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無奈,讀書十幾年,還是看不到未來

2021年09月07日21:58:10 情感 1003


現實的無奈,讀書十幾年,還是看不到未來 - 天天要聞

我,九九年生,來自廣西的一座深山裡頭,那裡土地貧瘠.陽光總被大山阻擋,雖能種出些糧食,但也只能是勉強保證溫飽。我家世代務農,三代沒出過大學生,為這,我拚命苦讀熬上右醫,雖說不是一本臨床專業, 但是感覺也值了。上了大學,我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大不一樣,也深深的明白逃出階層的束縛有多麼的不容易。我自負志向遠大,為事事圖利所不齒,認為人活着只圖錢財簡直勢利。但隨着知識的增長,我又越發覺得只有錢才能使自己過得好一些,連考研上岸的學長學姐都覺得自己考研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競爭力,以後出來工作薪資待遇優厚。後來我發現,鼓吹錢財乃身外之物的有兩種人,- _種是毫無牽掛的得道高人,一種是腰纏萬貫的富甲大商。人生虛度二十幾載,毫無建樹,身邊同學-一個一個的優秀,又一個一個的生娃,而我連女生的面都不敢正眼相看。

現實的無奈,讀書十幾年,還是看不到未來 - 天天要聞

在這個年紀,我才深深的感覺到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惆悵,也曾幻想過無數次」飛黃騰達,有朝一日揚眉吐氣,不再為貧窮所困擾,與富人做朋友,左右逢源事事通,但又很快被現實打臉。看不得人間疾苦, 殊不知自己也身處於這萬般疾苦之中,無法自救。說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沙子的厚度不是你我所能想像,出人頭地全憑運氣。村裡的孩子,起點本就比城裡的孩子低得許多,而就算你努力奔跑後來發現,拼盡全力也只勉強跟上,而村裡人所具有的劣根性也時常顯現出來,就是偏安一隅、自我滿足、不思進取、自甘墮落,得到一點成就就停止前進。這個世界很大,供我認識它的時間不多,但我總是迷茫得不知所措,我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你知道嗎我的網友,給我指條明路吧!

現實的無奈,讀書十幾年,還是看不到未來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 天天要聞

結婚後,工資該不該交給老婆?這是我聽過最現實的答案

有些人在婚姻裡頭,說起工資分配遮遮掩掩的,夫妻關係慢慢就疏遠了。可也有些人,大大方方坦誠對待,家裡頭的日子越過越和美。工資怎麼分配,在婚姻里那可是個影響夫妻關係的關鍵事。古人講:「夫妻齊心,其利斷金。」結婚之後,工資到底咋分配,每個家庭都得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 天天要聞

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

有些人啊,眼睛就盯着眼前那點好處;可有的人,卻把心思花在修養人品上,想着長遠的事。人品,是一個人最硬的底牌。古人云:「厚德載物。」人品好的人,多半是智者,不容易吃虧。01:善良是智慧的體現,智者心懷善念當善良成為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智慧也就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 天天要聞

別叫老公「親愛的」了,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親密關係裏面,稱呼是很重要的,可以起到增進感情的作用。取一些有巧思的稱呼,會撥打男人的心房,讓他對你產生不一樣的情愫。女人在愛情裏面,真的別太老實了,你越有點情趣,男人才會越愛你。別再叫老公「親愛的」了,太俗氣,換個稱呼,男人很愛聽。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 天天要聞

驚人的感情鐵律:中年男女曖昧,最大的問題只有這2個

如果一個人無法壓制自己的慾望,沒有能力理清自己的牌局;任由感性,情緒,荷爾蒙操縱行為,而非回歸理性本身;那麼TA在感情里每個關鍵節點的選擇,都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年的勢。看過一組數據:有超過60%的夫妻,在30歲之後,對婚姻的滿意度越來越低,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 天天要聞

失戀後,難過很正常,但沒關係,總會過去

分手後,我們都是會經歷一個陣痛期的。但凡動過真感情的人,不可能不痛不癢。只是有的人來的早一點,有的人可能會後知後覺地難過。有的人是分手當下,痛會更加強烈一些,給自己一個緩衝期,陣痛感會慢慢地消退。而有的人剛開始痛感不強烈,但時間久了會慢慢浮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 天天要聞

不聽老人言:這5種女人,娶回家就是「活受罪」!

在婚戀關係中,雙方的選擇確實會直接影響到彼此的生活質量。如果有些性格特質在關係中未得到及時溝通和改善,可能會帶來很大的挑戰。以下五種類型的人,如果無法有效調解,可能會影響到關係的穩定和發展,值得在交往前認真考慮:1.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離婚後要求探視孩子,對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為由反對探視,法院這份判決給出答案!

夫妻離婚後,孩子隨女方生活。男方要求探視孩子,被女方以「孩子不知生父是誰,現任丈夫視如己出」為由反對探視,法院支持嗎?請看本期案例!2015年,小帥與小美調解離婚,約定2歲的兒子小明由小美撫養並自願承擔撫養費。小美再婚後攜小明組建新家庭。小帥定居外地,在小明出生及1歲時有過陪護與探望,離婚後就再未支付過撫...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 天天要聞

重病客戶取款時不幸去世,誰該為此負責?

摘要中青評論對老年人、病患、傷患等特定群體,社會各界都應給予更多關注和關懷。5月14日,湖南株洲一名62歲重病女子因急需取錢就醫,被銀行告知需本人到場後才能取款,在中國農業銀行株洲田心支行辦理過程中,不幸去世,引發社會關注。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5月15日,去世女子家屬告訴記者,當地派出所、街道辦等部門正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