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怎樣用基礎體溫 監測排卵?怎樣判斷排卵質量?

2025年04月03日17:34:05 育兒 1733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備孕階段,都會有「監測排卵」這個焦慮又麻煩的時光,但是真的都需要每次跑醫院做B超嗎?

大多數育齡期女性同時也在職場上升期,頻繁請假,很不切實際,但是排卵的觀測有時候就在一兩天,對於生活習慣規律的女性,我們會建議使用基礎體溫監測排卵的方式來預測排卵,以及精準的安排「愛的鼓掌」

具體怎麼做?以下視頻會告訴你。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怎樣用基礎體溫 監測排卵?怎樣判斷排卵質量? - 天天要聞

空白基礎體溫單如下: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怎樣用基礎體溫 監測排卵?怎樣判斷排卵質量? - 天天要聞

怎樣判斷應該安排「愛的鼓掌」?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怎樣用基礎體溫 監測排卵?怎樣判斷排卵質量? - 天天要聞

1.體溫下降0.3度,或直接上升0.3度,當天早晨就要安排「愛的鼓掌」,隔天再補充一次(如上圖);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怎樣用基礎體溫 監測排卵?怎樣判斷排卵質量? - 天天要聞

2.體溫直接上升,當天早晨就要安排「愛的鼓掌」,隔天再補充一次(如上圖);

3.當然,最完美的是:月經完全結束以後間隔1天開始,平均每3天一次;

是不是一定要到體溫波動才能「愛的鼓掌」?

當然不是,參考前面最完美的:月經完全結束以後間隔1天開始,平均每3天一次。

因為小蝌蚪的存活時間大約在3-5天,有的弱的,不到三天,也有特別健康的,能到6-7天,前段時間,熱播劇《玫瑰的故事》,就有這樣一個橋段——憋一憋質量好。這其實是錯誤的。↓↓↓

憋一憋更健康?其實是誤區

在此提醒大家,由於社會壓力的增大,男性生殖健康是一個大黑洞,因為男性往往忽略積極做檢查這件事,從而一直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就覺得「我的感受沒問題,那就是沒問題」,男性的「感受」和「小蝌蚪質量」不是成正比的。很多時候他感知不到自己已經出問題了。在門診中,按要求去接受檢查的男性,標本不合格的概率已超過50%。

希望男性朋友們認真做到以下幾點:

1.備孕前,積極接受檢驗檢查:精液常規、支原體衣原體監測;

2.戒煙戒酒,為健康負責(不要以其他案例為借口,概率的發生,對於家庭,只有0%和100%);

3.早睡早起,坐班請定時起來走動,每周3次以上氧運動;

那怎樣知道排卵期量好不好呢?

1.從體溫升高或降低開始算,高溫能堅持12-15天,是正常的,來月經當天或前一天,體溫會忽然下降;小於12天體溫就下降,可能是黃體功能不足;如果超過16天,可能是懷孕了

2.排卵體溫升高以後波動較小,相對平穩,是正常的,若波動較大,可能與黃體不足或是睡眠不佳有關;

3.排卵體溫足夠高,在36.6度以上,如果較低,考慮是否有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者是否氣血不足,或身體虛弱。

4.身體感受:有蛋清樣白帶分泌物,或乳漲的感覺,也有人有輕度燥熱,這都可能意味着你排卵了。

為什麼不用排卵試紙?

排卵試紙的原理是檢測尿液中LH值的含量,對於多囊患者不友好,多囊患者的LH值往往超標或不穩定,有時長期弱陽性,甚至有時長期強陽性。

那對所有多囊患者一定不能用嗎?也不是,只是它極其麻煩,需要發現弱陽慢慢變強的時候,4小時檢測一次,直到強陽轉弱,才意味着排卵了,就是大家所說的「整天玩尿,快要崩潰了」。所以我們不推薦。

關於捉摸不定的卵泡,你還有什麼問題,可以評論區留言探討。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用溫暖打破沉默 走進「星星的孩子」的世界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們常常遺憾不能走進他們的世界,觸摸他們的靈魂。4月2日,在第18個「世界孤獨症關注日」之際,記者走進濟南特殊教育中心,用鏡頭和文字記錄....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着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着溫馨回憶的光盤、儲存着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盤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