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 誰是幕後推手?

2022年07月14日00:17:07 財經 1372

受俄烏衝突影響,歐洲深陷能源危機,通脹加劇,歐元疲軟。13日,歐洲外匯市場交易中歐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1歐元對0.998美元,為近20年來首次。

荷蘭國際集團策略師稱,從期權市場的預測區間來看,未來四周歐元對美元最低可能跌至0.9545。上一次,歐元對美元達到這一低點還是在2002年。歐洲央行預計將在當地時間21日宣布其11年來的首次加息

美國靠製造地緣政治危機打壓歐元

一方面是美聯儲為規避風險收緊貨幣政策、多次加息,將危機轉嫁他國的考量;另一方面則是歐洲本身疲軟的經濟表現及其在俄烏衝突中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等行為,都讓歐元暴跌成為意料之中的現實,歐洲在俄烏衝突中替美國買了單。而回顧歷史,儘管歐元曾經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形成對美元霸權最大的潛在挑戰,但20年過去,依然只是潛在的挑戰。這其中少不了美國為維護美元霸權對歐元進行的打壓——過去20年美國製造或大力拱火的幾次地緣政治危機,無一例外都增強了美元的地位。

1999年1月1日,歐元作為記賬和轉賬貨幣在11個歐盟成員國啟動,標誌着歐元誕生。這被視為國際貨幣史上的重大事件,歐洲通過統一貨幣整合了內部力量,歐元被外界寄予厚望。

而就在兩個月後,美國帶領北約未經聯合國授權,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義危機」的旗號,悍然轟炸南聯盟科索沃戰爭爆發。戰亂讓本來對歐洲十分看好的國際資本極為恐慌,紛紛外逃,尋求更安定的經濟環境,導致歐元從誕生開始對美元的匯率就一路走跌。儘管科索沃戰爭在1999年6月結束,歐元卻依舊錶現疲軟,在1999年底,歐元對美元匯率跌破1歐元對1美元的平價水平。

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 誰是幕後推手? - 天天要聞

2000年11月,伊拉克政府宣布將石油銷售從美元改為用歐元結算,石油輸出國組織也多次表示考慮改用歐元結算,與石油緊密掛鈎的美元霸權地位受到威脅,再加上2002年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開始流通後,歐元對美元匯率逐漸恢復至平價水平,之後歐元匯率繼續升值。

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發起軍事打擊,打的旗號是「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動武后沒找到所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是讓伊拉克的石油恢復用美元結算、放棄了歐元。

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 誰是幕後推手? - 天天要聞

時任美國眾議員 羅恩·保羅(2006年):最重要的是,美元與石油的關係必須得以維持,讓美元保持優勢地位,任何對這一關係的攻擊都會遭到強力反擊。2000年11月薩達姆要求用歐元給伊拉克石油計價,他的傲慢是對美元的威脅。

美國信用評級機構歐債危機中推波助瀾

除了發動戰爭,美國在維護自己美元霸權地位上還不吝惜使用其他的手段。在歐洲遭遇主權債務危機時,來自美國的三大評級機構不斷推波助瀾,輸出和轉嫁美國的次貸危機風險,提振美元的同時令歐元承壓。

2007年到2008年,美國遭遇次貸危機,經濟遭受重創。為了救市,美聯儲開啟量化寬鬆,大量印刷美元,美元不斷貶值。從歐元對美元的走勢可以看出,從2007年8月到2008年3月,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一路走高,從2007年8月的1:1.36,一路攀升到2008年3月的1:1.58。在這樣的情況下,海量資金從美國外逃至歐洲。

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 誰是幕後推手? - 天天要聞

而當時,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一場危機正在悄悄醞釀。2009年10月,希臘政府曝出債務問題。當時,由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讓希臘的兩大支柱產業:旅遊業和航運業進入寒冬,希臘的財政狀況糟糕。2009年12月,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標普和惠譽應聲而動,下調了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危機率先在希臘爆發。不僅是希臘,三大評級機構還連續下調了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愛爾蘭的主權信用評級,使得這些國家融資難度上升、成本提高,令它們的公共債務狀況更加惡化。這種惡性循環令陷入債務危機的國家更難走出困境,助推了危機向更深的程度發展。而反觀美國,2011年下半年之後國內經濟復蘇企穩,隨着歐債危機升級,國際資本的避險需求大大增強,資本紛紛迴流美國。

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 誰是幕後推手? - 天天要聞

時任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就曾發出質問: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這樣敏感的事項,只掌握在三個機構手中,而且這三個機構都來自同一個國家,這合理嗎?

歐元對美元匯率跌至近20年來最低點 誰是幕後推手? - 天天要聞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李永: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信譽大跌。美國資深媒體人丹·托馬斯認為,美國主權評級機構一直在政治中發揮作用。標普並不諱言評級中的政治因素。這三大評級機構在歐債危機期間對歐盟連連發難,卻長期無視美國的債務問題,掌控國際評級話語權的美國評級機構出於維護美國利益而採取「雙標」,是不能客觀揭示國家信用風險的。歐債危機背後摻雜着更深層的較量。也就是美國和歐洲展開的貨幣主導權和債務資源爭奪的大戰。

來源:央視新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7月1日消息,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據深圳海關統計,香港回歸28年來,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值從1997年的4208.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4.2倍,年均增長6.3%。今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的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達6502.4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近七成。(深圳發佈)(來源同花順...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 天天要聞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A股三大指數7月1日早盤漲跌不一,截至午盤,滬指漲0.21%,深成指跌0.32%,創業板指跌0.58%,北證50指數漲0.21%。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813億元,較上日放量487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板塊題材上,光刻機、銀行、創新葯、電力、中船系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跨境支付、銅纜高速連接、固態電池概念股跌幅居前。盤面上,...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秦嘉禾)本周一,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佈了截至2024年底的合併財務報表。根據文件,2024年PIF總資產同比增長約18%,躍升至4.32萬億里亞爾(約合1.15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4月沙特公布的「願景2030」2024年年報中,PIF在2024底的資產規模為9413億美元。PIF...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 天天要聞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楊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國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上半年超長特別國債共計發行5550億元,佔全年額度的42.69%,下半年剩餘規模7450億。財聯社注意到,從最新發佈的三季度發行計劃來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別國債發行較原計劃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較原...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 天天要聞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今天,@證監會發佈 微博顯示,證監會更換了長期使用的機構標識,由套環改為三個V字形環抱。 證監會原來的LOGO由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圖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則」,表示中國證監會將....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 天天要聞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又有銀行轉債將被提前贖回。7月1日,杭銀轉債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資者所持杭銀轉債可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7月4日為杭銀轉債最後轉股日,7月4日收市後,杭州銀行將以100.4932元/張的價格贖回未轉股債券。截至6月30日收盤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 天天要聞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芯片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 天天要聞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亞士家居用品(江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滌,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含:家居用品銷售;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文具用品零售;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辦公用品銷售;針紡織品銷售;軟木製品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吳滌、亞士創能(603378)旗下亞士家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