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人口超2.4億,一直單身到底有多爽?

2020年11月13日21:20:15 情感 1727

剛剛過去的雙11,你是——

剁手黨吃圭人還是尾款人

別忘了,你還是個

單——身——狗

單身人口超2.4億,一直單身到底有多爽? - 天天要聞

你們還記得雙11曾經是光棍節嗎?

雙十一成為購物狂歡節不過幾年,而它作為「光棍節」已經存在了二十多年。

據說,光棍節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的南京某高校。從此,光棍節帶着人們想要脫單的迫切渴望廣泛流行開來。

事實上,長期、持續處於單身狀態,已經成為中國許多年輕人的新常態。

單身人口超2.4億,一直單身到底有多爽? - 天天要聞

01

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

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其中超7700萬成年人為獨居狀態。

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會上升至9200萬人。

你是2.4億中的一個嗎?還是7700萬中的一個?

與幾年前「大齡可恥」的思潮不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單身作為一種「自由」、「可控」的生活方式,受到了許多年輕人的加倍推崇。

他們不想戀愛,懶得和異性相處,也不想結婚。

據美國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顯示,全球結婚率已低於50%,越來越多的人寧願孤獨終老,也不願進入婚姻。

單身人口超2.4億,一直單身到底有多爽? - 天天要聞

是手機不好玩,啤酒不好喝,宵夜不好吃,電視劇不好看,你要談戀愛結婚?

02

單身一時爽,一直單身一直爽

不想結婚到底礙着誰了嘛!

或許在父母輩看來,賺的不多、事業不順,這些都不是事兒,但你不結婚、單身就是原罪。

不管你以什麼理由反抗,爸媽永遠握有更令你無言以對的論據。

在《奇葩說》中,在辯論到有關「恐婚」這個話題時,李誕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

「我覺得害怕結婚不是病,一個社會,非要讓人結婚才是病」。

婚姻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必需品,愛情也只是生活的某個選項。

日劇《家族的形式》中的主人公永里大介,就是這樣一個人。

39歲的永里大介是一名大齡單身男青年,獨身主義者,在一家文具公司任企劃組組長。

奮鬥多年後在東京貸款買了一套大型公寓,禁止外人隨意入內。

單身人口超2.4億,一直單身到底有多爽? - 天天要聞

一個人的生活,的確很爽。

他的生活也非常的有規律,不喜歡被人干預。

每天早餐只喝蔬果汁,午餐計較攝入卡路里,每天去健身房,騎公路跑車……每一樣東西都必須放在自己規定的位置,習慣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

同事問他,一個人肯定孤獨寂寞冷吧?他回答:「去健身房做100個深蹲,你就什麼寂寞的想法都沒有了。」

單身人口超2.4億,一直單身到底有多爽? - 天天要聞

03

獨立自主+貓狗雙全=人生贏家

關於孤獨,林語堂曾詮釋得很美:

「孤獨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較之從前「光棍」、「剩女」、「母胎單身」等等妖魔化的標籤,許多單身青年當下已經不再焦慮,或者說,不被社會中的焦慮情緒所裹挾,將人生贏家定義為「獨立自主,貓狗雙全」。

《人民日報》曾發起過一個小調查——「年輕人,為什麼晚結婚?」

「沒有能力承擔家庭責任」和「沒遇到合適的人」佔到了53%,有人總結:工作太忙了,圈子又小,好不容易談了也沒時間陪,慢慢就晚婚了。

還有一些人想法更加「悲觀」:

「你總有一天會老、會病、會失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一個人陪着你,總好過自己一個人扛。」

但話說回來,怎麼就能提前預知一定會有人陪你共度風雨呢?按前人經驗來說「大難臨頭各自飛」好像更符合一些。

人一生遇到理想對象的概率只有0.00006%,「憑本事脫單」成為年輕人的一大難題。

無論是獨身、戀愛還是晚婚,我們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沒有什麼「最合適的年紀。」

也沒有「最標準的幸福。」

標準的人生,已經不適合所有人了。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 天天要聞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有些人在婚姻裡頭,說起工資分配遮遮掩掩的,夫妻關係慢慢就疏遠了。可也有些人,大大方方坦誠對待,家裡頭的日子越過越和美。工資怎麼分配,在婚姻里那可是個影響夫妻關係的關鍵事。古人講:「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結婚之後,工資到底咋分配,每個家庭都得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有些人啊,眼睛就盯着眼前那點好處;可有的人,卻把心思花在修養人品上,想着長遠的事。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厚德載物。」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01:善良是智慧的體現,智者心懷善念當善良成為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智慧也就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 天天要聞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親密關係裏面,稱呼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增進感情的作用。取一些有巧思的稱呼,會撥打男人的心房,讓他對你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女人在愛情裏面,真的別太老實了,你越有點情趣,男人才會越愛你。別再叫老公「親愛的」了,太俗氣,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 天天要聞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如果一個人無法壓制自己的慾望,沒有能力理清自己的牌局;任由感性,情緒,荷爾蒙操縱行為,而非回歸理性本身;那麼TA在感情里每個關鍵節點的選擇,都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年的勢。看過一組數據:有超過60%的夫妻,在30歲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越來越低,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 天天要聞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分手後,我們都是會經歷一個陣痛期的。但凡動過真感情的人,不可能不痛不癢。只是有的人來的早一點,有的人可能會後知後覺地難過。有的人是分手當下,痛會更加強烈一些,給自己一個緩衝期,陣痛感會慢慢地消退。而有的人剛開始痛感不強烈,但時間久了會慢慢浮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 天天要聞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在婚戀關係中,雙方的選擇確實會直接影響到彼此的生活質量。如果有些性格特質在關係中未得到及時溝通和改善,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以下五種類型的人,如果無法有效調解,可能會影響到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值得在交往前認真考慮:1.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夫妻離婚後,孩子隨女方生活。男方要求探視孩子,被女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現任丈夫視如己出」為由反對探視,法院支持嗎?請看本期案例!2015年,小帥與小美調解離婚,約定2歲的兒子小明由小美撫養並自願承擔撫養費。小美再婚後攜小明組建新家庭。小帥定居外地,在小明出生及1歲時有過陪護與探望,離婚後就再未支付過撫...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