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2020年11月08日18:24:04 科技 1107

這兩年,關於光刻機、芯片架構等技術和設備的討論非常熱烈,大部分人認為中國和歐美差距太大,10年,甚至20年也追不上,華為要完了云云,語氣中透漏着絕望和悲涼。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觀點的前半部分我非常贊同,在現有賽道上,中國不可能追上歐美,永遠是追隨者,但我並不絕望。為何?我們為什麼非要在現有的賽道上追?為何不開闢新的賽道?硅是半導體,但世間不會只有硅一種半導體,極紫外光能刻畫電路圖,但一定還有其它技術一樣可以刻畫電路圖,我們何不另闢蹊徑,換條路走?

三十年前的家電,十幾年前的手機,十年前的電腦遊戲、汽車、人工智能等,我們都曾經只能仰望西方,甚至絕望,有些人哀嘆100年也不能追上日本?現在呢?CRT電視我們是追不上日韓,但我們在液晶電視上追上了;電腦遊戲我們不是美日韓的對手,但手機遊戲我們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功能手機我們是山寨的代名詞,但在智能手機時代中國也做到了世界第一;汽油汽車,我們與西方差距20年以上,但電動汽車我們和西方沒有任何技術差距,在鋰電池、超級電容、汽車智能系統等領域我們甚至還強於或不弱於歐美日韓;當2008年日本本田推出阿莫西仿生人類機器人時,我們嘆為觀止,驚呼太厲害了,我們做不出來,但現在中國的人工智能早就甩日本幾條街!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世間道路千萬條,我們何必在別人走過的路上吸別人的尾氣?換條路,全新的世界,也許更美好!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在別人的賽道上,你永遠追不上別人,但換一條賽道,曾經的統治者並沒有多少優勢。中國擁有龐大的人才和市場,在相同的起跑線,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領導者!曾經在中國人眼裡神一般的摩托羅拉、諾基亞、豐田、現代、索尼、東芝、松下現在早已神格崩碎,跌落凡塵。今天的ASML、波音、空客、蘋果、微軟、谷歌雖然強大,但我們卻不再視其為神,因為他們的技術,我們雖然現在達不到,但其原理我們都知曉,不再如同幾十年前如同原始人看電子時代,毫無頭緒,一片空白,只能哇嗚哇嗚。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瞬息萬變,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科技突破,就可能開創一個時代。數碼相機取代膠片相機,柯達死無葬身之地;液晶電視取代CRT,東芝走向沒落;網絡時代興起,傳統媒體紛紛倒閉;流媒體興起,門戶網站消失;無人機興起,戰爭規則改變......。有多少強大的品牌,在短短兩三年內隕落?在賽道改變之下,所有的強大都是紙老虎,不堪一擊!

機會隨時都會有,只要抓住就可能瞬間崛起,不要因為自己現在落後,就放棄探索的勇氣。何況中國根本就不弱小,我們擁有強大的營銷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在技術不是那麼先進的現在就已經在很多領域領袖全球,如果技術再上去,那將是近乎無敵的強大。未來,中國科技必然影響全球每一個角落,達到美國也達不到的高度。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中國目前最大的短板是基礎科學研究。全新的技術和產業往往誕生於實驗室,如光纖、鋰電池、半導體,當年都是非常偶然的在實驗室中被發現,然後橫空出世,成為劃時代的產業。中國當前的科技研發主要是追隨者,是在別人開闢的道路上前進,改良和推動已經存在的技術,如5G、wifi、移動支付、智能手機、高鐵等,缺少突破性、開創性技術。

我們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投入太少,成果太少。基礎研究雖然見效慢,投入和產出不一定成正比,但一旦有成果,那就是獨佔的,甚至可以形成長期的技術壟斷,遠期收益可能是驚人的。

我們不應永遠做科技的追隨者,我們也要成為引領者、開創者、拓荒者。

中國科技能否逆轉歐美日韓?改變賽道,所有強大都是紙老虎 - 天天要聞

對基礎科學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大學和公立科研機構,應該引導民間資本和人才進入基礎科研領域,或者組建股份制科研實驗室,國家制定標準,提供補貼。

2019年中國研究生招生突破80萬,而實際從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可能連十分之一都沒有。這既有觀念問題,也有科研就業崗位太少的原因。據統計,30%的研究生畢業後跑去中小學校,甚至幼兒園當老師,這是人才的巨大浪費!我們培養研究生的目的是為了研發高端技術,而不是去教別人1+1=2,去給小孩擦鼻涕!

創造更多科研崗位,也許和發展研究生教育一樣重要!

關注猴軍集,城市、農村、科技、文化全都有!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 天天要聞

從領先到落後:英特爾正經歷“寒冬”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1日,據外媒報道,英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近日在發表內部講話時直言英特爾已不再是領先芯片製造商,甚至不在前十。其市值如今僅約1000億美元,與18個月前相比大幅縮水,而英偉達市值卻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二三十年前,我們確實是行業領導者。可如今的世界已經變了,我們已不在全...
“中國太酷了”!硬核實力圈粉世界 - 天天要聞

“中國太酷了”!硬核實力圈粉世界

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到,隨着大量海外博主分享來華見聞,“中國變酷了”的印象被越來越多全球網友所認同。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這背後反映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中國變酷了!酷在哪裡?
華為Pura 80 Ultra國際版亮相:系統開機是EMUI 15.0,電池容量為5170mAh - 天天要聞

華為Pura 80 Ultra國際版亮相:系統開機是EMUI 15.0,電池容量為5170mAh

當地時間7月10日,華為在迪拜推出全新的Pura 80 Ultra影像旗艦,售價是5099阿聯酋迪拉姆,約合人民幣9961元。對比國行版,Pura 80 Ultra國際版有兩大變化,一是系統調整為EMUI 15.0,國行版系統是鴻蒙5.1,二是電池容量為5170mAh,國行版電池容量是5700mAh。來源 江南都市報、快科技編輯 賈凱 審核 蔣波 陳潔...
AMD下代桌面銳龍處理器:N2工藝、Zen6架構、更多內核、依舊AM5插槽 - 天天要聞

AMD下代桌面銳龍處理器:N2工藝、Zen6架構、更多內核、依舊AM5插槽

有關於AMD下代桌面端銳龍處理器的更多信息浮出水面。AMD下代桌面端銳龍處理器代號“Medusa Ridge”,將採用全新的Zen6架構,該架構將使用TSMC的N2(2nm)工藝節點構建CCD,相比於前代Zen5架構的台積電N4P工藝節點,N2工藝的晶體管密度將顯著提升。此前單CCD的最大核心數量為8個,而在Medusa Ridge上AMD可能會將單個CCD
AI終結傳統軟件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 天天要聞

AI終結傳統軟件業,如同互聯網終結傳統媒體

AI編程工具正推動軟件行業走向“峰值時刻”。近日,芯片金融分析公司Fabricated Knowledge的創始人Doug O'Laughlin發表文章稱,生成式AI正以類似互聯網顛覆傳統媒體的方式,重塑軟件行業的格局。文章指出,AI工具,比如Cursor和Claude Code,正在讓編寫代碼的成本和時間大幅下降,過去需要每token數千美元才能完成的開發
英特爾CEO陳立武坦言:公司已跌出半導體行業前十 - 天天要聞

英特爾CEO陳立武坦言:公司已跌出半導體行業前十

【TechWeb】7月11日消息,據外媒報道,英特爾CEO陳立武在內部講話中坦言,公司已跌出半導體行業前十。陳立武表示,20到30年前,英特爾確實是領導者,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現在已經不是排名前十的半導體公司了。有報道稱,英特爾公司發言人後續解釋稱其所指為 "市值" 而非技術。在過去的 18 個月里,英特爾的市值從 202...
華為海思Cat.1物聯芯片Hi2131正式上市 - 天天要聞

華為海思Cat.1物聯芯片Hi2131正式上市

7月10日,華為海思正式宣布,Hi2131 Cat.1物聯芯片正式上市。據介紹,Hi2131 Cat.1 芯片採用超輕量芯片架構與極簡休眠管理,將休眠功耗一舉壓縮至 150uA。相較於常見的同類型芯片,保活功耗直降 30% 以上,數傳功耗亦降低 10%。功耗的顯著優化直接轉化為設備續航能力的躍升。這意味着共享設備維護周期大幅延長,用戶體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