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家企業被稱為良心藥企,當所有的退燒藥都在漲價賺取豐厚利潤的時候,它卻不為所動,堅持不漲價,不發國難財,只賣2元錢的退燒藥,因此獲得無數網友一致好評。
這家企業是誰?評論區留下答案。
但要在幾十年前,東北製藥那可是「業界祖師爺」啊!為啥這麼說呢?
先科普一下,東北製藥的前身是東北衛生技術廠,那是東北第一個紅色製藥工廠,1946年在佳木斯創建。
截止到今天為止已經76年了,為了發展,1949年東北衛生技術廠落戶瀋陽,到了1953年的時候正式更名為國營東北製藥總廠。
那段時間,咱們醫療條件落後,藥品稀缺,東北製藥主動扛起大旗、日夜研究、攻堅克難。
一次次辛苦實驗鎩羽而歸,一批批醫藥專家前仆後繼。
沒資料翻典籍,沒器材自己造。
也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從最開始的葡萄糖,活性炭,到各類抗生素,合黴素,維生素等等等等,東北製藥的工作者們用辛苦的汗水填補了國內藥品生產的空白,創造了無數個中國第一,一舉成為了醫藥界的龍頭老大。
當時為了緩解醫藥緊缺的局面,各地紛紛開始上馬籌建醫藥製造企業。
而作為帶頭大哥的東北製藥當然義不容辭,正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是企業使命,更是企業擔當。
為此,東北製藥慷慨解囊,沒技術的給技術,沒人才的送人才,扶人上馬,更送一程。
經過多年的努力,其先後援建了19個省市的52家醫藥企業,著名的華北製藥廠就是個例子。
因此,東北製藥總廠又被稱之為「中國製藥工業的黃埔軍校」。
如今雖說東北製藥名氣大不如前,可那些製藥企業見了它也得恭敬的叫聲「祖師爺」。
彼時的東北製藥除了問鼎國內製葯界的霸主以外,它還創造出了中國足球隊的巔峰時刻。
您沒聽錯,東北製藥在巔峰時期還忙裡偷閒跨界玩起了足球。
1990年,國內足壇的霸主就是遼寧東葯隊。
當時他們挂帥出征橫掃亞洲,彼時,咱們的鄰居日本有個尼桑隊,他們號稱亞洲最頂尖的球隊,不僅擁有世界級的教練還有4名世界級的外援,可您猜怎麼著,即便是這樣的頂尖球隊在遇到遼寧東葯隊後,還沒過上三招便敗下陣來。
這樣的勁敵都倉皇落敗,其他的對手可想而知,所以遼寧東葯隊毫無懸念的為咱捧回了亞洲俱樂部冠軍杯。
要知道,那個時候咱的隊員們沒有百萬年薪,平均工資也就150塊,也沒有天天海參周周三亞,吃的也就是個東北大米。
可在如此條件之下依然能創造輝煌,這說明了什麼?是不是得值得反思呢?
左手製藥巨頭,右手足球霸主,彼時的東北製藥可謂是風光無兩。
正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1996年,東北製藥披金帶甲衝進資本市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在1998年以前,我們國內的抗艾滋病藥物被西方葯企壟斷,售價之高令人望而卻步,而東北製藥為了打破這種局面,重金投資,科研實驗,終於在2002年順利破局,其研發生產的克度一舉終結了抗艾藥品被壟斷的局面。
勤於實踐,勇於鑽研,讓東北製藥人才濟濟,專職高級研究人員曾多達百餘人,並且曾還培養出了國家醫藥企業中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
擁有頂尖人才,龍頭地位,雄厚資本的東北製藥按理來說,應該在市場所向披靡,可奇怪的是,從2010年以後,東北製藥就開始出現了連年巨額虧損,到了2012年,已經連續虧損了8億多。
堂堂一個製藥龍頭,國營企業,竟然出現這樣的虧損讓人匪夷所思。
這下,掌舵者們再也坐不住了,必須得救,可怎麼救呢?這樣的大企業又該從哪裡救呢?
根據以往的經驗,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改革。可改來改去,東北製藥還是頹勢依舊,絲毫不見回暖的跡象。
看到這,大家也只能是干著急沒辦法,難不成真的就讓這個昔日醫藥巨頭就此沉淪下去嗎?
2018年,東北製藥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通過混改,一個神秘男人帶着雄厚資本成為了東北製藥的第一大股東。
這個神秘男人就是遼寧方大集團的董事長「方威」,這個人也被稱之為「遼寧最大方的老闆」,他曾斥資6億元,給子公司每位員工直接送一輛汽車。
另外他還有一個傳統,就是旗下所有公司,每逢年終獎發放之日,必定是現金堆成牆。
方威入主東北製藥後,便一針見血的發現問題,那就是「員工待遇差」。
所以他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給員工漲50%的工資,另外,他把「現金牆」的傳統也帶了過來。
看到那紅紅的一沓一沓,員工的激情一下子就被點燃了,因此東北製藥很快出現轉機,僅在當年就扭虧為盈凈利潤接近2億元。
在方威的操盤之下,東北製藥也徹底實現翻身。
可此時市場已是豪強林立,昔日業界老大也早已風光不在。
若不是這次它堅持良心售賣2元一板的退燒藥,很多人估計都不知道這家葯企的名字。
事實上不光是它生產的乙酰氨基酚片如此便宜,它生產的維生素C價格之便宜很多地方也是聞所未聞,一瓶1.4元的售價裏面足足有100片,售價之低讓藥店無利可圖,以至於很多外省的藥店根本就不賣它的維C。
那就奇怪了,這樣一個良心藥企為啥還會搞壟斷呢?
其實很多人不了解,東北製藥它是作為國內左卡尼汀原料葯的唯一生產廠商,而這次對它的處罰就是因為其涉嫌對左卡尼汀原料葯的價格壟斷,導致左卡尼汀原料葯從700元/kg直接漲到了8000元/kg。
由於價格高漲,下游藥品生產廠商只能被迫中斷生產,所以相關部門才對其處以1.33億元的罰款。
要知道,這種新聞要是擱一般上市公司的股價身上根本扛不住,可老百姓不會讓一個有良心的企業吃虧。
所以在罰款過後,東北製藥的股價出現了大反轉,短短9天時間,其股價漲幅超過了50%。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咱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誰好誰壞自有定論。
東北製藥能在同行都漲價的時候守住本心不漲價,這叫良心,一個講良心的企業,老百姓肯定支持。
東北製藥這次的遭遇,對於其他企業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典範,它告訴了大家,富貴都在別處,公道卻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