,也是我國神舟十七號進行太空修復任務之後,神舟十八號,神舟十九號任務之後,再次進行的出艙任務活動,這任務非常關鍵,這主要是此前我國空間站遭遇了太空微粒的撞擊。

而且隨着太空碎片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風險不斷呈現出了,未來我國空間站更加長久的運行,我國採取太空加防,提升其安全防護,這樣可以避免空間站組合體遭遇更多的撞擊,那帶來的影響也就不大了,因為在被動防禦之下,其防護措施完全是可以提升的安全係數的。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所以,這一項任務是長期執行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全面加強了所有的防禦措施,太空碎片帶來的影響也就會更加小,那我國空間站的使用壽命也會更長,我國現階段已經可以做到15年的時間,未來20年,甚至30年的超長使用都是可能存在的,這是值得期待的。

這就是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在首次出艙任務之中的問題,後續我國航天員還可能繼續執行出艙任務,這是常態化的事情。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最終在大約6個月的任務周期之中,會執行多少次任務,大家在周期節點之中看就行,然後就回到出艙任務時間上。

神舟二十號乘組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的確,這一次我國神舟二十號乘組執行出艙活動大約為8個小時,相比神舟十九號乘組此前最長時間來說,是要短一點。

但不得不說,也值得為我國神舟十九號乘組大讚,因為9個多小時的任務時間是創造了我國空間站以來最長記錄,同時也是全球範圍之中,所有太空出艙活動之中的世界記錄。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所以,如今在全球範圍之中,中國佔據了最高位置。

那為什麼這時間存在差異化呢?神舟十九號如何做到可以在太空這麼久?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我說明一些重點:

第一、太空出艙任務時間的長短,是跟任務情況存在關係,比如,安排同樣的任務,航天員在執行任務的速度不一樣,快的話,肯定就提前回去了,慢的話,就要長一點,其次還跟任務的難度,多少等存在關係。

所以,這不是絕對性的因素。

第二、太空環境影響出艙的時間問題,在出艙的時候,雖然航天員們都穿上了艙外航天服,但還是需要躲避可怕的射線、高能粒子、高輻射、太陽風等影響,一旦出現影響,就需要返回。

比如此前航天員劉伯明在出艙的時候,地面監測到空間站遭遇了異常輻射,最終不得不採取緊急措施,然後進入艙內,躲避異常輻射,這樣的話,出艙時間就有變化。

第三,艙外航天服的支持,如果艙外航天服的支持無法滿足更長的時間,為了航天員的安全,也需要返回等等。

所以,這些都會影響到我國航天員出艙的時間,會讓其長短髮生改變,還有其他如特殊性的任務安排等等,也會影響到。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這綜合性來看,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並不是大家想得那麼簡單。

這時間也不是問題,只要我國圓滿完成了各種任務就行,這就是最為關鍵的,他們都是我國航天英雄,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明星。

當然,最為根本性的一個因素,那就是在執行任何任務的時候,我國都是把航天員安全放在第一位,這一點也是決定性任務執行下的關鍵。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而且無論是太空,還是地面,我國都在提供任務周期之中的安全系列。

神舟二十一號待命中

沒錯,對於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來說,我國在地面也進行了待命救援任務的準備,其神舟二十一號就是保持這種狀態,如果航天員們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之中,遇到了緊急情況,需要返回地球,需要地面的待命救援飛船進行支持。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那麼,我國就會啟動該任務,然後將航天員接回來,反正無論是太空中的飛船帶回來,還是地面待命救援飛船發射將其接回來,就是一個目的,一切以航天員安全為主,這就是要求。

所以,我國神舟二十一號飛船一直待命之中,一直確保航天員的任務執行,如果最後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之中,沒有用上的話,我國直接將其轉向到下一次任務就行。

神舟二十號首次出艙約8小時,神十九乘組超9個小時,如何做到的? - 天天要聞

確保下一次航天員乘組再次進入空間站,而且它用了之後,我國下一艘待命飛船也會繼續執行這樣的任務,就依次循環下去。

所以,大家對我國航天員可以放「一萬個心」,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隨時都為他們保駕護航,也期待我國航天員乘組在任務之中,創造前所未有的成就,實現我國各大領域的同步發展,這樣大家看到的空間站,也就更加激動。

所以,神舟二十號乘組又會帶來什麼大成果,下批成果期待早點公布。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物流「硬支撐」助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跑出外貿「加速度」 - 天天要聞

物流「硬支撐」助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跑出外貿「加速度」

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3日電 (李文婧)「司機們在物流園區裝卸貨,出園後不到一天就能到達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運輸效率很高。」霍爾果斯絲路榮騰物流有限公司安全負責人朱天洋近日受訪時說。 位於國家級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兵團分區的絲路榮騰跨境綜合物流園擁有標準庫房1.75萬平方米、理貨平台3285平方米、設備堆場76萬平方米。...
全國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貸」出多個行業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調研行 - 天天要聞

全國首家硬科技支行,3年「貸」出多個行業第一丨五篇大文章調研行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盧夢雪 見習記者 張萌 西安報道萬里絲路,能源動脈蜿蜒。守護沿線油氣管道安全,過去主要靠人工巡檢,效率低、風險大。如今,只需部署幾座智能無人值守機庫,無人機便能自主起降、晝夜巡護,單次飛行縱橫數十公里,效率提升26倍,異常識別準確率超95%。即便面對山區、沙漠等複雜地形,也能從...
申能吳忠熱電供熱擴容改造一期項目作為負面案例被通報 - 天天要聞

申能吳忠熱電供熱擴容改造一期項目作為負面案例被通報

按照年度「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計劃,以及吳忠市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兩查兩防提升」集中攻堅行動部署,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於近期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暨2025年度第一次綜合執法檢查,並將檢查情況進行了通報。本報注意到,申能吳忠熱電供熱擴容改造一期項目作為負面案例被通報。...
6月非農大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 - 天天要聞

6月非農大超預期,美聯儲7月降息無望!

非農數據火熱,失業率意外下滑,美聯儲7月降息夢碎,黃金應聲跌穿3320關口……周四,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農數據好於預期,失業率意外下滑。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口錄得14.7萬人,高於預期的11萬人,前值由13.9萬人修正為14.4萬人。美國6月失業率錄得4.1%,低於預期的4.3%,低於前值的4.20%。6月平均每小時工...
外灘大會AI科創賽正式啟動:聚焦生活、金融、安全場景應用 - 天天要聞

外灘大會AI科創賽正式啟動:聚焦生活、金融、安全場景應用

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科技智能創新賽(簡稱「外灘大會AI科創賽」)正式啟動,本屆大賽在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指導下,聚焦AI智能硬件、金融智能、AI安全等領域創新應用,設置人工智能硬件科創大賽、AFAC金融智能創新大賽、2025•全球AI攻防挑戰
2025食界精緻餐飲投資論壇 | 圓桌對話:酒店餐飲如何突圍 - 天天要聞

2025食界精緻餐飲投資論壇 | 圓桌對話:酒店餐飲如何突圍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瑤界面新聞編輯 | 湯威由上海報業集團|界面新聞主辦的2025食界精緻餐飲投資論壇暨食界榜頒獎晚宴於2025年6月26日在上海外灘W酒店圓滿落幕。這是界面新聞舉辦的第二屆精緻餐飲投資論壇。此次論壇特邀12位餐飲行業投資人、品牌主理人、企業高管、行業專家及美食家共同參與三場不同主題的圓桌論壇,聚焦中國...
今年投資人不去雍和宮,改找周易大師算命了 - 天天要聞

今年投資人不去雍和宮,改找周易大師算命了

找大師算風水,看裝修都是常態,就算是 LP 也不能免俗,找私藏大師上課,對照着機構合伙人照片算收益,這些屢見不鮮的現象,也都說明,就算是站在投資行業核心的 GP 、 LP 們也不能免俗。
銀行開卡不應變成「開盲盒」,風險防控也要踐行「金融便民」 - 天天要聞

銀行開卡不應變成「開盲盒」,風險防控也要踐行「金融便民」

辦理一張日轉賬額度5萬元的一類銀行儲蓄卡有多難?日前,南都7位記者分別前往珠海7家不同銀行開卡,最終僅一人完成目標。7月2日出街的南都「珠事測評」最新一期報道,聚焦銀行開卡服務進行體驗實測,結果令人唏噓。同一個業務,同一家媒體的記者,相同的開卡理由,但因銀行網點的不同,體驗也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最快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