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蒙牛乳業公告,盧敏放已辭任公司執行董事、董事會副主席、戰略及發展委員會和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成員等職務。至此,盧敏放將不再擔任蒙牛任何職務。
公告顯示,盧敏放因投入更多時間於個人事務及家庭,自2024年10月10日起辭任上述職務。盧敏放確認與董事會沒有意見分歧,其辭任不會對公司運營產生影響。
同時,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糧集團」)戰略部副總監兼產業投資部總經理、中糧我買網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王希,將出任蒙牛非執行董事、戰略及發展委員會成員。王希於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曾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
早在今年3月,盧敏放就已辭去蒙牛乳業總裁職務,按照集團安排升任公司副董事長,並繼續擔任執行董事。蒙牛乳業高級副總裁、常溫事業部負責人高飛接任總裁,並擔任執行董事。
資料顯示,盧敏放1969年出生,在擔任蒙牛總裁前曾供職於達能、雅士利集團。2016年,時任蒙牛總裁孫伊萍因個人職業發展原因請辭。2016年9月,時年46歲的盧敏放成為蒙牛第四任總裁。
財務數據顯示,孫伊萍上任後,蒙牛與伊利的營收差距逐漸拉大。盧敏放上任後,通過推行戰略業務布局、加強公司治理能力建設、推動可持續發展等舉措,帶領蒙牛重回增長軌道。
在盧敏放任職期間,蒙牛持續擴大業務板塊。2017年,蒙牛增持現代牧業股票並成為控股股東。次年,蒙牛將有機奶源為特色的中國聖牧納入麾下。至此完成在上游奶源的基本布局。2021年,蒙牛認購「奶酪第一股」妙可藍多控股權。在海外布局上,蒙牛收購了澳大利亞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機嬰幼兒奶粉與食品品牌貝拉米、印尼第一大雪糕品牌艾雪。
除了併購,盧敏放時期的蒙牛也做了一系列「減法」。2019年11月,蒙牛乳業出售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51%股權完成交割。2022年5月,蒙牛宣布購買達能持有的低溫業務合營公司20%及持有的雅士利25%股權,同時向達能出售雅士利旗下多美滋中國100%股權。該事項完成後,蒙牛與達能長達9年的「親密關係」徹底結束。
事實上,盧敏放出任總裁後的2017年,蒙牛制定「雙千億」目標,提出2020年銷售額和市值均達到千億。但至2023年,蒙牛營收986.24億元,距離千億目標僅一步之遙。如今,這一重任交到了高飛手中。
今年上半年,蒙牛實現營收446.705億,同比下滑12.6%;凈利潤25.32億元,同比下滑17.23%。在此前舉辦的半年業績說明會上,蒙牛新任總裁高飛表示,上半年公司控制了發貨節奏,保持了終端合理庫存,對銷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疊加了原奶供應過剩、行業需供矛盾比較凸顯,導致了行業終端折扣力度也在加大,也給實際價格帶來一定折損。但從經營和管理角度來講,蒙牛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提升。
為提振市場信心,發佈半年報的同時,蒙牛還官宣了股份回購計劃,將在未來12個月內進行總規模最高約20億港元的股份回購。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