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融e邦,資本運作很簡單。6月21日,江西國科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國科軍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省政府副秘書長熊科平,省國資委黨委委員、主任肖雲,南昌市委副書記、市長萬廣明等領導出席上市儀式並共同敲響開市銅鑼。
肖雲在致辭中指出,推進企業上市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近年來,全省國資國企在省委省政府「映山紅行動」的推動下,搶抓市場機遇、積極主動作為,省屬國有企業上市工作穩步推進。截至目前,省屬國有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增至17家,資本市場「江西國資板塊」不斷壯大。國科軍工上市後,省國資委作為實際控制人,將繼續支持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不斷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積極回報股東、回報機構、回報社會。 國科軍工本次公開發行股份3667萬股,募集資金16億元,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行人主營業務經營情況
(一)主營業務概況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深耕於國防科技工業領域,專註於導彈(火箭彈) 固體發動機動力與控制產品及彈藥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以軍用產品為主, 輔以少量民用產品業務。公司產品涵蓋各種導彈、火箭彈固體發動機動力模塊、 安全與控制模塊,多型主戰裝備的主用彈藥、特種彈藥及其引信與智能控制產 品,廣泛應用於防空反導、裝甲突擊、火力壓制、空中格鬥、空面(地、艦) 與艦艦攻防等作戰場景,承擔了軍方多項重點型號的科研生產任務和國家重點 工程任務,是我軍重要的武器裝備供應商之一。
公司長期根植於我國國防科技工業,歷經從「消化吸收—改進創新—自主 創新」等不同發展階段,服務部隊裝備建設;作為國有軍工企業「混改」的先 行先試者,創新企業運行機制,推進技術創新體系和科研生產能力建設,圍繞兩大類產品,先後承擔數十個軍方型號任務,形成自主可控的產品開發設計、 工藝設計、製造技術及檢測試驗等核心技術,多項產品在軍方「實物擇優競標」 中中標。截至 2022 年末,公司擁有核心技術 25 項,軍方主要定型批產產品 24 型、型號研製任務 24 項,產品與技術歷獲國家、省部級各等級獎項。在多次對 外作戰、閱兵及部隊演習訓練中,公司產品因表現突出、保障有力而受到表彰。 報告期內,公司收入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突出並穩步增長。2022 年,公司約 89%的產品收 入以及 24 項型號研製任務中的 19 項均來源於現役主戰裝備主用彈藥或其關鍵 部件,為軍隊裝備建設及升級換代作出重要貢獻,解決了重大國防需求。
(二)主要經營模式
公司堅持「機制創新」和「技術創新」雙輪驅動,充分利用國有軍工企業 「混改」所帶來的管理機制創新,建立起以技術創新為導向的科研生產經營模 式。 公司基於自身核心技術成果,遵循軍品「批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發展路徑,建立起相應的技術研發及產業轉化機制,研發技術成果 產業化情況良好。截至報告期末,公司主要產品序列研產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得益於研發成果的轉化,公司業務穩定增長,實現主要產品升 級換代。
發行人報告期的主要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
據悉2023 年 1-3 月,公司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134.74%,受軍品終端用戶 需求增加,公司產品訂單大幅增加。2023 年 1-3 月,公司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 大幅增長 290.45%,主要原因是營業收入大幅增長,而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 用、研發費用整體僅小幅變動,因此營業利潤大幅增長。隨着營業利潤大幅增 加,相應利潤總額、凈利潤等財務數據均大幅增長,符合公司生產經營的變化 情況,具有合理性。
發行人選擇的具體上市標準
發行人選擇的上市標準為《科創板上市規則》第 2.1.2 條第(一)項,即 「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 人民幣 5,000 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 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中「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 10 億元,最近一 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 1 億元」。 發行人 2022 年營業收入為 83,722.38 萬元,凈利潤為 11,307.66 萬元,扣除 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 10,126.57 萬元,結合公司報告 期內外部股權融資估值情況及同行業可比公司市場估值情況,公司預計市值不 低於 10 億元,滿足上述上市標準。
募集資金用途
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前,發行人將根據項目的實施進度,通過自籌資金先行 投入,並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後用募集資金置換前期投入的自籌資金。若本次發 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低於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投資額,資金缺口部分由公司自籌 解決。募集資金主要用途參見本招股說明書「第七節 募集資金運用與未來發展 規劃」之「一、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