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一看便知」:長期缺錢的人,多半有這幾個通病

2025年03月25日08:40:37 育兒 6856

有一個企業家說:「看待問題如果都跟別人一樣,還不如看看報紙。」

誠然,我們不能夠人云亦云,要學會獨立思考。

很多問題,順着大家的思維去看,會誤入歧途,需要學會反着看。

社會上,誰是有錢人,誰是窮人。還真的不要看打扮,聽他說什麼,而是要觀察一些細節,順着、反着都思考一下,就一目了然。

長期缺錢的人,多半有以下幾個通病,在社交時,你要擦亮眼睛。

「有錢沒錢,一看便知」:長期缺錢的人,多半有這幾個通病 - 天天要聞

01

待人特別大方:把自己捨不得用、捨不得吃的東西,送給他人,以為可以得到幫助。

在我們的印象中,窮人總是摳摳搜搜的,什麼都捨不得花,什麼都捨不得扔。

其實這是他在家裡的樣子,他一旦出門,要去社交了,就特別大方。

他寧願苦了自己,也要在社交的時候,讓人舒服。畢竟,他對人脈的需求很大。

作為70後,我出生在農村,看過很多農村人的人情世故。

就說我的母親吧,她每年春天,都會做很多的筍乾。

把筍乾弄好之後,會進行歸類。最好的筍乾,一定要留起來,在過年的時候,送給拜年的親戚。

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母親還把自認為最好的雞蛋,長得最壯實的鴨子,都留起來。

我畢業的時候,成績還不錯,就打算填報中專學校。那時候,中專是會分工的,很吃香。

母親為了填報志願這件事,特意到縣裡的教育部門,找了一個表姑,多番詢問。每次去,都會把最好的東西帶上。

表姑呢?看到母親來了,也會體現出熱情。但是對母親的要求,卻不正面回應。

表姑把家裡剩下的掛曆,送給母親,作為回禮。

母親到村裡,逢人就說:「這掛曆有多好......」

當我長大之後,就明白了,母親給人的,是最貴的,但是在有權有勢的人眼裡,都是不值一提的;別人回敬的,都是不要的,而母親卻沒有看過,以為是寶貝。

事實上,母親送禮之後,得到的幫助是微乎其微的。對方往往顯得不耐煩,隨便敷衍。

總是過摳門的日子,卻把最好的給了他人,這社交是很用心,但是卻沒有動心,效果很糟糕。

窮人,使勁成全「大方」的印象,也只是感動了自己。

「有錢沒錢,一看便知」:長期缺錢的人,多半有這幾個通病 - 天天要聞

02

說話喜歡沾光:把富有的親戚朋友掛在嘴邊,引以為豪,也特別有面子。

與人聊天的時候,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話:「我的一個親戚,在省城開店鋪,一年的收入就是好幾十萬。他的店鋪流水,一個月都是百萬了。」

也有人會談起某個朋友的勵志故事。說他如何讀書,如何創業,吃了多少苦頭。並且把這個朋友當成偶像。

這樣的話,聽多了,就覺得很可笑了。畢竟,別人有,不等於自己有。就是兄弟有,也不等於你有;父母有,也不一定會給你。

如果有人說,自己和某個土豪一起吃過飯,還談笑風生。你就問他:「打個電話給土豪,看他是否記得你的名字?」

我的老家,有句罵人的話:「我認得你姓『丘』。」

也就是說,富人的社交很廣,一起吃過飯的人,基本沒有什麼印象。應酬,僅僅是客套,你千萬不要較真。

喝酒之後說的話,你聽着就行了。酒醒了,多半會忘記。

你對富人介紹:「我是小黃。」

第二天,富人見到你,很有可能喊:「小丘......」

不得不知道,那些喜歡沾光的人,你就不要多理會了。他有什麼親戚,很厲害,都和你沒有啥關係。你要是通過他去找富親戚,那就是拐彎抹角的關係了,根本就靠不住。

「有錢沒錢,一看便知」:長期缺錢的人,多半有這幾個通病 - 天天要聞

03

喜歡尋找借口:把自己很窮的原因,歸結於社會、他人,還橫加指責。

「要不是我那個弟弟拉着我,我早就發財了。」

「要不是朋友聽我的話,我的生意就做起來了。」

「要不是城裡不準擺攤,我靠擺攤都賺幾十萬了。」

類似的話,你是應該聽過的。這就是窮人口頭禪,也是對社會和他人的吐槽,對人生的遺憾的總結。

只要是兩人合作,失敗了。錯的人,永遠是對方,而不是自己。畢竟,自認為,是很聰明的,考慮走到。

既然人那麼聰明,又為什麼不單幹呢?這樣想,就把事實拆穿了。

有一個大家熟悉的故事:「蜀鄙二僧。」

窮和尚要去南海,就向富和尚辭行。富和尚說:「我準備了很久,要去南海,也沒有敢去,你怎麼行啊。」

窮和尚靠一瓶一缽,就去南海走了一個圈,回來了。窮和尚,主打一個不聽勸。

到底誰是富人,誰是窮人,我們應該反着看,窮和尚是心靈富有的人,也未來可期。

做人也是一樣,什麼都聽別人的,都怪別人,是心窮的體現,是做事,不夠胸有成竹;能力上不能把控,對他人有很強的依賴思想。

記得我們村裡,有兩兄弟,弟弟開墾果園,種黃桃。哥哥說:「還沒有看到村裡人種果樹發財。」

弟弟堅持了五年,年收入達到了十幾萬。哥哥就不做聲了。

弟弟讀了大學,學了農業,也有銷售渠道,而哥哥一直種地,初中畢業。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社會,我們應該抓住發展大趨勢,而不是期待社會給自己餡餅,坐等社會照顧。吃照顧飯的,總有五保戶的形象,扶不起來。

04

作家三毛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的悲劇大半和金錢脫不了關係。」

最可怕的是,窮人生活在悲苦之中,卻不承認,或者渾然不覺。還使勁裝出很富有的樣子,說出他人的致富經,給自己貼金。

做人真實的自己,一步一步走,雖然困難重重,但終究會變好。

一個人變富,往往是從心靈變富開始的。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 天天要聞

理解幼兒,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

成年人往往只能觀察到幼兒的行為,卻不了解其背後的心理動機和行為邏輯。經常容易根據成人思維推斷,給幼兒的行為簡單粗暴地貼上各種道德標籤:哭鬧是任性,不肯分享是自私,依戀媽媽是軟弱……殊不知幼兒有獨特的大腦發育程度,成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一切對他們來說可能猶如驚濤駭浪。這一階段面對的人生挑戰遠比成人以為的多...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 天天要聞

警惕這些侵害孩子的行為!國家網信辦通報7類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網信辦通報了一批有關網上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典型案例,涉及惡意製作「沙雕動畫」短視頻、傳播未成年人軟色情、打造「網紅兒童」等共七大類。一起來看詳情2024年是《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的實施之年。網信部門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依託「清朗」系列專項行動,聚焦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就是在家帶孩子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言語猶如溫暖的陽光和滋潤的雨露,對他們的內心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想要養育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孩子,父母需要頻繁地說出一些特定的話語,為孩子的心靈注入力量,讓他們在面對生活的挑戰時能夠堅定自信、從容不迫。「我相信
免費三天! - 天天要聞

免費三天!

清明時節踏青出遊掃墓祭奠自駕出遊等出行活動增多為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天水公安交警請大家收下這份出行小提示- 放假時間 -今年清明節放假時間:4月4日(星期五)至4月6日(星期日),共3天。- 天氣情況 -請廣大群眾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氣象預報信息,注意行車安全。- 高速通行情況 -清明節期間4月4日0時-4月6日24時...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 天天要聞

《梅根2.0》曝預告 機械妖姬復活被「收編」殺AI

1905電影網訊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拉斯維加斯,2025 CinemaCon影展,電影《梅根2.0》(M3GAN 2.0)發佈全新預告,影片製片人溫子仁,主演維奧萊特·麥格勞,還有30個「梅根」在現身。預告中,機械舞姬梅根伴隨着「插排姐」查普爾·羅恩的《Femininomenon》熱舞登場。《梅根2.0》故事發生在梅根(珍娜·戴維斯 配音)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