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2023年08月30日09:35:08 教育 1829

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 天天要聞

港島路校區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中職教育在守正創新中實現着新的歷史性跨越。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抓住歷史機遇期,搶先步入發展快車道,順勢而為,傾情傾力打造「一校兩園」,引企入校,引企入教,在產教融合發展的實踐中,提質培優,增值賦能,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人才隊伍源源不斷地從這裡走向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線,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

近年來,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先後被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和南陽市教育局授予「先進學校」、首批省級「文明校園」、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健康單位、南陽市平安建設先進單位、南陽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今年6月份結束的全省首批職業校園標準化建設工程驗收工作中,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一次性通過驗收。

一所歷經歲月鉛華的職業學校,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厚植髮展沃土 卧龍崗下創大業

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原名南陽市供銷幹部學校,位於地蘊天成、靈氣匯聚的卧龍崗腳下,始建於1951年6月,是隸屬於南陽市供銷合作社的系統內外幹部職工職業崗位技能教育培訓學校。2008年3月,南陽市教育局同意學校更名為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

多年來,學校不斷發展壯大,除承擔系統內外幹部職工管理技能培訓外,還把精力投入到「發展職業教育,振興地方經濟」大方向上來。2008年至2022年,學校共培訓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7200餘人次;共舉辦長、短期培訓班86期;大專班(含專升本)10期3600餘人次;中職教育(含中專教育)畢業生8屆6800餘人次。

學校現以服務「三農」、鄉村振興為宗旨,以培訓系統內外實用人才和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尤其是「三農」、鄉村振興實用技能人才和社會服務型職業人才為主要發展方向,已經為系統內外、地方和社會培養培訓了3萬餘名中高級專業技術及各級各類服務人員,為南陽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學校現擁有黨團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心理諮詢室、電腦微機室、多媒體大廳、多功能大廳、舞蹈形體室、汽車實訓室、電氣自動化實訓室、玉雕實訓車間、車床模具實訓車間、農業機械實訓車間等多處學生實訓實習實操實用場地,大大提高了學生實地、實際動手、操作技能。

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領導團隊

學校具備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專任教師隊伍。現有在冊學生3581人,在校生2448人,年均職業培訓規模和在校生規模大體相當,畢業生就業率達97%以上。學校實行多層次、多渠道辦學,並與多所大學聯辦大專、本科班,與多家企業聯合辦學、定向培養。開設的主要專業有汽修、學前教育、計算機平面設計、電子商務、機電、農機等。目前,學校已成為一所集教育教學、社會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於一體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中等職業學校


潛心鑄魂育人 三尺講台礪青春

「守初心躬耕不輟,育桃李滿園芬芳。」校園門口的楹聯述說著一代代五職專人的初心。

「教育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從教育、科技、人才的大規律出發辦教育,才能培養出具有健康素養、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學校是教育的搖籃,而一群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堅守三尺講台,潛心立德樹人、鑄魂育人的教師隊伍才是校之大者、教之大者。」學校黨支部書記杜興堂把教師隊伍建設當成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的辦學宗旨,一直尊師重教。教學重質量,教學重應用,特別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和提升。尤其是近年來,該校以推進黨建工作為抓手,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深入開展領導班子建設,積極組織教職員工參加各種學習實踐活動,不斷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業務素質,形成了從班子領導到中層幹部再到廣大教師的崗位責任意識統一體,極大地激發了每一個人的工作熱情。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上下擰成一股繩,內外聚成一股勁,形成了全校上下「人人關心學校發展、人人思考學校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教師隊伍的建設上,該校通過「新老教師結對子、國培提升、企業實踐、校培闖關、學術促動、執業考證、項目歷練、大賽指導」八種方式,為學校打造了一支「專業理論功底深厚、業務技能嫻熟」的高素質教學團隊,組建了一支技能和學術雙一流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形成了完整、暢通的教師晉陞渠道,構建了完整的人才梯隊。

人以信立世,師以德育人。該校還對標新時代「四有」教師標準和職業教育師資要求,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多樣化的產教融合高端平台建設為抓手,不斷推動教師融入行業企業的廣度、深度和融合度,以開展系列化的教師職業發展培養培訓項目體系為抓手,培養高水平師資力量,逐步形成了學校教師職業發展新生態、教師培養項目新體系、教師能力考評新機制,培育出了一支師德高尚、教學水平優異、技能精湛的教師隊伍。


樂學愛學善學 出彩人生人人有

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 天天要聞

紅旗渠研學

「學校以生為本,堅持育才先育人。讓學生樂學愛學善學,從興趣出發,從職業規劃出發,讓學生看到就業前景,變被動學習為自覺學習。」校長鬍衛東深愛自己的學生。

在教學中,該校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把工業文化融入職業學校,做到產業文化進教育、工業文化進校園、企業文化進課堂」,着力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專業技能和適應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斷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自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切實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緊緊圍繞「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我為榮」的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並融入課程設置、日常教育教學和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學校教育、管理和活動中,以學生學會做人為前提,培養學生學會做事的能力,實現了成人與成才同步發展。

堅持活動育人,注重加強學生社團建設,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校園廣播站」「音樂社團」「書法社團」「國旗護衛隊」等學生社團,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引導學生自我發展、自我管理,極大地增強了自信心,促進了學生健康成長。

同時,該校將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僅開設了就業創業類課程,還積極搭建創新創業平台,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大力發展校內創業園,成立創業團隊,鼓勵學生自由創業實踐,帶動了學生對創業、職業的認知與實踐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2022年,該校組織學生參加專業類技能大賽,榮獲市級二等獎項目2個,三等獎項目5個;組織學生參加市文明風采類技能大賽,榮獲市三等獎項目3個。


校地企一體化 「一校兩園」開新篇

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 天天要聞

信臣路校區

去年9月1日,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信臣路校區正式掛牌成立,南陽市教育局四級調研員王克在致辭中表示:「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緊跟時代,積極響應政策,以職業教育標準化建設為契機,開拓進取,在南陽市中等職業院校中率先成立分校區,為南陽市的中職教育作出了引領示範,助力南陽職業教育成為亮點、品牌……」

信臣路校區是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與市供銷社、市教育局等上級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所屬單位、企業聯手合作,打造的校地企三方合作示範基地和中職學生學歷提升、就業創業平台,形成由政府出政策引人才、企業出土地行方便的共建共治共享校地企命運共同體「一校兩園」,即「中職學校教育園地」和「校企合作產業園區」,探索以教育平台共建為載體的校地企融合協同培訓育人發展模式。

在這個新校區,該校傾注了大量心血。不僅花巨資打造了現代化的實訓場地,滿足各專業實訓的教學需要,同時還進行了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該數字化平台是集學習和實踐於一體,整合了電子教案庫、實訓案例庫、教學錄像、相關圖片、實物模型、試題庫等教學資源庫,設置了「模塊教學」「情境教學」「仿真教學"等模式,可進行專業教學目標、專業教學標準、專業優質核心課程體系、實習實訓指導、學習評價等多種操作,是當下最先進的一體化學習模式。學生可在平台上一站式實現資料學習、模擬操作、作業交付、學業評價等功能。

該校推出的「三融合+一體化」模式主要有三大舉措:一是校地企聯合打造兼具「人才高地、創新基地和生態園地」的中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園;二是完善學校職業技能培訓育人功能,實施校企、產教和創新「三融合」育人;三是優化中職教育平台資源,支撐產教融合、產學研創一體化推進。

在市供銷社、市教育局主導、作用下,該校依託「一校兩園」,實施「引企入校」與「引企入教」工程,主動聯姻上海幼師集團、南陽先進公司和市供銷社下屬企業等10餘家行業、企業深度融合合作,推動「三融合」協同培訓育人等。促進學校職業技能技術培訓、汽車運用與維修、學前教育、電子商務等專業人才培養,從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向產教融合、知行合一轉型、升級,實現「新時代、新人才、新中職、新教育」的發展模式。


自覺主動擔責 服務地方育人才

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 天天要聞

學員實訓

作為一所地方性職業學校,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始終以「服務地方、振興鄉村」為引領,以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己任。

面對我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時代需求,該校積極轉變觀念,自覺增強服務意識,主動將相關工作納入全校事業部署,尋求兩者之間的連接點、共振區,調整辦學定位和服務對象、優化學科布局和專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直接為鄉村產業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基層有效治理、鄉村基礎教育等提供智力服務和人才支撐。

積極響應我市「院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實施方案,組建了以校長為總負責人,各分管領導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並設立日常工作辦公室;積極同桐柏縣鄉村振興局、桐柏縣埠江鎮付樓村村委會進行對接,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認真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建立了完善的組織保障、工作激勵、宣傳引導、經費投入等工作機制,將人力、物力、財力優先配置到鄉村振興戰略項目中去。因工作能力突出,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於2021年11月15日被評為第二批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基地。

多年來,該校發揮人才資源和技術優勢,充分利用「河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基地」「南陽市卧龍崗社區學院」「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機械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等平台,以培訓系統內外人才和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尤其是「三農」實用技能人才和社會服務職業人才為主要發展方向,開展了各類培訓和技能認定工作。

去年以來,該校響應「人人持證、技能河南」的要求,組織培訓22期,培訓1800餘人次;依託「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站」「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中心」,針對社區居民、在校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認定,已取證541人次。

同時,該校還發揮資源優勢,積極與地方企業行業結合,在開展各類技能提升培訓、講座、現場交流、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共建特色專業、促進高質量就業的職業教育新模式。2021年12月22日至24日,由南陽市供銷社牽頭,南陽市再生資源管理協會配合,南陽市五職專和卧龍崗社區學院聯合舉辦了全市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人員崗位業務知識培訓,為企業行業助力。

南陽市五職專傾力打造「一校兩園」——走穩走實校地企融合培訓育人的新發展之路 - 天天要聞

新生軍訓

百舸爭流千帆競,勇立潮頭敢為先。好的教學模式和多元化育人模式,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助推劑,很多學生未走出校門已被企業預定,絕大多數學生實現了「實習即就業」的目標。2022年,該校的548名學生,實習率100%,就業率95%以上,對口就業率90%以上。在產教融合發展的實踐中,南陽市五職專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不變的是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為黨為國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初心和決心。南陽市第五中等職業學校通過打造「一校兩園」產教融合的「航母級」平台,深化校產教協同育人發展格局,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必將為南陽的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培養出更多更優的專業技能型人才,為我市「工業立市、興工強市」戰略和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貢獻出磅礴的教育力量。(統籌:沙小會 文/圖:張進朝 勇全)

編輯:王冕 初審:趙林蔚 終審:黃星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青春與汗水共繪賽場華章 - 天天要聞

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青春與汗水共繪賽場華章

和風四月春意濃,綠茵場上展英姿。2025年4月28日至30日,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以「競技賽場 青春綻放」為主題,成功舉辦了春季趣味運動會!全體師生齊聚操場,用激情與歡笑點燃春日,以拼搏與團結書寫青春記憶。
山東省屬高校哪些專業值得選?請收藏 - 天天要聞

山東省屬高校哪些專業值得選?請收藏

1.山東大學:醫學、數學、中文、財經、物理學、自動化、信息安全、歷史學、機械、法學、計算機等2.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類、水產類、生物學類、食品類、法學、計算機類等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類、地質類、化工類、機械類、自動化、能源動力類
「學生組團退60件演出服」引熱議 7天無理由就是隨便退嗎? - 天天要聞

「學生組團退60件演出服」引熱議 7天無理由就是隨便退嗎?

近日,「學生組團退60件演出服」登上多個平台熱搜,店主稱瀋陽遼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們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導致店鋪被封,損失大概有8000元。店主昨天(5月3日)表示,已接到學校相關負責人電話,校方就此事道歉,並承諾回收服裝、承擔相關費用,雙方目前達成和解。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聞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學,涵蓋古希臘以來歐洲及北美社會不斷發展完善的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美學、文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思想和知識體系。 西方文明傳入中國已有三百餘年,從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五四時期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再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西方的影響無處不在。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源於西方...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 天天要聞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計劃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約49.5%……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降幅高達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