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2022年09月29日10:30:28 育兒 1542

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9月21日訊(記者 陳盛鍾 通訊員 許雙萍 文/圖)洗菜、煎雞蛋、拼果盤……20日下午,湄洲島實驗幼兒園的「歡樂小廚房」里傳出陣陣飄香,一堂別開生面的生活體驗課正在這裡上演。不大的廚房內,小家電、鍋碗瓢盆和刀具等,樣樣不落。在保育員的帶領下,孩子們變身廚房小能手,在動手實踐中收穫美食製作的樂趣,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現在,小廚房已經成為小寶貝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湄洲島實驗幼兒園保教主任高黎英說,去年,該園以「生活處處皆教育」的教育理念,設置了「歡樂小廚房」活動區,構建幼兒生活化課程。幼兒們可以自己準備食材、製作食品、打掃清潔,在沉浸式勞動體驗過程中了解更多生活常識,鍛煉動手能力,積累生活技能,讓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保育工作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石。湄洲島實驗幼兒園是目前島上唯一一所寄午制幼兒園,2019年秋季,湄洲島管委會以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方式,為該園招聘了13名保育員,所有保育員的工資待遇等均由財政撥款支付。幾年來,該園加強對保育工作管理的研究和探索,有效提高保育員的綜合素質,穩步推進保育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幼兒園的生活環境,直接影響着保育的質量。這些年,湄洲島實驗幼兒園把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作為提高保育質量的重要工作來抓。在幼兒飲食上,該園配備了恆溫飲水機、凈水器、面點間等,並按照幼兒園一周帶量食譜營養配餐系統,為幼兒伙食營養提供保障。同時,添置完善戶外感應式洗手池、大型建構積木、遊戲櫃、綜合遊戲區等,極大改善幼兒的生活、學習環境。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竹凳、漁網、麻繩……這些湄洲島農家常見的器具,在幼兒園裡卻成為孩子們喜愛的遊戲玩具。「3至6歲的兒童,應該加強摸爬滾打、跑跳走躍等基礎動作技能訓練。」高黎英透露,在幼兒們遊戲過程中,保育教師也會參與其中,成為幼兒遊戲的觀察者、引導者,時刻關注守護他們的健康和安全。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兒園主要的教學任務之一。湄洲島實驗幼兒園注重對幼兒精神底色的滋養,將勞動教育融入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讓勞動成為重要的教育手段。該園結合入園、餐點、飲水、盥洗、午睡、離園等各個環節,通過「小小值日生」、「我是班級小主人」等形式,引導幼兒養成主動為他人、為集體服務的意識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同時,該園根據小中大班幼兒的特點制定不同的保育發展目標,如小班段需達成獨立穿脫衣服、獨立進餐要求;中班幼兒會簡單的服務性勞動,如學會擦桌子、整理床鋪等;大班段結合幼小銜接需要,學會整理文具和書包等。有計劃地開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大賽,為幼兒提供鍛煉的機會,體驗貼近生活情境的勞動任務,提高孩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育惠民之⑰」湄洲島實驗幼兒園:幼兒教育從保育開始 - 天天要聞

值得一提的是,該園還結合湄洲島地方特色,教會幼兒們學會做作紅團、媽祖糕、媽祖面,並根據不同時令節日習俗開展特色主題實踐活動,如端午包粽子、中秋做月餅、冬至搓湯圓等。開設種植體驗課程,讓幼兒們學會自己種植蘑菇、馬鈴薯、青菜等,在多元體驗式耕種活動中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來源:福建日報客戶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