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擺渡 共話豐收|「尋找成都金牌教師戰隊」大型報道今日啟動

2022年09月27日20:49:38 教育 1951

記者丨陳興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9月23日,我們迎來了今年的第16個節氣——秋分,也迎來了第5個中國的豐收節

今年的豐收節,成都是兩大主會場之一。秋陽下的天府萬畝良田,大地流金,五穀豐稔,處處充滿秋收的喜悅。

此時此刻,在另一片沃土上,中國的1800萬老師剛剛迎來又一批幼苗,播撒下代表未來和希望的種子。

農人的豐收季 ,老師的播種季。

披星戴月的求學路上,是他們十二年的提燈引路,才有了一朝築夢成光;

出征折桂的征程途中,是他們日復一日的諄諄教誨,才有了萬千桃李芬芳;

學海無涯的風雨兼程里,是他們擺槳迎潮,渡盡洶湧,渡卻人間讀書人。

因此,當我們為大地的豐收而歡慶時,不應該忘記:作為教育第一生產力的教師,他們的每一分耕耘都值得銘記,他們的每一份豐收都應該擁有歌贊。

在這個金秋時節,我們想跟你分享教師的豐收喜悅,也傳頌教師的職業榮耀。

今天,紅星新聞·成都商報·成都兒童團·成都商報教育發佈共同啟動「尋找成都金牌教師戰隊」大型報道

我們將回顧2022中高考季,尋找那些在2022年辛勤耕耘、喜獲豐收的班級教師戰隊,講述他們的故事,致敬他們的付出,也展示成都初高中教師們在師資力量和教師培養體系上的巨大進步。

我們的聚光燈將要對準不是個人,而是群像。因為每一份豐收的到來,都不是一個教師的個人英雄主義,而是整個團隊眾人拾柴的擰繩聚力。

這份喜悅,我們也期待與你一起見證。

致敬擺渡 共話豐收|「尋找成都金牌教師戰隊」大型報道今日啟動 - 天天要聞

即日起,各學校可將金牌教師團隊事迹材料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並留下相關聯繫方式,我們將在初步篩選後與學校取得聯繫,確定採訪事宜。

聯繫電話:028-86007905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 天天要聞

高中生阿條姐 位列世界第一!

日前國際射聯更新世界排名黃雨婷以6136分首次登頂列女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世界第一4月4日這一好消息衝上熱搜引髮網友熱烈祝賀網友們紛紛表示「太厲害了」「恭喜阿條姐」黃雨婷,女,2006年生,浙江黃岩人,共青團員,中國射擊運動員。曾就讀於黃岩西江小學、黃岩城關中學,現就讀於台州市黃岩第二高級中學。2022年開羅世錦賽上...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羅平縣科技館開展2025年「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而清明節放風箏是自古流傳的習俗。為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青少年的創新實踐能力,4月4日,羅平縣科技館來到南片區陽光草坪帶領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開展了一場關於風箏的科普手工實踐活動。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 天天要聞

投訴老師變成「原罪」,家校溝通員角色錯位,是什麼教育困境?

近日,一位家長發了一篇文章,描述自己投訴老師後,被背刺的事,引髮網友圍觀熱議。「希望家長們不要打市長熱線,有事直接找我,或者找家校溝通員。」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說完這句話,班級群里立刻跳出一條消息:「支持老師!有問題咱們內部溝通嘛~」發言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家校溝通員」。我盯着手機屏幕冷笑。前陣子我通...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 天天要聞

美術生把教材人物改成「花美男」,女同學很滿意:已然愛上學習

對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同學們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往往也是剝奪同學們喜好和興趣的地方,為了讓學生的心思都花在學習上,不少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只能帶與學習有關的用品,像課外書等物品本該是學生們排遣學習壓力的主要用品,卻成為了課堂上禁止出現的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 天天要聞

普陀區打造育人大學堂,發佈33條研學路線

學生們化身「蘇河小導遊」,用鮮活的語言介紹蘇河橋樑的前世今生;化身「小小探險家」,探尋半馬蘇河上的歷史足印;打破學科藩籬,在科技園區觸摸「未來產業」的創新脈搏,在歷史建築中聆聽「百年匠心」的歲月迴響……近日,涵蓋14個主題課程、33條研學路線的《普陀大學堂「半馬蘇河 七彩秀帶」研學課程方案集》和《普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