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飯都有皮,光棍也有脾氣。」
人這輩子啊,真是越過越現實,越活越挑剔。
小時候窮得一天兩頓稀飯也吃得津津有味,成年後卻連一碗好的稀飯都要講究米香不香、熬得稠不稠。
感情也是一樣,越到後面越不肯將就,哪怕是個過了30歲的光棍,明明自身條件一般,甚至被村裡人催婚催得耳朵起繭,卻還覺得自己可以挑三揀四。
到頭來,稀飯涼了,鍋也空了。
前幾天,有人講了一個重慶32歲男子相親的事。
這事看得人忍不住搖頭嘆氣:一個年齡不小的男人,偏偏還活在自己的「擇偶幻想」里,搞得最後連媒婆都懶得管他了。
這位男子可以說是「有頭有臉」的大齡單身男青年,32歲,家裡房子和田地都有,就是一直沒個對象。
村裡人說他是因為眼光太高,媒婆介紹的姑娘,他總覺得這不好那不行,嫌人家胖了丑了,或者嫌對方沒文化、不賢惠。
結果挑來挑去,到現在還是單着。時間久了,媒婆都懶得幫他找了,這次能搭理他,還是他媽媽苦苦求人家介紹的。
這回媒婆可算是下了功夫,找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女子。
雖然是二婚,但長得端莊乾淨,性格也挺溫和,村裡人都說是過日子的料。
男子一開始對這個相親對象挺滿意的,特意挑了一些水果禮品去見面,想着把第一次見面的印象搞好些。
可見了面以後,原本順順利利的局面,突然起了變化……
男子第一次見到女子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女人和其他媒婆介紹的不一樣。
女子看起來很溫柔,手腳也麻利,進門沒多久就端了茶水,收拾了點心招呼他。
這讓男子心裏挺滿意:像這樣會過日子又懂禮節的女人,娶回家肯定是一把好手。
兩人聊了一會,氣氛也算和諧,聊得更多的是對未來婚姻的期待。
男子主動開口問女子:「你對未來另一半有什麼要求嗎?」
女子倒也爽快:「沒啥特別的要求,就是得對我好,對我女兒也好。」
這話一出口,男子愣住了:「女兒?」
女子點點頭,說:「是啊,我有個八九歲的女兒,平時跟着我生活,要是以後嫁人,我也得帶着她。」話音剛落,從屋子裡跑出一個扎着馬尾辮的小女孩,對着女子喊了一聲「媽媽」。
男子整個人的臉色立刻黑了。他之前壓根沒想到這個女人還有孩子,媒婆也沒提前提過。
他心裏一瞬間就開始嘀咕:自己好歹也是村裡條件還不錯的大齡青年,找個二婚的就算了,怎麼還要幫人養孩子?再說了,這孩子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以後掙的錢還要養這個孩子,想想就覺得虧。
女子看出了男子臉色不對,但還是耐心解釋:「你放心,我不會要求你出太多錢,我也能自己養女兒,只是希望對方能真心待她好。」
男子一聽這話更煩了,覺得這話就像是逼自己當「接盤俠」,扯了幾句之後,直接站起來跟女子說:「不好意思,我覺得我們不合適。」連媒婆介紹的禮貌性告別都沒有,扭頭就走了。
事後,媒婆也覺得頭疼,跟男子說:「你這個條件,村裡已經很少有姑娘願意相親了。人家這女子多好,家裡也沒開口要你出彩禮,這麼賢惠的人你都嫌棄。你到底想找什麼樣的?」
男子回答得理直氣壯:「二婚可以接受,但孩子我是堅決不能要的!」
村裡人聽說這事後,議論紛紛,有人說男子眼光太高不自量力,也有人說帶孩子的女人確實讓人難接受,畢竟不是親生的,說白了,就是人心難平。
男人對「接盤俠」這三個字天生抗拒。說白了,男子抗拒的是女子帶孩子的身份,覺得這是一種負擔,也覺得自己「吃虧了」。
不少男人覺得:養別人的孩子,怎麼養都不是自己親生的,付出了還落不到好。
更別說村裡不少人背後議論說「誰誰娶了個帶孩子的」,這種輿論壓力讓很多男人根本不敢接受帶孩子的女人,哪怕對方再賢惠。
像這位32歲的男子,真覺得自己是香餑餑,殊不知,這年頭農村30歲以上的光棍,早就成了被村裡人議論的「難題」。
姑娘都往城市跑,條件好的姑娘誰還願意留在村裡?
村裡的婚戀市場已經是男多女少,僧多粥少。
他既不願意降低條件接受帶孩子的女人,又沒有任何特別突出的優勢,結果就是「挑來挑去,沒人願意跟他過」。
無論男女,很多人都覺得,感情就是不能將就,哪怕自己條件一般,也不願意接受對方有明顯的「瑕疵」。
可現實是,沒能力又沒意願接受「將就」的人,到最後只能眼睜睜看着時間流走,最後不得不將就,卻變成了「被迫接受」的心態。
我有個朋友村裡的例子很典型。那村裡有個50歲的老光棍,年輕時候條件還不錯,就因為挑挑揀揀,拖到40多歲都沒結婚。最後家裡實在看不過去,花了十幾萬彩禮,才從外地娶了一個年齡差了20多歲的女人。結果這女人過了幾年就跑了,留下一個半大的孩子和一屁股債。光棍這種事,拖着拖着,不是越過越容易,而是越過越難。
人啊,總覺得自己有挑剔別人的資格,卻不敢面對自己的平庸。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或者你怎麼看待這個相親故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