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這5種行為,正在養育出敏感、脆弱玻璃心的孩子

2022年09月28日09:04:05 育兒 1342


父母的這5種行為,正在養育出敏感、脆弱玻璃心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看書小女孩 侵權必刪

愛孩子是媽媽們的天性,愛對了孩子會茁壯成長,但若愛錯了,反而會阻礙孩子的成長。


唯有正確地愛孩子,未來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最近大寶上幼兒園狀態一直不好,開始時因為不適應新環境,一直哭,好不容易適應不哭了。


又遇到了班上小朋友因上火導致流鼻血、嘴巴流血的情況,這對於大膽的孩子可能沒什麼。


但對於敏感的大寶來說,簡直就是噩夢,每每放學回家就問我,媽媽我不想吐血不想流鼻血。


我總是說,你又沒上火,你不會流的,再說了你習慣那麼好,經常多喝水多吃青菜又愛運動。


更加不會有,說完就好點,可是沒等一會就繼續問,甚至這成了孩子心裏的魔杖,怎麼也揮之不去。


孩子因為害怕,所以每天要重複很多遍,漸漸地我就沒了耐心,開始變得煩躁,甚至討厭孩子這種敏感膽小的性格,心裏想,人家孩子看了都沒事,為啥自己孩子看了就一直記着。


甚至有天在哄二寶和大寶時,我又表現出了不耐煩的情緒。


大寶一邊重複這個話題,一邊要我抱抱,我說抱什麼抱,沒看弟弟還沒睡,再說抱着怎麼睡。


那天晚上大寶翻來覆去到11點才睡,第二天5點多就行了,到快上學時間又重複這個話題。


我火一下子就又提到了嗓子眼,說,給你說了,你不會有,你天天怕什麼怕,你要學會忘掉。


小小年紀就給自己找煩惱,你在學校好好同小朋友玩,老師講東西認真聽講,其他什麼都不要想。


可是到了學校大寶又哭了,我即無奈又心疼,我痛恨自己不能把孩子心中的恐懼刪去。


父母有時出現焦慮煩躁情緒,有時是因為忙碌,有時則是不承認自己沒能力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固而,就會用不耐煩及暴躁的情緒呵斥孩子。


那天回到家裡,我一個人窩在沙發里,看着育兒書,想着孩子的這件事情,就回想到去年。


孩子因為老師背流血,就害怕自己背也流血,而記了快2個月,當時無奈,就和老師聯繫。


老師同孩子解釋了情況,後面因老師對孩子的用心和耐心,讓孩子開始變得活潑和開朗。


但這次又是這樣,我就在想,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事,我總不能次次都讓別人解釋,這需要孩子自己獨立面對和消化。


育兒專家說: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一定要讓孩子經歷挫折和磨難,而不是挫折和磨難來臨時,父母幫孩子繞道而行。


父母幫孩子繞道而行,只會讓孩子在未來再次面對挫折和磨難時,變得更加地措手不及。


就好比大寶現在,對於她來說,看見小朋友流鼻血嘴巴流血,就是一次挫折和心智的成長和挑戰。


度過了,又會是一次成長,這種成長帶着堅韌帶着對新事物恐懼、以及對於自己膽小的接納。


當孩子出現不良情緒時,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無條件接納和包容孩子的感受,並且給予孩子安全感。


如果我強制性壓迫她不要想,可能會成為她內心的陰影,甚至會給她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


當我想明白後,我就不像剛開始一樣去反抗孩子害怕的情緒,而是開始試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父母的這5種行為,正在養育出敏感、脆弱玻璃心的孩子 - 天天要聞


當孩子繼續說害怕流血時,我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你之前沒見過,所以你第一次見小朋友流鼻血。


會有害怕情緒,這屬於正常現象,媽媽如果沒見過,第一次見,也會害怕。


接納和認可孩子的感受,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另類。


同時用同理心告訴孩子,對於第一次遇到的害怕場景,人第一反應,就是會出現害怕的情緒。


你能把你的害怕表達出來,證明你善於表達,同時也表明你對事情的觀察度比較敏銳,這是你的優點。


有些小朋友不說,但不代表不害怕,有些是因為不善於表達,所以不知如何把害怕表達出來。


最後深藏於心,你能說出來,媽媽很為你開心,同時也謝謝你信任我。


當說完這些時,我擁抱住了孩子,繼續同孩子說,遇到沒見過的場面,有害怕情緒很正常。


但在害怕的同時,你要了解清楚,為什麼會這樣,例如小朋友流鼻血,是不是上火導致的。


是不是這個小朋友,平時不愛喝水或不好好吃青菜和水果,才導致自己上火這麼嚴重的呢?


如果是上火導致的,那以後我們就做好預防,例如好好睡覺、多吃青菜、多喝水、多運動。


這些都是提升免疫力法寶,免疫力高了,人自然就少生病了。


大寶這次聽我說完好多了,最後又說那我害怕生病。


我就說,你為什麼害怕生病呢?


大寶說,我害怕住醫院,害怕打針,害怕和媽媽分開。


聽大寶說完,我就說,打針每個人都會害怕,但生病了,我們需要打針了,那必須要打針。


但如果我們平時注意好身體,加強鍛煉,那就少生病了。


同時告訴大寶,不管你去那裡,媽媽都會陪着你,媽媽永遠愛你。


當我說完這些後,孩子似乎鬆了一口氣,雖然心裏還會害怕,但我知道,她在慢慢放下了。


而不像之前那樣去反抗和抵觸,而是開始慢慢接受。


人之所以抵觸一樣東西無非就是恐懼害怕或者討厭。


經研究發現,往往我們越抵觸,就越容易害怕,反而是我們去接納自己內心的恐懼和害怕時。


反而更容易放下恐懼,越抵抗越容易牢記於心,越接納越容易放下。


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大方承認自己內心感受和不足時,反而會釋放自己內心的不良情緒,從新接納和認可自己。


接下來,一起來聊聊,孩子膽小甚至敏感脆弱玻璃心的原因?


父母脾氣差,經常對孩子吼叫


生活中很多父母,心情好的時候,覺得孩子哪裡都好,心情不好時,看孩子哪裡都不順眼。


特別是孩子犯了一個小錯時,會直接用言語攻擊孩子。


總之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是怒吼就是無休止的咆哮,父母這樣做,會導致孩子懷疑父母是否真的愛自己。


心理學研究表明:


家長對6歲前的孩子經常性的生氣,會讓孩子形成消極、負面的人格,變得自卑、內向、脆弱。


不然怎麼前天還說愛我,今天就用這麼厭煩的情緒說我,有些父母及時反省,誠懇地同孩子道歉。


可能還會好點,但有些父母明知道自己錯了,則還是一直端着高高的架子,不低頭像孩子道歉。


時間長了,會讓孩子變得不斷否認自己和缺乏安全感。


過度表揚孩子


過度表揚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哪裡都是對的好的,一不被表揚就覺得是不是媽媽或者老師不喜歡我了,最後活在自己的自我否認中。


好比大寶,今天回來告訴我,她覺得自己做的挺好也進步了,但老師在學校從沒有表揚過她。


我先認同她,告訴她做得好的時候,不被表揚的確是件很鬧心的事。


但同時告訴她,我們做事情,是不是為了讓自己進步讓自己開心,如若做事情只是為了等待別人表揚。


那我們只會活在別人的表揚和認可里,一旦我們得不到表揚和認可,我們就會質疑自己。


簡單來說,就等於我們把快樂交到了別人手裡,而不是自己掌握快樂的能力,我又繼續問。


你是希望把快樂的能力交給別人,還是自己掌握。


大寶說自己掌握,我說,那就對了,只要你覺得自己進步了,就行,不要太在乎別人如何看你。


生活中,誇孩子不要盲目地誇,不然形成習慣了,不被誇就會變得自我懷疑,甚至喪失內驅力。


同時生活中不要經常誇真聰明,你真棒,多誇努力、認真、堅韌、用心、耐心以及細心和態度。

父母的這5種行為,正在養育出敏感、脆弱玻璃心的孩子 - 天天要聞

天生屬於高敏感孩子


有些孩子屬於天生高敏感孩子,就像我家大寶,她對於身邊的事情,第一時間都會發覺。


例如這位小朋友說了什麼,穿了什麼,或者今天老師的情緒是怎樣,表情是開心或者不開心。


美國精神分析者伊萊恩•艾倫博士指出:


高敏感一族容易被外界環境刺激,放大自身感受,並且這是一種先天的個性,一群人中,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孩子都有相似情況。


她都能第一時間敏銳地發現,開始時我也很頭疼,但慢慢發現孩子是這一種性格,我們無法改變,就去發掘孩子的高敏感優點,讓孩子發揮優勢。


對於高敏感孩子,父母一定要比其他孩子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律慢慢成長。


父母時常指責和數落孩子


父母如果時常指責和數落孩子,不認可孩子,會讓孩子變得敏感、膽小,缺乏安全感。


哲學家詹姆斯曾說:


人性的本質是渴望欣賞,孩子尤其如此,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能讓孩子枯萎畸形。


所以在適當的時機,可以用成長型思維鼓勵一下孩子,讓孩子內心覺得自己被認可被信任。


父母時常包辦,讓孩子經歷太少


有些父母愛孩子,恨不得所有的苦和挫折都替孩子吃了,殊不知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是不離開挫折的。


就算當下父母替孩子繞過或者阻擋了,但孩子長大後同樣要去面對,與其晚一點去面對。


不如讓孩子從小面對,孩子小時候,遇到挫折和困惑時,我們還能陪伴引導及鼓勵孩子。


讓孩子內心變得堅韌而強大,但一旦孩子長大,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後,在去面對挫折,就很容易變得一蹶不振,甚至擁有一顆玻璃心。


所以,作為父母,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慢慢茁壯成長,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愛和安全感以及正確的引導方式。


作者介紹:

彤橦媽媽聊育兒,我是一枚熱愛學習熱愛成長的90後寶媽,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來記錄自己和孩子,同時用故事的方式來點亮人生,願望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看書小女孩 侵權必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 天天要聞

男童出生被羊水嗆到釀成悲劇,醫生拼力搶救活了下來,如今怪病纏身苦了奶奶

那個被羊水嗆到的小女孩,再搶救了22天後還是不幸地離開了,老袁聽到這個消息,心率瞬間飆升,沒過多久就暈倒在重症室門口。等老袁醒來,天已經黑了,顧不上說半句話的她急忙衝到了重症門口。「乖孫兒,不怕昂,咱們是幸運的娃娃」,老袁在門外低聲祈禱,門裡的孫子與那個離世的小姑娘一樣,同樣是被羊水嗆到,目前孫子還在...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 天天要聞

保姆的修養(518)沉默的媳婦絮叨的婆

家政行業亂象叢生,各種家庭五花八門,本文僅代表個別現象,請理智看待,不要上綱上線,對號入座!謝謝!正文:周六是悠閑的一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悠閑是早上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忙的是中午要去爺爺奶奶家吃飯,晚上要去姥姥姥爺家吃飯。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 天天要聞

難怪喬峰英雄一世,卻不得善終,你看第一個讓他破戒的女子是誰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其他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在筆者看來,答案很簡單,其他小說中的那些大俠無非是在武林中懲奸除惡,而金庸筆下的大俠則多了幾分家國情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就體現了他的格局,可以說是金庸把武俠小說抬到了原本不屬於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