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德業股份出了三季報的業績預告,引發了市場很大的爭議。
超預期的2022年三季報業績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 9.00~9.50 億元,同比增長124.64%~137.12%,實現扣非凈利潤 9.65~10.15 億元,同比增長156.05%~169.33%。其中,Q3 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 4.5~5.0 億元,同比增加155.68%~184.09%,環比增長41.51%~57.23%。
很多人說這個業績嚴重不及預期,近1,000億的市值就賺這幾個錢,捎帶又罵了一下A股,就是此類辣雞太多了,才總是千年3000點不變。
不過在新能源大爆炸看來,德業股份的這個三季報業績是非常不錯的,是符合預期的,如果按照此前券商對於它全年平均11.5億左右的凈利潤看,全年下來,它肯定是超預期的,而且此前券商對它全年利潤的預測最高的也就14.3億,按三季報業績預告,全年下來,肯定要大超市場預期了。
至於很多人吐槽的市值太高,這一點確實是事實,但這隻能怪國內的雞狗們太瘋狂了,追逐起賽道資產來都像瘋了一般,但以此來否定公司的業績就有點太感情用事了。
資本市場都是為預期買單的,不要是不看絕對值而是業績增速,以及增速的可持續性,而持續性則主要看賽道的發展情況,以及公司自身的競爭力,而德業恰恰在這兩方面都符合市場的預期。
儲能,這個賽道未來的發展潛力毋庸置疑了吧,微逆又是今年大爆發的藍海賽道。
公司方面,德業這兩年又確實體現出了非常優秀的特質,如果再對比一下原來的微逆龍頭禾邁股份,就更是高下立分了。
禾邁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45-3.63億元,同比增長183.59%-198.52%;扣非凈利潤3.33-3.50億元,同比增長182.10%-196.94%。
推算下來,Q3也就是預計凈利潤1.43-1.61億,環比增長24%-40% 。而且要知道,這個利潤裏面有不少是存款利息貢獻的。
至於為什麼禾邁利息那麼多,這就要問某信證券了,當初禾邁上市的時候,只想募集個5億,但某信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成功募集了50多個億,錢太多了,花不完,只能躺銀行里賺利息了。
此前咱們在追蹤德業股份和禾邁科技的時候,就說過了,如果按照中報業績增速來推算的話,如果禾邁不能在Q3或者Q4快速發力,微逆的行業龍頭就要正式易位了,德業將成為真正的行業龍頭。
從三季度業績預告來看,應該說對於禾邁的擔憂已經被驗證了。
中報的時候,逆變器的業務佔了總營收的近一半,利潤更是佔比超過80%,Q3,逆變器的營收應該佔比超過60%了,利潤端應該超過90%了,預計Q3單季度逆變器整體出貨量超過40萬台,其中微逆出貨約 22-25 萬台,環增 35%-55%,預計儲能出貨約 10 萬台,環比翻倍增長。
德業已經成為微逆行業事實上的龍頭了。
優秀的德業股份
從這兩年的業績增速來看,不得不說它確實展現出了一個優秀公司的特質。
從一個注塑件、模具企業,向空調熱交換器業務轉型,用了幾年時間成為美的的重要供應商,後面自己做環境電器,又做到了行業第一,再後面,看到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前途後,又通過專利收購進入了逆變器行業,用了短短几年時間,就迅速趕超了行業的前排玩家,最終逆襲為微逆行業龍頭。
這個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公司的戰略眼光,執行力,渠道能力等,都非常值得讚歎。
中報業績交流上的數據,公司的逆變器產品的市場構成為:
1)微逆,巴西佔比83%,德國佔比11%。
2)組串,巴西佔比63%,國內18%,印度7%,波蘭4%。
3)儲能,南非佔25%,美國19%,國內13%,黎巴嫩13%,巴基斯坦8%,迪拜5%。
黎巴嫩這樣的國土面積也就一個天津市的水平,人口也就600萬出頭,人均收入水平也不算很高的亞洲國家(實際上更像是阿拉伯國家),竟然做了儲能市場的13% 。
而且公司當前最大的市場來源並非公認市場空間最大的北美和歐洲,而是南美洲的巴西,可想而知,以公司這樣的執行力,接下來開始在北美和歐洲發力後,想像空間有多大。
總的來說,基本面方面,對於德業股份真是不用多說,要說唯一有點讓人擔心的就是估值確實是不便宜。
高估值要靠持續的高增長來消化,目前倒是沒問題,另外也取決於市場是否還願意給這個行業高估值,目前也暫時沒問題。
基本上在一兩年內這個問題不大,越往後就只能邊走邊看了,目前來看,德業是最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陽光電源的逆變器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