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裡區教育系統舉行退休老師集體祝壽活動

2022年09月28日10:59:25 教育 1370

飛火流霞迎盛世,樂曲歡歌慶壽誕。9月27日下午,廈門市禾山中學新校區大會議室喜氣盈盈,熱鬧非凡。大屏幕滾動播放的內容及氛圍布置傳達着濃濃的敬老之情、愛老之意。廈門市湖裡區退(離)休教育工作者協會在這裡為今年年滿70、80和90周歲的42位退休老教師舉辦了集體祝壽活動。今年年滿70周歲的壽星23名,年滿80周歲的壽星18名,年滿90周歲的壽星1名身披綬帶,精神矍鑠地參加活動。

湖裡區教育局老領導劉國勝、陳媛、張順水等出席。

湖裡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可可出席活動並講話。活動中,李可可副局長為各位壽星送上了蛋糕等生日慰問品,並與他們一起合影留念。現場響起了《生日快樂》歌,李可可祝全體壽星生日快樂,健康長壽,闔家幸福。

湖裡區教育系統舉行退休老師集體祝壽活動 - 天天要聞湖裡區教育系統舉行退休老師集體祝壽活動 - 天天要聞湖裡區教育系統舉行退休老師集體祝壽活動 - 天天要聞

壽星代表、原廈門市江頭第三小學陳新娥老師代表壽星們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她說,這是自己70年來最隆重,最難忘的生日。她誠摯感謝區教育局等各級領導給予離退休老教師的愛護支持,感謝區退教協為老同志付出的辛苦努力。陳新娥介紹了自己的退休生活,重點分享了自己參加組建百人廣場舞舞蹈隊的故事,她談的三點感悟「不要摔倒,不要煩惱,有吃就好」,贏得在場同志們的陣陣掌聲。

湖裡區教育系統舉行退休老師集體祝壽活動 - 天天要聞

李可可代表區教育局對老教師們為湖裡區教育發展做出的貢獻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壽星表達最真誠的祝福。他介紹了湖裡區近年來教育事業的新發展、新成就。他表示,區教育工委、區教育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老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強化責任擔當,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休老教師工作,在政治上多尊重,不斷增強老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榮譽感;在組織上多關懷,為老教師帶來更多組織上的溫暖;在生活上多照顧,做細做實服務保障,積極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老教師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同時,希望各位老同志不忘革命初心,永葆政治本色,充分展現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的精神風貌,繼續關心湖裡區教育事業的發展、繼續支持區教育工委、區教育局工作,積極為推動湖裡區高質量發展貢獻良謀善策、凝聚強大力量。

湖裡區教育系統舉行退休老師集體祝壽活動 - 天天要聞

在現場,老壽星們很激動,興奮和喜悅之情展現在每個人臉上,他們對湖裡區教育系統能舉辦這樣的活動感到很高興,覺得這樣集體過生日很特別,給他們提供了精神上滿滿的慰藉,享受到不一樣的天倫之樂,溫暖他們心窩的不僅僅是蛋糕等禮物,最重要的是黨和政府對他們的尊重與關愛。大家紛紛表示自己一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繼續發揮餘熱,引導身邊人宣傳、發揮正能量,以飽滿的熱情迎接二十大的召開,繼續為黨旗增輝添彩。

禾山中學小學部的小朋友們為壽星們表演了節目《中華孝道》手勢舞配朗誦,表達了新一代學生對爺爺奶奶的衷心祝福。禾山中學校長馮宜向壽星們介紹了學校的辦學最新成果,並帶領壽星們參觀了新校區建設情況。與會者還集體合影留念。

來源:海峽導報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 天天要聞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日前國際射聯更新世界排名黃雨婷以6136分首次登頂列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世界第一4月4日這一好消息衝上熱搜引髮網友熱烈祝賀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恭喜阿條姐」黃雨婷,女,2006年生,浙江黃岩人,共青團員,中國射擊運動員。曾就讀於黃岩西江小學、黃岩城關中學,現就讀於台州市黃岩第二高級中學。2022年開羅世錦賽上...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而清明節放風箏是自古流傳的習俗。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4月4日,羅平縣科技館來到南片區陽光草坪帶領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關於風箏的科普手工實踐活動。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 天天要聞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近日,一位家長發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投訴老師後,被背刺的事,引髮網友圍觀熱議。「希望家長們不要打市長熱線,有事直接找我,或者找家校溝通員。」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說完這句話,班級群里立刻跳出一條消息:「支持老師!有問題咱們內部溝通嘛~」發言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家校溝通員」。我盯着手機屏幕冷笑。前陣子我通...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 天天要聞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同學們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往往也是剝奪同學們喜好和興趣的地方,為了讓學生的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不少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只能帶與學習有關的用品,像課外書等物品本該是學生們排遣學習壓力的主要用品,卻成為了課堂上禁止出現的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 天天要聞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學生們化身「蘇河小導遊」,用鮮活的語言介紹蘇河橋樑的前世今生;化身「小小探險家」,探尋半馬蘇河上的歷史足印;打破學科藩籬,在科技園區觸摸「未來產業」的創新脈搏,在歷史建築中聆聽「百年匠心」的歲月迴響……近日,涵蓋14個主題課程、33條研學路線的《普陀大學堂「半馬蘇河 七彩秀帶」研學課程方案集》和《普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