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李宣璋 每經編輯:馬子卿
2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負責人華中、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司長姚珺、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督管理司司長周衛軍介紹了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好2025年穩外資工作有關情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月19日,《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在中國政府網正式公布。
凌激介紹:「《行動方案》具有4個突出特點。一是釋放了進一步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行動方案》提出,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試點,推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的提速加力,進一步壓減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事項,在自貿試驗區持續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提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等一系列舉措。」
資料來源:wind(萬得)、長江證券研究所、畢馬威分析楊靖製圖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行動方案》提出,要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政策舉措,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範圍,取消外商投資性公司使用境內貸款限制,便利創新葯加快上市,支持外資企業參與生物製品分段生產試點等有關措施。
三是積極開展外商投資促進工作。《行動方案》提出,要精心設計實施「投資中國」系列活動,充分發揮與有關國家的雙邊投資促進工作組機製作用,央地協同聯動開展境外投資促進活動,優化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相關規定,優化外資併購規則和併購交易程序,支持外資企業參與新型工業化進程等舉措。
四是切實解決外資企業關切的問題。《行動方案》提出,將更多外資項目納入重大外資項目和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儘快明確政府採購本國產品標準,優化藥品帶量採購,繼續穩妥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有針對性舉辦銀企對接活動,提升外資企業貿易便利化水平等舉措。
繼續堅持開放創新
《行動方案》提出,外商投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揮着重要作用。當前加大引資穩資力度,對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有哪些積極影響?
對此,凌激表示:「眾所周知,吸引和利用外資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計在華投資設立的企業超過123.9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0.6萬億元人民幣。」
當前,我國正在致力於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因此吸引外資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凌激指出:「首先,吸引外資是我們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華的外資企業貢獻了近7%的就業,七分之一的稅收、約三分之一的進出口、二分之一的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既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橋樑紐帶。」
其次,吸引外資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重要支撐。截至目前,外商在華投資已覆蓋了20個行業門類、115個行業大類;在製造業領域,有31個大類和548個小類都有外商投資。我國作為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外資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外資企業通過其供應鏈帶動了資本、技術、原材料、產品、服務等跨境流動,使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有助於打造更加開放、富有韌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此外,吸引外資有助於促進形成新質生產力。外資企業已成為我國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13年到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外資工業企業研發人員全時當量從每年62.9萬人增加到83.8萬人,增長了33.2%,研發投入從2015.1億元增加到3757.6億元,增長了86.4%,有效發明專利數從7.5萬件增加到32.7萬件,增長了336%。凌激指出:「這些數據證明,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開放創新,通過積極吸引外資,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和創新成果發展我國新質生產力。」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