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央行網站發佈消息,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審慎管理,決定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
811匯改後,外匯風險準備金,經歷了5次調整。每次都是匯率短期波動加大的時候動手,一段時間後匯率回歸正常區間。圖上標的點,就是調整的時間,我們大概可以看到趨勢。
那麼風險準備金,是如何影響匯率的呢?
遠期外匯風險準備金,指的是銀行每出手一筆外匯需要想央行上繳一定的準備金。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上月遠期售匯簽約額*風險準備金率。
人話就是,某銀行上個月遠期售匯簽約100億美元,按照風險準備金率20%,本月就要上繳20億美元,1年後央行會把這20億準備金解凍歸還給該銀行。
可以這麼理解,央行要收銀行一定的錢(合約準備金),銀行的部分資金被佔用(合約準備金金),這部分錢就損失了拆借利息收入,銀行售匯成本增加……;於是,客戶購匯成本增加,遠期售匯合約減少,本幣貶值壓力緩解。
這裡我們可以略微展開一下,隨着美聯儲加息美元升值,若趨勢保持持有美元最舒服。張三上個月換了,真香定律下就會影響李四,然後王五……都去兌換美元。這個過程,就是賣出人民幣,買入美元。當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就會讓短期匯率波動。也就是說,各位的這個換匯,就是在做空人民幣。
歷史上的幾次動外匯準備金的結果:2015年8月,2017年9月,2018年8月,2020年10月,這幾次都起到了短期頂底跨越,雖然不是立竿見影但都是轉折點附近操作。
普通投資者來說,很容易在匯率波動中受傷,所以還是謹慎而行……
今天北上流入加大,也和這個政策有關。誰都想在貶值結束前去滿倉搜哈,隨後等待回歸後就有不少利潤等着你。同時,誰也不是神仙,不可能精準踏點。在貶值末期流入,這個操作肯定是盈利的。
今天把這個事說明白,畢竟很多人看到這個陌生……
話題結束,簡單說下市場,實在提不起興趣。當下,技術指標,已經完全空頭市場。這裡你說要跌去哪裡,實在是沒有這個水平了,因為走的很隨意。
外圍我們收盤後,打了個雞血全部翻紅,現在原形畢露吃回去了。非美貨幣都在急跌,都在經歷股匯債三殺,哪還有什麼避風港?單看跌幅,大A還是很穩定的。江南皮革廠的段子,彷彿近期一直縈繞在耳邊。
技術上看,美股上周五的下影線不錯。如果今天能夠企穩,可以反彈個三兩天,帶動下情緒吧……
但是,今天大A的上影線,真的好哈人。雖然各個級別都有向下動力,但是大級別也顯示就在這個區間,當下只能多看看金剛經來緩解了。
以上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不作為投資依據。
畢竟,今天一頭羊,明天一頭牛,一台車……,這樣下去誰都受不了。此時,看看佛陀和須菩提的對話,方能感悟一下真諦。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