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以及保持流動性充裕,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3年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釋放了超過5000億的中長期流動性。
這些釋放的資金可以用來投資,補充信貸等等。
當然錢多了,就可能流入股市,這也是為什麼A股股民會把降准當作是好消息。
前車之鑒
根據統計,自從2019年以來,央行降准對於A股是有着明顯的提振作用的。
這種正反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最近八次的降准中,就有五次實現了次日上漲,這個概率還是很高的。
所以今日入場的股民,很大概率是會有所回報的。
半年內兩次下調準備金,很多網友將其解讀成為激活樓市的利好。
其實這麼說也沒有問題。
釋放資金,就是為了刺激經濟運轉,不排除金九銀十期間,會出現房價的短暫回暖。
關注點
作為股民來說,大家更關注的是未來一個星期內有哪些機會。
第一個受益的板塊就是銀行等大金融板塊。
無論是券商,還是銀行都會受到直接利好。
當然地產板塊也是如此。
第二個受益板塊就是大宗商品,特別是有色金屬。
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就比較骨感了。
上一次印花稅減半的空前大利好,次日大資金就在漲停板瘋狂出貨。
無辜小散戶們掛着漲停價,開始幻想大盤衝擊新高。
誰知道,全部成了接盤俠,被割了韭菜。
如今小小的降准利好,真的能夠改變未來的走勢嗎?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明日的大A股走勢如何。
是刺激A股市場,還是繼續刺激A股股民,再給他們上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