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兩年的發展,國內中大型SUV市場中,可謂湧現出不少高性價比的產品,由此也讓潛在消費者有了選擇的餘地。其中美系陣營的別克昂科旗,無疑是熱門車型的形象和我們見面,憑藉性價比和產品力的優勢,贏得了不少國人的認可。不過同為美系車的雪佛蘭開拓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雖然從產品硬件分析,做到了標配2.0T+9AT,且有着較大的終端優惠,但實際銷量卻顯得十分落魄。根據10月份中大型SUV銷量排行榜來看,雪佛蘭開拓者的月銷僅為128輛,看到這裡或許有些朋友會問了,號稱良心美系大塊頭的開拓者,為何在國內市場賣不動呢?針對這一問題,小編就來聊聊個人的看法。
平心而論,相比於前幾年,如今雪佛蘭的存在感是越來越低,這也是為什麼推出開拓者的主要原因。官方指導價保持在22.99-33.39萬元之間,和主流的中大型SUV劃清了差距,錯位競爭也成為了開拓者的營銷策略。並且隨着在市場的進一步深入,開拓者也給出了不小的優惠幅度,以目前成都地區為例,2021款車型全系優惠基本保持在5萬左右,就拿售價25.99萬元的2021款 輕混 650T 7座 型版來說,實際裸車價格不超21萬,花日繫緊湊型SUV的價格就能買到美系中大型SUV,性價比高與否?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下面個人先對開拓者的產品力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最後來分析一下開拓者銷量失利的原因。外觀方面,開拓者的造型設計還是挺對年輕人胃口的,做到了前衛個性與粗獷硬派共存。前臉採用分體式的大燈組合,大嘴造型的分層進氣格柵,配合高大威猛的車頭布局,無疑給人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美系肌肉范十足算得上是我對開拓者外觀的真實評價。
車身尺寸上,無論是車長近5米,還是超2米8的車身軸距,都使得這款開拓者達到了同級別主流水平,此外全系提供5座/7座兩種布局,也能夠很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用車要求。
硬件方面,開拓者全系標配2.0T發動機+48V輕混的動力總成,其發動機有着237Ps和350N·m的賬面參數,官方給出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8.4秒,這對於一款車重將近兩噸的大塊頭來說,性能表現堪稱優秀。實際開起來,開拓者的動力輸出十分充沛,即便是坐滿人的情況下,深踩油門加速也不會出現乏力的感覺,再加上所匹配的9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同樣確保了良好的換擋平順性,清晰的換擋邏輯,也讓這款開拓者的行駛品質有着可圈可點的表現。
毫無疑問,開拓者本身的產品力表現,在同級別中絕對算是拔尖水準,但要說起開拓者的劣勢也較為明顯。其一就是雪佛蘭品牌號召力不足,認可度低無疑成為了不爭的事實。雖然雪佛蘭旗下車型分佈比較完善,且有着較高的性價比,但消費者真正選車的時候,往往都會首先考慮認可度高的別克,這點和斯柯達的處境比較相似。只要不是對雪佛蘭有特殊情結的朋友,基本都不會將雪佛蘭定為首要考慮的對象。這麼一來,也讓雪佛蘭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此外認可度低所導致的保有量少、後期保值率低等諸多問題,同樣是勸退消費者的理由。
其二內飾質感也是雪佛蘭開拓者的硬傷,畢竟像開拓者這類家族旗艦車型,作為樹立高端形象的代表,內飾質感到位可謂是關鍵和基礎,但開拓者並沒有吸取以往失敗的教訓,而是我行我素,除了中控布局比較常規以外,內飾塑料感強、缺少全液晶儀錶盤,也是很多車主吐槽的重災區,和別克昂科旗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畢竟花二十幾萬買車,消費者更多是看重檔次和質感,反觀開拓者,則很難滿足要求。
綜合來說,從機械層次分析,開拓者的確是一輛好車,但因為品牌和內飾質感等方面的原因,最終導致銷量失敗。我覺得,開拓者要想扭轉現階段落魄的局面,保持較大終端優惠的前提下,必須得從內飾質感入手,換裝家族最新的雙聯屏設計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