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藥困局突破 需要怎樣的掌舵人?

2023年03月10日22:06:14 財經 1801

左手製藥、右手日化。

百年傳承的雲南白藥求新求變,為諸多老字號打了個樣兒,離不開掌舵人的審時度勢。

也正因於此,3月6日晚,董事長王明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職的消息,引發輿論強關注。

掌舵24年突然辭職,意味着「王明輝時代」的結束,對雲南白藥這艘中藥巨艦影響幾何?未來又駛向何方?

01

老將辭職背後 炒股「後遺症」

陳發樹帶來啥改變?

laocai

被稱一個時代,不算多過譽。

提起王明輝,不僅是雲南白藥元老級骨幹,還是靈魂人物,曾多次救企業於水火。

西南證券研報曾將雲南白藥上市以來的發展分為5階段,第一階段為1993年~1998年,以雲南白藥散劑和膠囊為公司核心產品。

第二個階段則以1999年王明輝調任雲南白藥總經理為標誌。彼時,受進口產品衝擊,核心產品雲南白藥散劑銷量低迷,公司陷入危機。王明輝臨危受命,引入市場運營機制,在管理、營銷、研發、品牌4大領域進行改革。

2004年,王明輝出任雲南白藥董事長。2005年雲南白藥提出了著名的「穩保」戰略,即以雲南白藥系列產品為主,大力發展透皮產品和健康產品。雲南白藥創可貼、牙膏這兩大明星產品,便是這一時期傑作。

可見,王明輝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雲南白藥氣霧劑、創可貼,躋身細分市場明星,雲南白藥也從一家醫藥企業,成功跨界轉入日化業。「明星產品」雲南白藥牙膏更是後來居上、戰鬥力爆棚,成為高端牙膏市場霸主,力壓寶潔、強生。

2021年報顯示,雲南白藥營收約363億元,其中日化領域收入59億元,與藥品銷售60億元大致持平。且在牙膏行業增速趨緩情況下,雲南白藥依然斬獲超23%的市場份額,保持市場份額第一。

雲南白藥困局突破 需要怎樣的掌舵人? - 天天要聞

回顧王明輝貢獻,業內人士用2個產品,2次資本運作形容,產品是創可貼和牙膏;資本運作是混改和入股上海醫藥。

自然,就不得不提陳發樹了。

僅憑少數幾個拳頭產品,雲南白藥並不能一勞永逸。據界面新聞報道,2011年開始,公司營收增速已從此前動輒20%、30%以上逐漸滑落至10%-20%之間,2016年營收、凈利增速一度滑至個位數。

在此背景下,公司進行混改,陳發樹和他的新華都得以入局。

作為前福建首富、新華都集團創始人,陳發樹可謂著名的資本大佬。曾憑對紫金礦業、中國中免、隆基股份等公司的投資聞名市場,被譽「股神」。

據媒體報道,早在2007年在長江商學院進修期間,其與王明輝結識。此後多年,陳發樹曾多次嘗試入股雲南白藥。為此願意股權鎖定6年,還稱要將雲南白藥當成自己第二次創業,目標是對標美國強生。

兜兜轉轉,終於藉助2016年雲南白藥混改,陳發樹順利入局。

遺憾的是,雲南白藥並未由此打開業績成長性,甚至還有放緩之態,2016-2020 年營收複合增速10%,扣非凈利複合增速為 1.8%。

2020年,雲南白藥凈利高達55.16億元,同比增長31.85%。但細觀,主營業務盈利性並沒改善多少。其中投資收益達23億,佔比近一半。可見,雲南白藥在「炒股」上下了「重手」。

據野馬財經,2019年至2021年雲南白藥動用炒股資金分別為10.39億元、138.34億元和106.87億元。

然而,世上沒有永遠的股神。2021年雲南白藥投資巨虧,僅小米集團就虧超14億元。企業全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減少約19.29億元,直接導致當年歸母凈利大降49%,出現近20年來首次負增。

2022年,炒股後遺症仍有影響。2022上半年,雲南白藥拋售約8億元證券投資份額,仍尚未止住投資虧損,當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虧損4.17億元;三季報這一數字變為虧損7.52億元。

2022年11月,雲南白藥收到雲南證監局監管通知書。決定內容有三方面:公司治理不規範、內部控制不完善、財務核算不規範。

不禁疑問,入主後的陳發樹,到底給雲南白藥帶來了什麼改變?

02

業界變臉、痛失市值中藥一哥

憑啥豪橫分紅?

laocai

應該說,作為「中藥老字號」、手握「絕密配方」,雲南白藥擁有自身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鍾情「炒股」,多少還是讓人有些意外。

或許也有無奈與急迫。

梳理市場輿論分析,王明輝選擇此時離任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王明輝已經61歲,接近退休年齡;二是近幾年雲南白藥整體業績較為疲軟。

不過,2017年4月王明輝被免去雲南白藥總裁職務,不再保留省屬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身份和相關待遇。換言之,其可以不受上述要求制約。

2021年,雲南白藥營收363.74億元,同比增長11.09%;歸母凈利潤28.03億元,同比減少49.17%。

進入2022年依然不算樂觀,前三季營收269.16億元,同比下滑5.10%;歸母凈利23.05億元,同比下滑5.94%,扣非凈利同比下滑7.73%。要知道這是在拿到超8000萬元政府補助的基礎上。

雲南白藥表示,營收下滑主要由於前三季受醫藥集采降價影響,商業板塊收入有所下滑,拖累總體營收表現,而工業板塊基本穩定。

當然,上文提到的證券投資失利也是重要原因。

現金流壓力也不可忽視。2022年第一、二、三季度分別實現現金流量凈額為-1.70億元、13.48億元、7.64億元,同比下滑-33%、-59.68%、-76.97%。

雲南白藥解釋稱,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279.30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34.12億元;本期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213.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65億元。簡言之,收入減少,而支出增加。

玩味的是,業績不振的雲南白藥卻「熱衷」於分紅。2016年時,現金分紅占凈利比僅約28.5%,混改一年後升至49.87%,2019年現金分紅達38.32億,占凈利潤比91.83%。2020年、2021年有所下降,但也達到89.14%、73.22%。

面對多維困境,如此豪橫分紅是否有些透支未來?資金分配合理么?多些研發、渠道、產業鏈布局、新業務孵化是否更香?

看看股價不算苛問。2017年初雲南白藥股價為76元/股,截止2023年3月10日股價為53.95元/股。而同期片仔癀、同仁堂、華潤三九等中藥企業股價卻翻倍上漲,以同為擁有國家級絕密配方的片仔癀為例,其股價6年間已飛升6倍。

此消彼長下,雲南白藥丟掉了「中藥一哥」地位,市值被片仔癀甩出近一個身位。

市場在觀望什麼?

03

研發佔比不足1%、銷售費超30億

核心驅動力之問

laocai

還是基本面說話。

目前,雲南白藥有四大業務:藥品、健康產品、中藥資源和醫藥商業。

藥品板塊以白葯系列為主,包括雲南白藥膠囊、散劑、氣霧劑、藥膏等,這是企業起家核心產品。健康品,則主打個人護理,明星產品為雲南白藥牙膏。

雖然「藥品」是雲南白藥核心產品,但這一核心板塊業績一直在萎縮。2015年板塊佔總營收比24%,2020年降至14%。利潤佔比也從52%下降至36%。

健康品板塊則成發力重點。以2021半年報為例,以牙膏為核心的健康產品事業部營收33.88億元,凈利15.10億元,占雲南白藥總凈利83.80%。

2019-2021年,醫學美容、口腔護理、新零售健康服務業務分別實現 2.77%、6.28%、8.42%的增長。2022半年報表示,上述三賽道業務已取階段性成果。

新業務確有可圈點處,不過整體營收依然高度依賴省醫藥公司、雲南白藥系列、牙膏系列三大傳統業務單元,新增曲線的培育還需加把勁兒。

2022上半年從營收構成看,商業板塊營收110.13億元,占營收比重達61.13%,受醫藥集采降價的政策性因素影響同比下降9.82%;工業板塊營收69.58億元,占營收比重38.62%,同比增長1.96%。

2019至2021年,企業研發費分別約為1.7億、1.8億以及3.3億元。2022年前三季為2.1億元,雖有可貴增長,佔總營收比仍均不到1%。遠不及東阿阿膠、華潤三九、九芝堂等。

雲南白藥困局突破 需要怎樣的掌舵人? - 天天要聞

當然,這和企業業務結構有一定關係,比如醫藥商業佔據不少營收。但說千道萬,不如白銀一片。無論醫藥業的集采大勢還是日化業的高迭代、強特色,亦或新興賽道的孵化破局,即使醫藥商業的效率提升,都離不開研發創新。如此投入力度如何贏在當下及未來?企業核心驅動力是什麼?業績靠啥支棱起來?

相比研發投入「吝嗇」,營銷費居高不下:2019至2021年,銷售費用分別為41.56億、37.95億、38.96億元。2022三季度銷售費30.89億元,占營收比11.47%。同期,片仔癀為3.71億元,佔比5.60%。

考量在於,營銷費並非萬能葯,也有邊際效應、雙刃效應。

2018年,雲南白藥牙膏的「防止牙齦出血」宣傳引發爭議,被質疑「中藥負責宣傳,西藥負責效果」。雖然企業進行了及時澄清闢謠,仍為一些消費者帶來困擾。持續產品力打磨,從不是一句空話。

04

可喜新變

董明vs陳發樹

laocai

槽點阻點不算少,如何困局突破考驗當家人大智慧。

王明輝離職後,有輿論猜測,雲南白藥即將進入「陳發樹時代」。也有輿論認為,董明可能成為繼任者。

雲南白藥表示,在董事會選舉產生新任董事長前,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首席執行官(總裁)董明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主持董事會日常工作。

公開信息顯示,董明並非葯企出身,其曾在華為任職多年,一路做到華為中國區副總裁職務。2021年上任雲南白藥首席執行官。

2022年6月,原華為技術公司中國區cfo馬加履新雲南白藥首席財務官。被雲南白藥視為夯實「數字化」和「打造第二曲線」轉型的重要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報稱,在公司董事會領導與授權下,董明帶領高管團隊進行了由營銷扛旗到數字化、研發、資本、營銷等四輪驅動的迭代升級與創新變革。

的確與華為結緣後,雲南白藥不缺新變。如2022年7月,與華為簽署《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能藥物研發領域開展交流和合作,包括但不限於大小分子設計、相關病症、數據庫開發等。

一直以來,生產效率是新葯研發的難題。在雲南白藥相關負責人看來,ai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生物醫藥研發遇到的技術和時間問題。

另一廂,新業務孵化也在加碼。2023年2月,雲南白藥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目前位於上海、北京的醫美診所建設工作正穩步推進,其中,上海雲臻妮醫療美容門診部、昆明雲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呈貢綜合門診部均已進入營業階段。

不難發現,董明上任後的雲南白藥進行了不少變革。在銠財看來,這是難能可貴的。尤其經歷炒股巨虧、監管處罰後,面對治理不規範、內控不完善、財務核算不規範的慘痛教訓,雲南白藥是該回歸主業、精進主業、及時糾偏正航、力變新生了。

市場不等人、投資者不等人。雲南白藥能否走出一條新路,關鍵需要一位更有戰略前瞻、更有實體情懷的掌舵人。董明、陳發樹誰合適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