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勸學》里說:「真積力久則入。」
愛學習的人,日積月累,就會有收穫,社交也是如此。
任何一種社交,或多或少有一些利益交換的關係,起碼會有價值。
如果你只是考慮短期利益,那麼你和誰交往,都會是弱勢的一方,甚至因急功近利,導致衝突。
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明白,不管和誰交往,都要想遠一點。

01
沒有長期思維,就是一場災難。
在《紅樓夢》里,有個叫「金鴛鴦」的女僕,雖然身份卑微,但是深受賈母的喜愛。
她很快成為了賈母身邊的首席丫鬟,她總能猜到賈母要幹嘛,要說什麼。因而,她也能代替賈母施號發令。
像王熙鳳這樣的大人物,在鴛鴦面前,也要表示尊重。
賈母的大兒子賈赦,想要娶鴛鴦,做小老婆。鴛鴦死活不同意。
鴛鴦說:「別說大老爺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這會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
鴛鴦拒絕出嫁,也是契合賈母的心思的。
果然,賈母知道情況後,衝著大家發了一頓脾氣:「我通用剩這麼一個靠得住的人,你們還要來合計?」
從賈母的角度看,反對這次婚姻,不是留住一個丫鬟那麼簡單。賈母知道,自己還有一大筆財產,大兒子要娶鴛鴦,是求財,對自己不利。
可惜的是,鴛鴦看不透,沒有想到深層次的問題。
賈母的好,到底是一種虛情。比方說,鴛鴦的母親過世,賈母也沒讓其奔喪;賈母還對王熙鳳,鬧戲一般地說「讓王熙鳳的丈夫,帶鴛鴦做妾」,反正沒有真心考慮安排鴛鴦的婚配。
賈母過世後,鴛鴦就失去了依靠,又怕賈赦等人的玩弄,懸樑自盡。
從鴛鴦和賈母的關係中可見,沒有遠見的鴛鴦,終究讓自己活成了一場悲劇。
第一,她沒有看清楚,賈母只是需要她服務,並沒有真心愛她。
第二,她沒有藉助賈母的信任,為娘家謀得一點好處,也為自己以後能夠有退路。
第三,她沒有為自己謀婚姻,失去了後半生的依靠。
說到底,不管鴛鴦在府里多厲害,都是仰仗賈母,一直都沒有擺脫主僕關係。
看過一個類似的哲理故事。
有一個禪師,騎着一頭驢子。路人看到,紛紛停下來,畢恭畢敬。
驢子非常得意,就單獨外出,站在路中間。路人見到,討厭地說:「滾開,別擋路。」
驢子沮喪地回到家。
禪師說:「蠢驢,人們尊重的是我,不是你。」
鴛鴦和賈母,不也是驢子和禪師嗎?可惜很多人看不清,只是享受一起相處的日子,眼下有吃喝,能被尊重等。
看過這樣一句話:「駱駝的頸項就是再長,也夠不到山那邊的草;兔子的前腿就是再短,一樣能夠一蹦八根壠。」
任何一種關係,你自以為很好,都會迷失自己。能夠走一步看十步,就能促進關係發展,讓自己藉助關係,走得更遠。
不能把關係放在長遠的人生里思考,人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誤:不顧後果、盲目依靠、過分善良、完全聽對方的、偏信偏聽等。
一時半會的快樂,終究如曇花一現,你陷入其中,花落之時,也是人生凋謝之時。

02
凡事看遠一點,才不會困在其中。
俗話說:「木尺雖短,能量千丈。」
不管是一面之緣,還是交往一段時間,還是一生情,只要能夠長期考慮,你就能夠從中獲得利益,起碼不就被困。
你把一段又一段的的關係,當成一把尺,把人生百年,當成千丈的長度,就知道要如何做了。
關於戀愛。考慮長久,就能夠及時離開那些虛情假意,不願意踏入婚姻的人,避免耽誤自己的青春年華。
從找對象開始,就設計如何夫妻相伴一生,而不是單純的卿卿我我,那些花言巧語的人,一下子就能夠看破。
有了長期成家的打算,後半生就能夠按照計劃推進,少年夫妻老來伴。
關於合作。古人:「說用得其長,則才無或棄;偏詰其短,則觸物無可。」作為旁觀者,看清楚對方的長處和短處,再用對方的長處。
在合作的時候,能設定規則,而不是感情用事。堅守了規則,那麼合作才會愉快,也免了各種算計和陰暗面。
關於親人。相處很長時間,也不能夠隨便丟了。愛恨情仇,借錢,合作,等情況,都混合在一起。你能夠做的,就是大度一些,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雞毛蒜皮的事情,引發矛盾。
在有矛盾的時候,及時化解。少了一些計較,你吃虧了,也是福氣。
在一些大事上,應該及時溝通,形成規矩,不要礙於面子,彼此都隱藏什麼。
關於小人。不能單純把小人全部打倒,而是應該看小人的發展趨勢。能夠改過自新的小人,後來還是能夠交往。
寧願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你處處針對小人,無疑是給自己設立禍害。
任何關係,都是在變化的,你要有趨勢判斷力,跟着一起變。你能夠看遠,還能以不變應萬變。

03
社交大師卡耐基說:「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依賴人際關係、外世技巧。」
做強自己是硬本事,借用他人是軟實力。
人在社會上混,應該軟硬兼施,掌握社交技巧,關鍵是把握未來的發展。
你能夠主導關係的未來,那麼你就是關係里的主角,借用周圍的人,成就更好的自己。
當然,關係也是相互的,得到好處,也付出好處,才能長久。
記住,我們要做一個長期主義者,讓社交利益最大化。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