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孩子跟父親對打,這性情大變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2年09月28日12:31:41 育兒 1960

13歲的孩子跟父親對打,這性情大變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文:杜鵑

圖:網絡

有一句話叫變好需要三年,變壞則只需要三秒。

是的,一個人的觀念和性情變了,那也只是一念之間的事。

朋友芳芳有個兒子,在讀六年級時,還是一個在家會幫她洗菜掃地,把弟弟照顧很好的暖男,是個人見人愛的孩子。

而就是這麼一個暖男,在星期六的晚上,玩手機時二弟打擾了他,就惡語相向,不顧一點情分,就是一腳。

老二當場就哭得跟殺豬一般,當父親的見了,頓時也是火苗亂竄。

「他是你的兄弟,不是你的敵人,成天就記得打遊戲,記得打打殺殺,這樣長大能什麼出息。」當父親的帶着怒氣這樣說了兩句孩子,一般的孩子知道父親火了,都會放下手機,誰知人家根本當老子不存在或是在放屁。

當父親的看他一動不動,眼睛也不帶眨的,這時當父親的火了,走過去搶了他的手機,就狠狠摔在地上。

13歲的孩子跟父親對打,這性情大變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此時的兒子,就猶如一頭失去意識的老虎,從床上一躍而起,然後選擇他父親受過傷的部位猛烈攻擊。

頓時,當父親的就倒在了地上,芳芳見狀才吼兒子,並且努力制止了他。

就因為兒子的猛烈的攻擊,芳芳她老公昨天還專上醫院去拍了片子,還虧芳芳及時吼醒了他,要不後果不堪設想。

下午放學回來,吃完飯後芳芳跟兒子說了一堆語重心長的話。

「兒子,我們家六口人,再加上爺爺奶奶年奶奶大了,都需要照顧。現在就你爸爸一個人養家,想想他壓力有多大?」

她兒子一樣不做聲,芳芳則繼續道:「要是你爸爸有什麼三長兩短的,我看你還會有書讀,還會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誰讓他摔我手機,打了就打了,沒書讀就不讀,什麼叫好日子,我看現在的日子也沒見得好哪去?」

聽這語氣,就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同樣也沒有為自己打父親的行為感到一絲內疚與後悔。

13歲的孩子跟父親對打,這性情大變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這樣的孩子,如果繼續按這個狀態成長,就會猶如一個不定時炸彈,不知道哪天就會惹出事非來。

而這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據芳芳回憶,就六年級畢業後,老公在外頭賣水果,她則弄了個興盛優選還有多多買菜的門店,自然就必須每天都呆在租房子這邊。

父母不在身邊,爺爺奶奶管不到,於是就天天跟着村裏面最壞的那個孩子玩。那個最壞的孩子壞到什麼程度呢,聽說他們村有一家腦子有問題的人,結果這個最壞的孩子,就撒尿撒在其中一個孩子頭上,讓那尿液從人家頭上滑過臉上,再到身上和腳上,讓一個他認為的傻子聞聞他的尿味,是一件開心的事。

把自己幼稚得開心,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可以說是人性的扭曲。

13歲的孩子跟父親對打,這性情大變的背後,到底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芳芳的兒子,就整天跟這樣的孩子呆一塊,不作妖就打遊戲,遊戲也是那種打打殺殺,一個暑假回來,從此性情大變。

記得還有一句話叫跟着好人學好人,跟着巫婆學跳神。可見在孩子是非觀念還不是很明確,心智也不成熟的時候,跟什麼樣的人交往,就顯得至關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他的監護人,孩子變成這樣,父母是有責任的。

是的,父母賺錢很重要,可拚命賺錢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孩子。

因此,在警鐘敲響的時候,為人父母應該好好反省。

是在暴力和吼罵聲中再推一把,把孩子推向深淵,還是用溫暖和愛拉孩子一把,把孩子拉到陽光下,都在於父母的一念之間。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好好思量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 天天要聞

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

父母養大孩子,不代表孩子就會敬愛他們。要是相處不和諧,孩子也會嫌棄父母。父母對孩子成長影響大,想晚年親子關係好,就得留意那些影響感情的行為。老了才明白,被兒女嫌棄的父母,多半喜歡做這3件糊塗事。一、過度干涉子女生活:越界的關愛,適得其反父母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 天天要聞

雙春閏年不上墳,上墳禍事要臨門,2025清明節能不能上墳掃墓

從傳統曆法角度而言,雙春是指在一年之中出現兩個「立春」節氣。以2025年為例,立春分別落在農曆正月初六(2025年2月3日)和臘月十七(2026年2月3日),形成了「兩頭春」的獨特景象 。在傳統觀念里,「雙春」往往被賦予吉祥寓意,它象徵著好事成雙,萬物生機勃勃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 天天要聞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內心中忍不住心疼

人工流產的胎兒遺體最後都去哪了?看完令人忍不住心疼。隨着現代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愈加密切,人們的眼界、思想都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尤其是年輕人對於生活的看法在性格方面也是越來越開放了,對於愛慕之人都會勇敢追求。但是很多年輕人在防護方面的意識薄弱,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 天天要聞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答案來了

爸媽一高一矮,孩子會是平均值嗎?醫生表示,一個人的終身高70%取決於遺傳,30%受後天環境影響。通常父母高的孩子高,父母矮的孩子也矮。但父母一高一矮時,孩子身高往往取決於父母某一方。0~2歲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3歲開始逐步地減慢,從4歲到青春期前,也就是10歲之前,平均每年長6cm。然後到青春期,又有第二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