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4歲被抓當壯丁,上級逃命將妻兒託付於他,他照顧66年一生未婚

布衣之交不可忘。——李延壽

在《霜冷長河》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句話說:「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麼」,但是在現如今這個社會這樣的友情在慢慢變少。很多人也擁有過似乎是一輩子的友情,但最後不是敗給距離,就是敗給時間。但要真的說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讓人相信的友情了,也不是,至少我們今天要講的這件事裏面的友情是讓人感動的。今天這位主人公他在14歲時被抓走當壯丁,面對戰爭,上級逃命將自己的妻兒託付與他。最後他照顧上級的妻兒66年,並且一生未婚。

庹長發出生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這個時期正是中國不安寧的時候,國內大部分百姓都是處於很貧困的狀態。庹長發的家庭條件也很不好,從小庹長發就要幫助父母幹家務活,減輕家裏面的負擔。如果不是最後事情發生了變化,也許庹長發會跟普通的農村人一樣,等到長大後娶妻生子,然後繼續為下一代賺錢。但這一切都在庹長發14歲的時候有了轉變,他被抓走當壯丁了。

這天庹長發和往常一樣與同伴一起去割草喂牛,突然他感覺整個世界都變黑了,原來是他被人蒙住了眼睛。等到眼睛被鬆綁之後,他發現自己被抓去當壯丁了。最後在他18歲時成功入了軍營,因為年紀小且人品很好,庹長發很受軍營其他人的愛護,尤其是庹長發的長官易祥。易祥在剛見到庹長發的時候就對他的印象非常好,在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更覺得他這個人品性極佳。後來易祥就把庹長發留在自己身邊當勤務兵,在軍營里易祥一直護着庹長發。對於庹長發來說易祥對他有很重大的意義,這也是後來庹長發願意照顧易祥妻兒的原因之一。

最後在戰爭結束後,本來一切都可以歸於平靜了,但是易祥卻突然出事了。作為丈夫和爸爸的易祥很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妻兒,身邊只有庹長發一個值得信任的人,於是易祥就在臨走之前將妻兒託付給庹長發,讓庹長發等着他回來。易祥聽完之後就將此事放在心裏,跟易祥說自己一定會做到的。在《論語》中寫道:「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對於一個人來說尤其重要,更何況易祥對於庹長發的意義很不一樣。所以哪怕之後易祥一直沒有消息,庹長發也沒有忘記承諾。

當時的庹長發只有24歲,正是大好年華娶妻生子的年紀,但是卻要照顧長官的妻兒。本來庹長發可以照顧一段時間就走的,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一直等易祥回來。如果只養活自己的話是綽綽有餘的,但是還要加上易祥的妻兒便很拮据了。最後一直到1979年易祥才回來,而且他還在外地重新結婚生子了,本來易祥以為自己的妻子會與庹長發在一起,沒想到事情並不是這樣。在庹長發心中他一直將易祥的妻子當成自己的嫂子一樣,不敢有一絲逾越。

在庹長發見到易祥時便感到非常激動,但是又聽說易祥又有了一位新的妻子,突然對自己這麼多年來的堅守產生了懷疑。自己一直照顧着嫂嫂竟然換來了這樣的結果,易祥也覺得非常對不起他,便想着讓他娶了自己的原配吧。對於易祥的這一說辭,庹長發拒絕了,之後不久,易祥就走了。在此之後庹長發依舊選擇繼續照顧嫂嫂和她的兒子,一直到嫂嫂去世,直到他91歲的時候才在別人的幫助下回到家鄉,不久便也去世了。

在庹長發去世之後,便有一批志願者為他舉辦了葬禮,並且將他的事情告訴了世人。人們無一不為庹長發的行為所感動,這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是很多人無法做到的,在為庹長發感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參考資料:

《霜冷長河》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