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手機市場風雲變幻,不少曾經叱吒風雲的品牌悄然離場。
從諾基亞、摩托羅拉的黯然退場,到 HTC、黑莓的悲情謝幕。
再到金立、酷派的無奈轉身,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手機帝國的興衰。
而就在最近,又一位曾經的手機行業巨頭——LG,也正式划上了句號。
韓國時間 2025 年 6 月 30 日零點,這一天,LG 正式關閉了所有手機相關服務支持系統。
包括手機軟件升級服務、應用更新中心和 PC 端數據管理工具 LG Bridge 三大核心服務。

(圖源 LG,下同)
這意味着全球範圍內尚在使用 LG 手機的用戶,將面臨雙重困境。
即不再有安全更新,也無法獲取官方原廠配件進行維修。
更糟糕的是,WhatsApp 等主流應用已宣布停止支持部分舊版 LG 手機。
這一舉動,標誌着運營近 30 年的手機品牌徹底退場。
消息一出,不少數碼老粉直呼「爺青結」。
LG 的手機故事始於 1995 年,當時其還只是韓國電子巨頭的一個小部門。
真正讓 LG 一戰成名的,是 2005 年推出的巧克力手機 KG90。
超薄滑蓋設計、電容式觸摸導航鍵、一碰就紅的按鍵……
再加上當時玄彬和金泰熙明星代言,這款手機一經推出便火遍全球。

2006 年,巧克力手機進入中國市場,迅速成為街頭巷尾的「街機」,拉開了 LG 手機輝煌的序幕。
在中國市場,當時這款巧克力手機售價高達 4000 元,卻依然供不應求。
數據顯示,彼時 KG90 中國銷量一年銷量突破 60 萬部,全球範圍內更是創下日均銷售 3000 部的神話。
隨後,LG 又乘勝追擊推出了「雪糕」、「棒棒糖」等甜品系列。
憑藉時尚設計和精準營銷,成功俘獲了年輕用戶的心。
2008 年,LG 迎來高光時刻——全球手機銷量突破 1 億部。
這一成績,使得 LG 成為僅次於諾基亞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
此後,G 系列旗艦機當時被譽為「顏值最高的安卓手機」,彼時 LG 可謂風光無限。

(圖源 TechNave)
然而隨着智能機時代的快速發展,市場格局的變化比原本想像的要更快。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LG 犯下了一系列致命錯誤。
首先是系統選擇失誤。
當 iOS 和安卓崛起時,LG 卻先與中國移動合作開發 OMS 系統,後又投入 Windows Phone 陣營。
直到 2010 年才推出首款安卓手機,錯過了最佳時機。
其次產品策略混亂。
一邊研發各種華而不實的概念機(如旋轉屏 Wing、捲軸屏 Rollable),一邊又尋求出售業務。
2019 年推出的 Wing 手機售價高達 5800 元,卻只搭載中端芯片,導致無人問津。

(圖源 LG)
最致命的或許是市場戰略失誤。
面對中國品牌的崛起,LG 選擇於 2018 年退出中國市場。
隨後又放棄印度市場,將戰場收縮至歐美,結果節節敗退。
反觀同樣在中國淪為「others」的三星,卻堅持本地化適配,保留市場存在感。
從 2015 年第二季度開始,LG 手機業務就陷入了連續 23 個季度的虧損,累計虧損高達 5 萬億韓元(約 293 億元人民幣)。
期間雖然嘗試過重組、外包、出售,但都無力回天。
2021 年 4 月,LG 正式宣佈於 7 月 31 日停止手機生產和銷售,但承諾為部分機型提供後續支持。

(圖源 IT 之家)
而今年 6 月 30 日的服務終止,則標誌着 LG 三十年的移動通信事業徹底終結。
當然,LG 業務涉獵廣泛,2024 年綜合營收依然達到 87.73 萬億韓元(約 4509 億元人民幣)。
其中,OLED 電視全球市佔率 52.4%,車用電池全球第三。
由此可見,及時止損、轉型電動車和家電領域,對 LG 而言未嘗不是明智之舉。
總之,LG 的離去不僅是一個手機品牌的消失,更像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你用過 LG 手機嗎?
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