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金融市場出現股債匯「三殺」。
英國國債市場波動顯著加劇。當地時間周三,3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盤中一度飆升21個基點,周四開盤後跌幅有所收斂,截至發稿時報5.312%。
1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當地時間周三盤中暴漲多達22個基點,創下自2022年10月以來英國市場最大單日漲幅。截至發稿時報4.526%。
英國股市周三在歐股普漲的背景下逆勢下跌。截至當日收盤,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0.12%,英國富時250指數下跌1.34%。不過在周四開盤後,市場拋售情緒出現修復,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約0.5%。
英鎊兌美元同樣跳水,周三盤中較高點跌幅一度超1.3%。截至發稿時,英鎊兌美元報1.36672。
福利改革受挫加劇財政壓力
消息面上,英國執政黨內部矛盾加劇了財政壓力。當地時間7月1日,英國政府大幅縮減原計劃的福利削減方案。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Rachel Reeves)辭職的猜測持續發酵。
據路透社報道,在當地時間7月2日的首相答問環節(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PMQs)上,蕾切爾·里夫斯因一系列關於福利改革的政策逆轉而淚流滿面,這些逆轉已對她的預算計劃造成重大衝擊。「里夫斯在議會下院舉行的半小時首相問答環節中顯得疲憊不堪,並似乎擦去眼角的淚水。」路透社在報道中寫道。
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的壓力源於英國政府雖成功通過了福利改革法案,但僅在移除長期節省開支的措施後才得以通過。政府向反對削減殘疾人福利的議員做出讓步,原本計劃通過削減殘疾福利節省的50億英鎊資金將無法實現。
這一政策急轉彎避免了福利改革法案被否決,但在今年晚些時候的年度預算中,英國政府或不得不通過提高稅收或削減其他支出以平衡公共財政。
此前,蕾切爾·里夫斯曾多次承諾,將通過限制英國借貸規模來提振投資者信心,英國國債投資者也將她視為防止政府過度借貸的「防火牆」。但這一目標與反對福利削減規模的工黨議員發生衝突,後者指責蕾切爾·里夫斯在推動從社會最弱勢群體中節省數十億英鎊時表現得過於冷酷。
並且,路透社報道還顯示,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此前曾公開支持里夫斯,但在周三議會接受質詢時,他表態模糊,這加劇了外界對財政大臣職位不穩的猜測。
財政困境持續擾動英國市場
本輪英國國債市場的暴跌使得不少投資者回想起2022年「迷你預算案」市場危機。當時,時任英國首相伊麗莎白·特拉斯(Elizabeth Truss)力推一項包含多項減稅政策的「迷你預算」方案,這一改革措施動搖了投資者信心並導致借貸成本飆升。最終特拉斯在上任僅45天後宣布辭職。
「至少自2022年9月以來,財政擔憂從未遠離過英國的頭條新聞。」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主管簡·福勒(Jane Foley)稱。
大和資本市場(Daiwa Capital Markets)倫敦分公司首席經濟研究員克里斯·西克盧納(Chris Scicluna)表示:「顯然,市場正在重新評估財政政策的前景,因此國債收益率曲線顯著陡峭化。下議院的投票結果讓市場重新思考公共借貸的前景。」
克里斯·西克盧納進一步分析稱,英國央行已着手評估量化緊縮(QT)節奏,預計秋季結束資產出售,但財政信譽受損可能迫使央行保持謹慎。綜合來看,里夫斯政策反覆疊加福利削減縮水,已觸發市場對英國財政可持續性的系統性重估,英債與英鎊的劇烈波動或僅是長期信譽危機的開端。
傑富瑞集團(Jefferies)歐洲首席金融經濟學家莫希特·庫馬爾(Mohit Kumar)認為:「英國政府面臨艱難抉擇。我們對英國財政前景持負面看法。我們對經濟增長的預期遠低於官方預測。我們預計未來三年英國經濟增長率為1%至1.2%,而英國財政監管機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預測為1.7%至1.9%。」
莫希特·庫馬爾稱,較低的增長率將使財政大臣的財政計劃難以實現。即使提高稅收,增稅也不一定能為政府帶來預期中的收入。因此,政府需要做出艱難抉擇才能使赤字狀況符合預期。近期市場反應反映了投資者對政府削減財政赤字能力的擔憂。
【來源:上海證券報;編輯: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