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2024年04月18日23:55:15 汽車 1800

未來2年,將是純電車型的爆發期。

對此,再不情願也沒用,趨勢已經形成。看看車企的新車結構就知,純電/增程已然成為「萬千寵愛」,開始大行其道。畢竟,車企只出純電車,純電車不發展起來也不行,不是嗎?

然而,市場熱了,人就得冷下來。

因為純電汽車技術的更迭太快,有人預測,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需要提前做好防範。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第一個風險是,前沿的電車,轉眼成為過時產品

這跟油車時代大不相同,一個2.0T加上60L油箱,百年之間,油車橫豎就這麼點東西。

比方說,買了雅閣,5年後也是個老雅閣,穩壓思域一頭。電車更像數碼產品,就像小米手機,過兩年,性能不如紅米

因為在電車上,前沿技術的「花期」實在短暫。

像高階智駕,去年問界的一出來傲視群雄,但今年就不威風了,大疆把同樣的技術裝到8萬的車子上。

譬如電池,去年麒麟電池一出來獨領風頭,續航突破700公里,這還是頂配專享的豪華。

然而今年也不威風了,小米、阿維塔,20多萬的車,起步就是700公里了。

這也只是眼下,馬上,蔚來、昊鉑150度的固態電池也來了,標準將再次提升至1000公里。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同樣的,今年不少車企扣扣嗖嗖,只給了400V平台,明年800V將要普及。

要知道這還不是全部,看看車企們已經公布的新技術。

領克的數字底盤、比亞迪璇璣智能架構與天眼智駕、奇瑞矢量四電機。

總的來說,這些新技術涉及到一台車方方面面,這兩年要遍地開花,成為基礎配置。

說白了,這也是市場太卷,不給力一點,根本沒法出頭。

車企憑藉技術先發優勢,好歹賺足市場與口碑。

而每一次技術更新,就必然有一批老車子成為落伍產品,只是這個速度,未免太扎心。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第二個風險是,貶值率會快速下降

純電汽車貶值率本來乏善可陳,這兩年,更糟。

先別說二手,來看看一手。

騰勢N7為例,這款車去年7月上市,由於對自己的實力估計錯誤,市場慘淡,一個月也就200來台,短短9個月就完成改款,並將價格下調6.2萬,相當於打了79折。

而且,可別忘了新車還有技術升級。

此時,老車主的心情,已經不忍想像。電車的貶值率現狀,可見一斑。

統計數據也見證這種慘淡。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根據中汽協的報告,今年2月,純電車型的3年保值率為54.8%。到了3月,就掉到52.5%

這還是宏觀數字,具體到車型,可能更低。

譬如,緊湊與小型SUV向來是貶值率的重災區,實際低於50%也不意外。

或者是400V、800V的車子,前者由於技術落後,將來貶值率也會掉的更快。

當前的一台電車遠遠不是「完全體」,隨着價格戰的推進,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車的貶值率都不會有什麼起色。

而在電車還未趨於成熟之際,未來兩年要入手,這個虧可以說是吃定了。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第三個風險是,維修費用光速上升

關於油電之爭,養車經濟性是繞不開的話題,電車總是取得壓倒勝利。

但事情遠不止這麼簡單。

以能耗、保養等費用而論,電車的確技高一籌。

然而,一旦發生損壞,電車的維修成本又變得岌岌可危。

就拿中控屏來說,如今已經發展到15寸、16寸,車企還把實體按鍵取消了,許多功能都集成在屏幕上,讓你不修不行,壞了換一個,就要4千左右。

再如智駕使用的雷達、攝像頭傳感器,就有30多個,像下面這位小鵬車主,換一個原廠激光雷達就花了8916元。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不要說還有電吸門、電動天窗、冰箱、彩電、按摩座椅...

只能說,這些配置用起來很爽,但是修起來也真讓人頭大。

同時,在汽車製造工藝上,也由特斯拉帶起了一體化壓鑄的風潮。

以至於現如今,但凡有點檔次的車子,沒有不是一體化衝壓的。

甚至車企還在爭相攀比「噸位」,像華為是9000噸,小米是9100噸,小鵬愣是給干到12000噸。

這個工藝會增加維修成本呢?

說白了,一體化壓鑄,就是車企為了省成本。

譬如有300-400個零件,一個一個製作很麻煩,先簡化成2個大部件,然後用衝壓機一下子就給壓出來,嘎嘎快,10小時就造一台Model Y,成本降低40%。直接促使特斯拉成為利潤最高的車企。這讓哪個車企看了能不迷糊?

這個技術給車企省了成本,代價卻要車主承擔。

一個地方壞了,連帶整個鑄件都要更換。不妨說,相當於一次就要修300多零件,成本不是增加一星半點。

譬如有Model Y的車主,28萬的車子,車屁股撞壞了,維保估價要20萬。

未來2年,買「純電」或將面臨3個風險,不是胡說,趨勢很明顯了 - 天天要聞

總的來說,純電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無可置疑的趨勢,不然車企也不會那麼使勁更新技術。

當前趨勢來看,只需三五年,電車可能就會走向成熟。

但是在這將成熟還未成熟的未來幾年裡,一台電車帶來的邊際風險也最大。

如果你不是土豪想要一個大玩具,還是選擇混動或油車過渡一下,等技術成熟了再考慮電車。

汽車分類資訊推薦

一口價8.99萬,全系1.5T,綜合續航超1400公里,奇瑞風雲A8值嗎? - 天天要聞

一口價8.99萬,全系1.5T,綜合續航超1400公里,奇瑞風雲A8值嗎?

現在買車,新能源車型越來越火,挑得人眼花繚亂。如果說對純電車型還有顧慮,那麼混動車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要說15萬左右想買輛家用混動轎車,那麼奇瑞風雲A8值得重點關注。今天蘇荷就跟大家聊聊這款具備不錯性價比的國產混動家轎。先聊聊價格,2025
10萬級家轎終極對決:榮威純電D6以科技與成本優勢完勝朗逸 - 天天要聞

10萬級家轎終極對決:榮威純電D6以科技與成本優勢完勝朗逸

在10萬級家轎市場中,大眾朗逸長期佔據燃油車銷量榜首,但新能源技術的崛起正悄然改寫競爭規則。榮威純電D6以「油電同價」策略橫空出世,憑藉顛覆性定價、超低使用成本及尖端技術配置,向傳統燃油車發起全面挑戰。接下來,我們就從家庭用戶最關注的空間、安全、續航、智能化等維度,解析榮威純電D6如何以全場景實力實現對朗...
vivo Y300 GT:7620mAh藍海電池+天璣8400滿血版 - 天天要聞

vivo Y300 GT:7620mAh藍海電池+天璣8400滿血版

vivo Y300GT作為vivo定位中端市場的機型,憑藉超長續航、旗艦性能和磐石抗摔多項越級配置為核心賣點和1899元起的親民定價,成為千元機市場的「全能戰士」。 亮點功能率先介紹,vivo Y300 GT 搭載了 vivo 史上容量最大的 7620mAh 藍海電池,採用第三代硅碳負極技術,能量密度進一步提高,實現了輕薄與大電池的兼顧。重度使用...
戶外LED大屏新標杆!強力巨彩谷亞萬境VK系列實力登場 - 天天要聞

戶外LED大屏新標杆!強力巨彩谷亞萬境VK系列實力登場

當前,戶外傳媒行業不斷變革,戶外LED大屏逐漸成為城市視覺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LED顯示行業的領航企業,強力巨彩旗下谷亞萬境VK系列產品,不僅為行業帶來技術突破,更開啟了戶外顯示場景應用的嶄新想像空間。技術創新構建戶外顯示新基準隨着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靜態廣告牌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傳播需求。L...
領克Z20調整限時購車權益 - 天天要聞

領克Z20調整限時購車權益

近日,領克汽車針對旗下Z20車型推出限時購車政策。根據官方信息,在2025年5月12日至5月31日期間完成車輛大定鎖單及提車流程的消費者,可享受特定購車權益。該車型定位為緊湊型SUV,目前共有3個配置版本在售,官方指導價區間設定為13.59
奧迪A4L,7.1萬公里一手車,德系品質能否再戰江湖? - 天天要聞

奧迪A4L,7.1萬公里一手車,德系品質能否再戰江湖?

奧迪A4L是奧迪品牌下的一個重要車型,其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1972年,當時的第一代車型被稱為80而非A4L。自1994年引入中國市場以來,A4L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每一代都根據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和升級。
人氣爆棚,長城智慧工廠馬拉松以愛出圈 - 天天要聞

人氣爆棚,長城智慧工廠馬拉松以愛出圈

5月11日,以「陪媽媽跑」為主題的2025長城汽車智慧工廠半程馬拉松在保定徐水智慧工廠燃情開跑,吸引了銀髮跑者、國際跑者、時尚奶奶團、辣媽潮爸、寶貝團們等諸多國內外選手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