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只要是問餐飲人生意怎麼樣,大部分的回答都是統一的,都是說生意不好。有關注餐飲的朋友可能都會發現,今年上半年的時候,都已經開始有不少餐飲店關門倒閉了。有部分在等下今年餐飲旺季的,也都沒有等到就關門大吉了。
現在已經是下半年了,回想下今年上半年去過的不少商圈,看過了那麼多的餐飲店,跟無數的同行聊了之後才發現,今年上半年,很多經營不下去的餐飲店,都會有個共同點,那就是沒有想明白,今年的消費者要的是什麼。其實今年消費者的需求還是非常明顯的,就是要性價比。
這個時候有餐飲同行就開始說了,說他店裏面的東西也是很便宜,很實惠了啊,但依然還是沒有生意,依然還是逃不過關門倒閉的結局。但實際了解了不少的同行之後,其實他們說的性價比,只是他們自己認為的性價比而已,對於顧客來說,就不是如此了。
就像一個開火鍋店的同行,他的店開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就關門倒閉了。他的店從開業的時候,我就有在留意,那個時候就看過他們開業做的活動,活動力度好像是挺大的,挺吸引人的,一個套餐也只需要130多塊錢,人均只需要60多,還是挺不錯。
但他這個火鍋店的生意,就只是開業的時候火了一次之後,後面的生意就延續不上了,後來再看他店裏面的人均消費,跟套餐的差異還是非常的大,店裏面的人均都已經去到90多塊錢了,當時也點了一個套餐試了一下,才發現,這個套餐裏面沒有什麼東西,壓根就吃不飽,想要吃飽都需要點其他的,然後出來的結果就是人均消費並不便宜。
說實話,現在的消費者聰明者,這種操作其實就會讓消費者覺得你是在欺騙他,然後來的顧客就全部都變成了一次性顧客,基本上不會有復購,就這種情況,自然生意好了一波之後,就很難會有後續的持久性生意了。
簡單來說,現在的顧客,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實惠,而不是表面上的便宜。現在的餐飲同行如果越在這表面上下功夫的話,可能越會得罪顧客,越難將自己的店經營下去啊,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