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愛情?組成愛情的因素之一就是「激情」。
而激情又主要靠多巴胺分泌來維持,這樣的激情只能維持18個月。
也就是說,大多數情侶之間的「熱戀期」,都不會超過18個月。
過了這個期限,兩個人之間的愛意就會逐漸回到平穩的狀態,進而轉入矛盾期。
在不同的年齡段,人們對於愛情的需求和經營方式也是不同的。
年輕的時候,我們願意為了愛情付出更多。
想愛就愛,想放棄就放棄,完全憑藉著「自己的喜好」。
但人到中年,面對愛情往往猶豫不決。
即使不愛眼前人,大多數中年人還是會選擇安於現狀。
有一個情感案例:
一位女士結婚20年,跟丈夫的感情早已走到了盡頭。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她早就跟丈夫離婚了,但她始終沒有這樣的勇氣,也沒有離開的理由。
直到某天,她的生命中闖入了另外一個男人。
兩個人情投意合,你儂我儂,感情很快就升溫了。
而這個中年女士陷入了戀愛腦,稀里糊塗地就聽信了男人的話:「你離婚吧,我娶你。」
結果女人回到家裡,真的跟丈夫離婚了。
並且,她自己主動放棄了家裡的財產,主動選擇「凈身出戶」。
你猜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原來那個男人,根本就不會為了她放棄家庭,他只不過是圖一時的新鮮感,所以才會說出那樣的話。
女人這下懵了,眼前是欺騙自己的男人,身後是回不去的家。
陷入兩難的她,才意識到自己的愛是多麼愚蠢且不理智。
在電影《廊橋遺夢》中,也有類似的故事。
女主弗朗西斯卡是一個農婦,雖然自己對外面的世界有着更多的嚮往和幻想,但她還是聽從家人的安排,嫁給了鎮上的一個男人。
而男主羅伯特是一個攝影師,去過世界上很多個地方。
有一天,羅伯特來到了弗朗西斯卡的小鎮上。
兩個人初次見面,就產生了愛情的火花。
隨着弗朗西斯卡與羅伯特的相互了解,她逐漸愛上了眼前這個男人。
你想:
一個每天生活在狹小且封閉圈子裡的農婦,她心中本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渴望。
她遇到了一個眼界開闊的男人,會發生什麼事情?
墜入愛河,無法自拔。
但最終,弗朗西斯卡還是選擇了家庭。
儘管她很愛男人,也很想要跟他離開,可她說:
「我的丈夫一生都沒有傷害過別人,他不應該被如此對待;我的女兒還小,如果我這樣一走了之,會給她樹立不好的榜樣,讓人家笑話。」
中年女人的愛,一半是激情,一半是渴望。
一個女人,到了中年,跟丈夫的感情越來越疏遠是必然的。
如果兩個人每天產生矛盾,生活不和諧,那婚姻更是搖搖欲墜。
這樣的女人,每天生活在平淡、煎熬且孤獨的狀態下,一旦生活中出現一個「闖入者」,她很可能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這樣的感情,是新鮮感,更是激情。
「我已經太多年沒有在丈夫身上,感受過這種戀愛般的感情了。」
所以,她們就會誤以為自己「墜入愛情」,遇到了真愛。
殊不知,這樣的愛一點也不理智。
她們的內心,又是渴望的。
渴望什麼?
全職太太渴望自由,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能讓自己經濟獨立,但她卻沒有打破眼前生活的勇氣。
她渴望離開,但離開之後又沒有能力生活下去;
她渴望追求自己的路,但潛意識裡又自卑自己的年齡。
更多的原因是,她們在長時間的糟糕婚姻壓抑下,越來越沒有勇氣。
當激情消失後,生活又會歸於平淡。
人到中年,不應該失去的是對美好事物的喜歡,但不應該隨意投入一段虛無縹緲的愛情中。
舉個例子:
人都喜歡看好看的人。
網上有個段子:男人到了60歲,還是喜歡20多歲的姑娘。
為什麼女人不呢?女人當然也有這個權利。
她們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人生,選擇自己的路。
可以去喜歡,可以產生好感,走在路上遇到了好看的男生可以多看幾眼。
但是,也僅此而已。
誰規定她們不能產生好感呢?
但能夠將自己那不安分的心壓制住,轉變成另外一種情緒,才是了不起的行為。
人到了中年,最能提高興趣的事情不是愛情。
應該是什麼?
是賺錢的能力,是提高事業的能力,是教育孩子的能力。
每當你進步了一點,你心中的成就感和對生活的激情,就要遠遠大於愛情。
中年女人千萬不要「戀愛腦」。
你以為遇到了愛情,或許遇到了獵手。
你以為他對你是真愛,其實他根本不願意為你放棄家庭。
可以保持激情,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但不要輕易去戀愛腦。
當你走錯了路,就會跌入懸崖之下。
生活的本質是什麼?
是看透了眼前糟糕的一切,依舊接受這平淡的爛攤子,並且告訴自己一定要改變這糟糕的生活。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中年人的愛情?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