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病毒感染將實施「乙類乙管」,新冠藥物板塊12月27日開盤出現大跳水,板塊內個股集體大跌,資本的撤退已經開始。本欄認為,未來新冠葯大概率將會進入漫漫熊途,市場熱點將會轉換,疫後復蘇概念可能將成為主流。

截圖來自東方財富數據
交易行情顯示,12月27日,新冠藥物概念股開盤跳水,板塊內熱門個股翰宇葯業、新華製藥、以嶺葯業紛紛大跌,其中翰宇葯業「20CM」跌停,新華製藥、美諾華、眾生葯業等多股也跌停收盤,明星股以嶺葯業大幅收跌7.69%。另外,板塊內拓新葯業、盤龍葯業、華潤雙鶴等也紛紛跌超8%。

截圖來自東方財富數據

截圖來自東方財富數據
從市場上來看,新冠概念股的時代已經過去,不管是核酸檢測概念還是疫苗概念再或者是新冠治療藥物概念,對於資本的吸引力已經大幅下降。
就現在這些新冠葯概念股的股價來看,已經都不算低,這種情況下新的資金都不願意進入,場內資金也在想辦法撤退。嚴格地講,現在賣出新冠葯概念股的資金已經屬於後知後覺。
那麼現在還在持有的資金屬於什麼性質?據本欄推測,現在還在持有新冠葯概念股的資金大多為散戶投資者,散戶投資者最大的特點是不願意割肉,高位買入新冠概念股後遇到股價調整,總是希望股價能夠反彈,進而解套賣出。
但是散戶投資者在被套之後往往難有解套的機會,而讓散戶投資者受傷更重的就是逢低補倉、攤低成本。也正是被套投資者的逢低補倉行為,成為了場內資金繼續撤離的最後機會,而在這些補倉資金之後,大概率也不會再有大規模資金買入已經進入下行通道的新冠葯概念股,而新的資金和新的投機散戶則會開始關注新的市場熱點,進入新的一輪炒作循環。
那麼現在新的市場熱點是什麼?明顯屬於旅遊、酒店這些疫後復蘇概念股,雖然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看,這些公司也不存在太高的投資價值,但是它們的優勢是股價處於底部,就因為股價偏低,一個簡單的利好就能推動股價連續上漲,讓這些低價股迎來恢復上漲的機會。但投資者也要清楚地知道,這些公司的股價如果漲幅過大,就會存在明顯的泡沫,此時投資者如果追高買入,也有被套牢的風險。
所以本欄說,新冠藥行情該落幕了,但其他投機性行情同樣存在風險,投資者還是應該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尋找基本面良好的優質股逢低買入,而優質的公司不僅僅是有好的主營業務,很好的社會責任也非常重要。
可以說堅持價值投資還是市場上惟一穩健盈利的投資方式,不過如果一家公司股價短期漲幅過高甚至走出妖股行情,這個時候投資者就要警惕了,謹防過度追漲風險。
最後本欄還想提醒投資者,對於目前正持有新冠概念股的股民來說,逢低補倉、攤低成本的做法風險極高,還是要慎重操作。
文/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