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2021年06月07日23:43:53 情感 1105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這個世界,總是讓人感覺不適應。有人喜歡動物,有人喜歡獨處,有人就是不喜歡和人接觸,時間一長,就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喜歡和別人變得不一樣,別人喜歡什麼,自己就拚命向另一邊靠攏,笑點也不高,當受到誤解和排擠的時候,笑容就是自己的解藥。

在內心裏,沒有大悲大喜,小悲小喜也不會流露在臉上,說是看破紅塵也不夠資格,有時候會覺得,或許死亡是最好的結果,但是身邊總有那麼多誘惑,那麼多不舍,那麼多在乎的人,絕望

更絕望的是,當發現這還只是冰山一角,而不是整個世界,這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通常比被世界拋棄的感覺還要難熬。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相信很多人沒有看過卡夫卡變形記,這部被稱為是荒誕派文學代表作的《變形記》,最荒誕的地方就是「人變成臭蟲」引出的思考,雖然現實生活中絕不可能發生,但那些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也許就是《變形記》所述的那隻「臭蟲」。

《變形記》講述了三個故事

第一部分:主人翁格里高爾在一天早晨醒來後突然變成了一隻甲蟲,這一變故卻使他的家庭發生了很大變化,就在他彷徨驚恐,憂鬱無助的時候,父親不僅沒有安慰他,還把他關在自己的卧室里。

第二部分:儘管主人翁在生活習慣上就是甲蟲,但他仍然有人類的意識,仍然擔心着家庭情況,包括父親的債務問題,妹妹的學業問題,以及各種瑣事。可悲的是,全家人都嫌棄他,厭惡他,就因為他是一隻甲蟲。

第三部分:自己最愛的妹妹終於把他趕出了家門,「甲蟲」受盡親情冷漠,又患病在身,滿腹愧疚地倒在地上,在無聲無息中死去,死前還挂念着他們:從前,他是長子,父母誇獎他,妹妹愛戴他。

——咚!一隻蘋果「打中了他的背並且還陷了進去」,從此以後腐爛的蘋果就和格里高爾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一直到他生命的結束。

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也許就像是一隻正在被「腐爛的蘋果」壓住的「甲蟲」。


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什麼體驗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01.不是因為人做錯了什麼,就變成了什麼

《變形記》中,主人翁變成甲蟲那一刻起,親人們就決定要拋棄他。

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永遠無法找到答案的就是:究竟是先與世界格格不入,然後感到世界變得奇怪,還是先感到奇怪,然後變得格格不入。

雖然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也並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生了變化,但變成什麼就代表做錯什麼。

男人救下一個輕生女子,兩人相愛,甲蟲救下女子,不但不會相愛,還會在你身上踩一腳。

變成甲蟲或許是世界造成的,但一定不是自己的選擇,然而自己卻不得不承擔變成甲蟲的後果,這就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最可悲的體驗。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02.覺得什麼事情都能做好,偏偏不想做好,其實根本做不好

《變形記》中,主人翁變成甲蟲,仍具有人的思維和想法,可是當他想要再次變成成功的推銷員,老闆並沒有因為辦事能力而拒絕他。拒絕他,僅僅因為他是「甲蟲」。

因此本來痛苦的事,當別人以為你看不到的時候,會讓你更加痛苦。同樣,本來能夠做好的事,當別人意識到你「不同」的時候,不僅不會懷疑你的能力,還會給你誇讚,但就是不願接納你。

經過這麼一些事,很多人的「不適感」變得更濃,當某天老闆再次邀請你當助理,你也許就不想做一個「稱職」的助理了。

舉個例子:我求朋友幫我一個忙,他每次都找理由推脫,等我熬過所有難關,他突然主動跑來幫忙,這時候我是不會理睬他的。

而這個「他」,就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反感別人臉上的面具」,「生活技巧 」,「遊戲規則」,看到卻學不會,對其不屑,也適應不了,什麼也不想爭,什麼也無所謂,一聽說合作,就想逃跑,一聽說單人項目,馬上就有了熱情。

一個兩人田徑比賽,你有必勝的把握,但當你得知冠軍的獎品是一張「面具」,你可能就沒有多大興趣奪冠了。

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很容易體會到這種感覺:儘管自己是一隻甲蟲,卻仍然有信心做好很多事,可惜甲蟲就是甲蟲,人撇嘴是可愛,甲蟲撇嘴是吸血。

一旦你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就已經沒有多少熱情去做好很多事情,一旦你做不好很多事情,就已經沒剩多少熱情了。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03.神經官能症

《變形記》的作者卡夫卡,他有一個非常強悍的父親,而且對他非常粗暴,所以從他童年開始,就常常處於緊張恐懼的狀態之中,這次童年陰影給他造成的心靈創傷,導致他患上了比較嚴重的神經官能症。

所以,他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對這個世界充滿了警惕和不安。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是順利的,可能有些美好回憶,也可能有糟糕的回憶,心理學家認為,人在早年經受的痛苦會形成心理陰影,你已經成長,有些痛苦卻不會淡忘,你覺得已經忘記,但它卻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提醒它的存在。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其中,神經官能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

不信任感

早年有過背叛或者欺騙經歷的人,成年後會認為別人接近自己就是為了傷害和利用自己。

儘管是在最親密的愛情關係中,自己也會盯着消極的地方,把注意力都放在背叛和欺騙的一面,對愛人都失去信賴,更不用說對別人了。

正因為這種不信任感,所以會產生離開的念頭:先拋棄別人,就不會被別人拋棄。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親密迴避

受過長期忽視,自己的情感訴求生理需求無法滿足。

明明自己想要擁有一個親密的人,但很多時候卻故意推開對方,反正自己註定孤獨。

正因為這種「假性疏遠」,所以會覺得無依無靠:用表面的疏遠來表達自己對愛的渴望。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羞恥感

在早年的生活中,自己在表達真實感受的時候,受到別人的嘲笑甚至羞辱。

長大後,這種羞恥感一直束縛自己,做什麼都會丟臉,害怕出醜覺得自己有缺陷,不配得到美好的感受。

正因為這種羞恥感,所以會產生「害怕出醜」的念頭:每次表達真實感受的時候,別人都會嘲笑。

不得不說,神經官能症「拉長」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導致一個人與世界格格不入的「罪魁禍首」。

總而言之,為什麼覺得與世界格格不入,原因就是:承認世界的完美,卻不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並且有信心不去承認這種不完美。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人,該走向何處?

知乎上有位網友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當年從小廠跳槽去了大廠,我是團隊中年紀最小,經驗最少,學歷最低,收入最低,能力最差的人,大家都對我十分冷漠,因而自尊心自信心飽受挫折,做事謹小慎微,最害怕出醜。

我本就是一個臉皮特薄的人,不擅於和人打交道,對別人不放心,害怕受到評價,害怕受到諷刺,害怕受到冷漠。

一天加班回家已是深夜,路上下着小雨,我看着高處窗戶里透出來的暖黃色的燈光,眼淚流了下來……

我在想,如果因為自己是個「異類」,而始終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暖黃色的燈光,那麼,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因為我真的也想要得到這一片暖黃色的燈光。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在經過一場激烈的內心鬥爭之後,我逼着自己厚起臉皮,主動和人說話,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不在乎別人的嘲諷,我變得非常自信和大膽,在這個過程中,我漸漸打破了身上和心上的那一層「膜」。

讓我意外的是,後來的日子裏,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周圍的人都開始主動幫我的忙,關心着我,這時我才發現,原來他們並不是我想的那個樣子。

他們真的很好,只是我用自卑在我們之間畫了一條線,等跨過這條線之後,就會發現,人是多麼美好,世界是多麼美好,能融進這個世界裏,感覺真是太好了!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實際上,日本學者平野嘉彥認為《變形記》中的「甲蟲」太中性了,完全忽略了「臭蟲」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力,因為甲蟲本身就不招人喜歡,如果主人翁變成的不是甲蟲,而是一隻小貓小狗,或是花花草草,其家人的異化就不足以暴露出來。

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大多數都把自己當成了這隻「甲蟲」,而「甲蟲」本身就不招人喜歡,如果把自己當成一隻小貓小狗,就不會嚇到別人,也不會被嚇到。

小貓小狗自然是可愛的,不會讓人厭惡,那麼,耐人尋味的問題就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到底是我們的肉體還是精神?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精神。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莊子在《德充符》中寫到一則母豬的故事。

一群小豬在吮吸死去的母豬的乳汁,不一會又驚慌地拋棄母豬逃跑了。小豬愛它們的母親,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形體里的精神。當母豬剛剛死去的時候,體內的乳汁仍然溫熱,因此小豬還在吮吸,當乳汁變冷,小豬才意識到母親已經死去,於是紛紛逃竄。由此可見,精神是決定肉體最重要的因素。

而在白蛇傳里,當白娘子變回白蛇時,許仙被嚇死了,身為女子和身為白蛇,她的精神並沒有變化,許仙為何認不出呢?

再來看大話西遊》,紫霞的靈魂被轉移到豬八戒的身體里,至尊寶縱使知道,但仍然無法直視。

由此可見,精神一定是決定身體最重要的因素,但身體活動卻是與世界交流的最直觀有效的方式。

這也就可以解釋:人們都知道精神重要,但在現實生活里,仍然最關注身體,比如「顏值」,「身材」。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當精神控制與身體活動不在同一個頻率上,做人做事就會彆扭,有時自負,有時自卑,有時迷惘,有時抑鬱,然而,這些表現在別人眼裡,就是「不合群」,「不融洽」,「格格不入」。

因為異樣而疏離你,同時,人為了逃避問題,把自己藏起來,結果,距離感越來越強烈:這個世界,總是讓人感覺不適應。

健康的精神也會因為不恰當的身體行為而變得不健康,於是就產生了與世界格格不入的感覺。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當然,儘管這種感覺十分令人擔憂,但要想解決它,其實一點也不難。

而解決方式只有一個:不斷的主動,主動,再主動。

依然是老生常談的方法,但確定有效。

就像融入一個新的集體,做到這些就夠了:

01.主動幫助別人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行動一定比說話強。幫助別人的人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幫助,相反的,很少有人沒有知恩圖報的品質。因此,儘管向別人提供幫助,哪怕主動為他倒一杯水,他也會記在心上,實在不行,就兩杯,目的就是讓他不好意思,讓他主動跟你道謝,主動靠近你。


02.主動說話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此主動說話非彼主動說話,主動說話不是讓你嗑着瓜子,大講八卦,而是通過主動講話,培養出外向的性格,進而讓人覺得和你在一起不會無聊。然而,雖然主動最重要,但也要注意範疇,因為如果你成天講八卦,別人給你的定位就是「八婆」,可是如果你總談論一些將來的理想,別人給你的定位就是正面的。因此,多說有能量的話,通過別人的認可,讓自己變得樂觀和開朗。


03.注意禮貌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無論是主動說話還是主動做事,禮貌是體現人品的決定性因素。你好」,「謝謝」要記在心上,從點點滴滴的小細節上,讓人覺得自己是很有禮貌的,畢竟誰也不願意跟一個沒有禮貌的人交往。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依然是老生常談的方法,但確定有效。

除此之外,有一萬種辦法可以讓你煥然一新,全在於你想或不想。

與其向別人哭訴自己是一個與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不如戴上面具,去加入人多的隊伍。

開心就笑出來,難過就哭出來,不爽就燥起來!這個世界,哪裡有那麼多讓人感覺不適應的地方!

與世界「格格不入」,哪裡「不入」,你「表演」一個給我們看看,我們甚至從來沒有聽過這個東西!

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什麼體驗,當然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寫不動了……

依然是老生常談的方法,但確定有效。

你好,與世界「格格不入」,是一種欠扁的體驗? - 天天要聞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 天天要聞

我對朋友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看到身邊朋友在消費時斤斤計較,買瓶水都要貨比三家,心裏就忍不住泛起一絲不屑,覺得他們太「小家子氣」,而自己似乎在消費上要更豁達、更有格局?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對他人吝嗇消費觀的鄙視,背後可能藏着自己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 天天要聞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顧家人、還債60萬元:我不能讓他背負着失信的罵名離開

4月11日湖南衡陽縣金蘭鎮金家村曾家組來了一位時髦的90後美女沿途不斷有鄉親與她打招呼只見她熟門熟路地走進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禮品,並掏出300元錢然後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樂融融……▲王婷與曾志的伯父。這位90後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兒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兒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 天天要聞

人老了,走不動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這才是真聰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當我們步入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過往的記憶所包圍,如同海浪不斷拍打着心靈的岸礁。這便是我們逐漸變得柔軟和寬和的奧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言:「歲月的流轉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負起越來越沉重的記憶重擔。」這種記憶,尤其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 天天要聞

55歲大媽喪偶後頻繁相親,並開出4個條件,大叔直呼:無法滿足

閱讀此文之前,請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每天給您帶來不一樣的故事,感謝您的支持,這廂有禮了~01我姑媽也是喪偶後開始相親,要求男方有房有車無貸款,還得會跳廣場舞,結果遇到一個大爺說房子車子都有,就是跳廣場舞會踩腳,最後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 天天要聞

想用愛感化「治癒」NPD?別多想了!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務

面對NPD的各種精神打壓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寬廣、內心強大」,認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還有聖母拯救者心態,總認為她的本質是好的,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愛能治癒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愛感化、療愈NPD。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她們的大腦部分結構異於常人(請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