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2025年03月30日10:10:18 育兒 8402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隨着時代的變化,越來越多人追求健康的生活,不僅要多運動多鍛煉,還要調整飲食習慣,提倡少油少鹽,每餐營養均衡。

很多減肥餐里,會經常出現一些蔬菜的身影,可以是生菜、菠菜、西蘭花、上海青等等。

這些蔬菜,往往只需要放在水裡焯一會,撈起後再簡單調味一下,就好了。

但每種蔬菜特點不同,焯水的時間也不同。

比如可以直接生吃的生菜,最多在沸水中焯30秒,一旦超過這個時間,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就會流失。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其實泡茶和蔬菜焯水差不多,都講究的將食材本身的物質最大地釋放出來。

而不是像悶泡白茶一樣,導致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過度釋放出來,會導致茶湯苦澀難以入口,同時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但一部分茶友,很愛喝濃茶,用蓋碗沖泡白茶出來的茶湯,顏色較淡,茶味較淺。

他便會懷疑,「自己的泡茶手法是否錯誤」、「是不是沖泡老白茶時,不能太快倒出茶湯,要悶泡才會有茶味」……

但其實,喝白茶,就是圖個鮮香醇爽,追求濃郁,就本末倒置了,悶泡是完全錯誤的做法。

事實上,無論是什麼品類的茶葉,都不建議用悶泡的方式飲用。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2》

悶泡和快出水,是兩種不同的沖泡方式。

那麼,到底什麼是悶泡?什麼又是快出水呢?

悶泡也稱坐杯,是讓茶葉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在這個過程中,茶葉便會不間斷地釋放其內質。

因此,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析出過多,讓茶湯變的苦澀難耐。

提及悶泡這個詞,有些茶友不明白,它為何物。

如果將悶泡和快出水進行對比,想必大家便能懂其中的差別。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快出水,就如同其字面意思,指的就是在7-8秒內完成注水以及大部分茶湯倒出的步驟。

快速實現茶水分離,可以確保釋放在湯水中的滋味物質數量均衡,使得茶湯喝起來滋味清新鮮爽。

所以,如果茶湯的滋味剛剛好,不苦不澀,喝起來鮮爽,說明出湯的速度剛剛好,沒有導致茶湯被悶壞。

如果茶湯喝了一口,便苦得下不了口,則說明出湯時不夠快,悶泡過頭了。

簡單來說,用蓋碗沖泡白茶時,悶泡就是注水後讓茶葉與水接觸的時間過長,從而影響茶湯的口感、滋味。

就像烹飪手法里的燜菜,燜過頭了,食材便會過爛或沒有那麼高的營養價值。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3》

很多人對老白茶有誤解,覺得白茶經過多年的陳化,其內在物質變得更內斂含蓄,所以通過悶泡才能讓物質充分析出。

經常聽到有人說,新白茶要快出水,老白茶要悶泡?

然而,這個說法完全是錯的。

白茶的陳化反應,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在密封乾燥、陰涼避光、無異味的存儲條件下,茶葉與微量氧氣發生了反應。

因此,白茶才能越陳越香,經過多年的積累,茶葉中的營養物質也逐漸積累,沖泡出來的茶湯是濃郁甘醇的。

如果去悶泡老白茶,茶多酚和咖啡鹼就會過量析出,最後得到十分苦澀的茶湯。

因此,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悶泡。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白茶的工藝至簡,只經過自然萎凋、低溫乾燥的工序,因此茶葉中的營養物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所以白茶的品質很好,內含物質豐富,香氣和滋味都是上等的。

快出水的話,短短几秒鐘,便能讓各類物質均勻地釋放出來。

而悶泡,只會導致各類物質在頭道茶湯釋放過多,後面的八九沖便會寡淡無味。

只要茶的品質好,無論品種,無論年份,都推薦用快出水的方式去泡茶。

只有那些內質不夠豐富,養分極度匱乏的劣質茶,才需要悶泡。

這樣的茶,悶泡的久一點,茶湯才勉強有些茶味。

因此,當你看到商家宣傳「老白茶悶泡更好喝」時,就要警惕起來了,這大概率是品質不夠好的茶。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4》

既然老白茶不能悶泡要快出水,那麼,肯定有茶友會問,那如何才能做到快出水呢?

講究的就是一個快字,在蓋碗中注入水後合蓋,迅速將大部分茶湯就傾倒出來。

正常來說,完成上面所有的動作只需7-8秒左右。

如果是新手,最多也不能超過10秒鐘,否則會影響到茶湯的滋味。

當然,不用去擔心出湯快,茶湯的滋味就像白開水一樣沒味道。

當一款好茶的茶葉接觸到沸水時,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就會激發出來,瞬間茶香四溢。

茶氨酸、維生素等物質也會不斷地釋放,使茶湯變得清新而爽口。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千萬要注意了,用蓋碗泡茶一定要用燒開的沸水。

沸水才能引出白茶的茶香,而與沸水接觸時間的長短,決定着茶湯的口感、滋味。

這裡再教大家一個出湯快的小技巧,就是左右手一起用上。

左手拿着燒水壺,右手拿着蓋碗的「蓋」。

左手注水,注完水後,右手立馬合蓋出湯。

整套動作下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用了這個方法便能快、准、穩地出湯了。

好的老白茶和新白茶一樣,快出水便是最適合的沖泡方式。

買老白茶時,為什麼商家建議要「悶泡」,背後有什麼貓膩? - 天天要聞

《5》

千人千味,有人愛喝濃茶,所以喝不慣白茶的鮮爽。

總覺得,悶泡才是對待白茶的正確方式。

殊不知,白茶喝起來雖「淡」,卻十分清新、漿感十足。

如果買到了,只有悶泡才有味道的茶,快出水反而無滋無味。

這樣的茶,還是不要喝了,喝起來有什麼意思呢?

喝了沒什麼營養價值,對胃寒的朋友還不友好。

因此,快出水一定程度上能檢驗出一款茶品質的好壞。

悶泡好茶,就是在暴殄天物,浪費了大自然的饋贈——茶葉中豐富的物質。

對待好白茶,用最簡單的方式,蓋碗沖泡,快出水即可!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 天天要聞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那個被羊水嗆到的小女孩,再搶救了22天後還是不幸地離開了,老袁聽到這個消息,心率瞬間飆升,沒過多久就暈倒在重症室門口。等老袁醒來,天已經黑了,顧不上說半句話的她急忙衝到了重症門口。「乖孫兒,不怕昂,咱們是幸運的娃娃」,老袁在門外低聲祈禱,門裡的孫子與那個離世的小姑娘一樣,同樣是被羊水嗆到,目前孫子還在...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周六是悠閑的一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悠閑是早上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忙的是中午要去爺爺奶奶家吃飯,晚上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 天天要聞

這7個細節,證明你把孩子養得很陽光(娃中3條算你厲害了)

姐妹們,你是不是總擔心自己孩子不夠優秀——成績不夠拔尖、才藝不夠突出、性格不夠外向……但其實,真正養得好的孩子,不一定樣樣第一,但一定內心陽光、自信有力量。如果你家孩子有下面這7個細節,恭喜你,說明你給了他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努力耕耘;沒本事的人,卻常常虛張聲勢。有本事的人,注重努力的過程;沒本事的人,只追求浮華的結果。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從生活的細節中,一眼就能看穿。一個沒本事的人,最喜歡做以下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