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2025年01月22日23:40:36 科技 3141

移動時代,生活中很多重要的時刻被“掩埋”在手機照片庫里,這些照片如同記憶的碎片,但人們平時忙於生活,無暇“拼湊”回憶。

近年來,不少年輕人察覺到這種情況,不再滿足於“朋友圈”所呈現的碎片化記憶,對紙質物品的喜愛再度被點燃,於是手作書悄然興起。

手作書就像是一種新型“回憶錄”。它的製作過程並不十分複雜:先把照片打印出來,再將照片粘貼在經過裝飾物點綴的紙張上,還可附上相應的文案。

這種“回憶錄”大多是手工製作而成,一般圍繞特定人物或經歷展開,種類、風格繁多,極具個人特色。最簡單的是文字與圖片規整排版的印刷類手作書;還有充滿巧思的立體式手作書、拼貼詩手作書;甚至有人把藍曬、刺繡、標本等工藝融入其中,製成藝術氣息濃郁的手作書。

這些手作書承載着回憶與愛,或致敬自己,或祝福親友,既是思念的具象,也是愛的時間產物,成了人們繁忙生活中的“慢速按鈕”。

有專家認為,手作書是年輕人進行創意敘事表達的嶄新探索。製作手作書有助於年輕人梳理當下的心境與思緒,是一種新型自我療愈方式。

01  手作書

成為小潮流

“如果有人給我製作這份禮物,我想我會爆哭。”前不久,桌子(化名)將自己製作的一本小書帶着“手工本”的話題分享到了網絡上,意外收穫了很多令她感動的評論。

桌子的手作書小小的,不過手掌般大小,內頁被貼紙裝飾得滿滿當當,留白處還用便簽寫着各種文藝短句,而且每頁都貼有桌子的好友sui(化名)的照片。

這是一本桌子與高中同桌sui的回憶錄,裡面記錄了sui的很多生活瞬間,比如第一次看到有雪頂的富士山、兒時生日、兩人結伴去探店……照片旁的文字大多是“拼貼詩”,字裡行間透露出桌子對好友的美好祝願。

桌子沒想到,自己偶然間分享到網上的手作成果,能收穫如此多的“點贊”和評論。“大多數人是問教程和素材來源,也想做一個(手作書)送給朋友、伴侶或者自己;還有網友真誠地誇獎我的創意,還@自己的好友,在我的評論區里互動。評論區的大家都很有人情味,雖然互不認識,卻因對手作書的熱愛聚在了一處。”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桌子發布的帖子

時下,越來越多像桌子一樣的手作愛好者開始在線上分享自己的手作書。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手作書”的詞條,發帖量超過了183萬。另外,還有“立體書”相關的筆記超過25萬篇,其餘手作類型的帖子,如“尼泊爾手工本”“風琴書”等的討論度也很高。

據了解,手作書的製作過程與手賬有着異曲同工之妙,小小方寸之間,承載着濃厚的個人情感與藝術表達。但在內容的整合上,一般手作書會將圖文圍繞一定的主題進行串聯,比手賬更具有思維和理念上的整體性,也更注重章節之間的連貫。

在給手作書起標題時,製作者大多會選用與人稱相關的名詞進行命名,如《我們倆》《很高興認識你》等。

手作書的內容多為製作者與朋友、愛人的周年紀念或是回憶錄;也有一些書的標題聚焦“自我”,記錄自己的成長曆程、沿途見聞和興趣發展。在社交平台上,就有網友將自己的高中三年經歷凝集成冊,製作成成長手作書。

在材料和形式上,手作書也比手賬多了許多創新。有網友將與閨蜜的聊天對話、共同喜愛的音樂、對彼此說的祝願等都做成了會隨着翻動節奏起伏的立體書。這種手作書通過摺疊、粘貼等技巧,將平面的紙張轉化為一個個生動的立體場景。

除了立體書,手作書還發展出了尼泊爾書、拼貼書等多種類型。手作愛好者金魚(化名)就是一名尼泊爾紙質的愛好者,“尼泊爾書採用傳統的手工紙和天然染料,每一頁都散發著自然與時間的味道,既有質樸的手工藝,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她說。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網友“twelve flora 12”發布的立體書

不論是製作方還是獲得者,不少網友因手作書在收穫喜悅的同時還收穫了成長和滿足。有人表示,“比起朋友圈,(手作)書可能是念舊人的選擇,一起去過的地方、一起拍的照片都要好好保存。”更有網友感慨,“送一個人最好的禮物是時間。”

02 手作書:

情感的一種新式表達

2024年9月中旬,zico開始籌備送給女友的生日禮物。zico喜好攝影,有用鏡頭記錄生活的習慣,所以,製作一本“攝影集”送給女友的想法自然萌生。

他挑選了自己最滿意的64個瞬間,經過打印、裁剪、配文、排版後,用紙膠帶粘貼到了一個鎖線膠裝的牛皮封面本上。zico還依據照片的風格,在每頁都配上了適合的文字。

例如,在一張昏暗模糊的夜行照片旁,他寫下了“童年是一場遙遠又潮濕的夢”的字句;而在兩人駐足之地的照片下,他寫上了“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每張照片的大小都不一樣,所以需要單獨裁剪,裁到合適的大小。其實本子沒有很大,所以照片的布局和排版也需要好好考量。雖然(過程)有點累,但也很好玩。” zico說。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zico正在製作手作書

“攝影集”完成時,本子的前半部分被一張張照片撐得鼓鼓脹脹,zico和女友之間互動的記憶似乎也跟着“呼之欲出”。

“這本攝影集他只用了前半部分,後面的半本由我完成。”女友阿青說,她很喜歡zico為自己設計的半本“留白”。

情侶間藉手作書表達愛意,禮物承載着一方的心意和真誠,特別而不落俗。但手作書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還可以是一種銘刻珍貴友誼的別具一格的方式。

自由攝影師醋栗(化名)也給好友製作了一本迷你手作書。在這本2寸的小書冊中,有朋友很重要的人生節點,有醋栗從好友那裡獲得鼓勵的時刻,也有兩人相處的輕鬆瞬間。比起刻意地擺拍和千篇一律的濾鏡,醋栗更喜歡“原生態”。

在醋栗送給朋友的小書冊中,許多照片都與“隨性”相關,充滿了對“情感濃度”的追求。醋栗覺得,製作手作書的過程彷彿又重走了一遍旅行路線。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醋栗製作的迷你手作書

“我覺得本子里的照片與其說是我們兩人的共同記憶,更像是沒有我的日子裡,她成長的那些瞬間。”在桌子看來,高中時與sui形影不離的經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義。

那時她們經常在一起寫日記,還將試卷中的句子裁剪、拼貼後做成“詩”。那些在邏輯上毫不相干的句子在拼湊後反而產生了許多樂趣,於是在為sui準備生日禮物時,桌子延續過去的習慣製作了一本紙質的拼貼詩手作書。

對於執着於紙質創作的原因,桌子表示,是想讓這份“愛”被更真切地觸碰到,也想選擇更有厚重感和儀式感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硬挺的書脊立在面前,無需觸摸便能感知內容的厚度。”在桌子看來,手作書的內頁可以使用各種裝飾技巧,充分展現贈送者的個人風格,像展演兩人回憶的“美術館”。

在桌子的手作書中,兩人最喜歡的是一張以機票為基礎的拼貼詩。自從上了大學,桌子和sui便分隔兩地,再也不能像高中時那樣朝夕相處,時刻分享彼此的生活,再想見面只能通過高鐵和飛機實現。

在桌子眼裡,機票如同一種現代的魔法,通過它可以穿越遙遠的距離,去見想念的人,去到嚮往的地方。所以她用一張兩人以前見面的機票,做成了“時光登機牌”。

“我希望她既可以做乖小孩也可以做‘壞小孩’,但不論怎樣都是美麗的她。長大後,世界可能會變得不一樣,而她永遠可以邁開腳步,用力向前走。”桌子說。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桌子手作書中的登機牌

03 手作書的本質:

對回憶進行“二創”

手作書的製作過程是重新梳理回憶的過程,也是觀察內心的一面“鏡子”,對製作者來說意義非凡。

桌子和sui已經相識六年,現在兩人都已步入大學。上大學後,因為生活忙碌,她們只能通過電子世界溝通。“我那個時候狀態不太好,感覺自己丟失了一些美好的東西,和朋友們的聯繫少了,內心也是封閉的。”桌子說。

在製作的過程中,桌子翻出了自己高中時期的日記、數學卷子、練習冊……也回想起了和sui的許多美好回憶。

桌子最終選擇的照片大多是大學後sui分享給她的,每張照片背後都有故事,有一些是sui發給桌子的生活趣事,有一些是sui在深圳發現的很對口味的小店,還有sui在日本旅行時看到的風景。

“這些照片讓我感覺我們還在一起,依舊惦記着對方。所以,這雖然是我送給她的禮物,但製作的過程其實是送給我自己的禮物。我重新想起來一些美好的部分,重拾了開心的記憶。”桌子說。

對於手作書來說,回憶是核心,紙張是載體,二者融為一體時,“祝福”也隨之誕生。

不管去哪裡,sui都會帶着桌子送的這本手作書,晚上熬夜時經常會翻出來看看。“我沒辦法具體說出它哪裡讓我感動。我記得當時發朋友圈時,我的文案就是借用她在書中設計的一句話——‘大笑與圓’。這句話給人一種很圓滿幸福的感覺。” sui說道。

在金魚送給朋友的手作書中,有一頁與“蝴蝶”有關。褶皺的紙張上,一隻立體感的手繪蝴蝶顫動着翅膀,好像要向書頁外掙脫。金魚在這一頁的左下角寫道,“禁錮的盡頭才是春天,祝你破繭。”金魚很喜歡蝴蝶的各種寓意,尤其是自由以及破繭成蝶的勇氣。

“她有時候會和我說自己不自信的一面,我希望她能像蝴蝶一樣成長和蛻變,因為她像蝴蝶一樣美好。”金魚說。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金魚在手作書中製作了一隻蝴蝶

手作的過程,也是整合回憶的過程,重新審視過往,回憶也能創造出新的東西。桌子表示,一方面,這些照片是已經被存儲好的記憶,但另一方面,它也能創造出一段嶄新的經歷與記憶,“打印、搭配照片就像是對過去經歷的有趣重組與二次發掘。”

把美好的東西再一次摘出來具象化,是重現幸福,而再一次分享出去,則是讓幸福翻倍。sui也為男友做過類似的手作書,那是一本“拼貼詩”詩集。“我需要將一本書的每一頁用我記憶里的故事填滿,但很難隨時隨地都有靈感。不過,做完以後還是非常有成就感的,送給他以後,這份美好也變成了雙份的。”

禮物送出後的回禮在無形中也延伸了手作書的意義。當初收到zico的手作書後,阿青拼湊時間寫了一幅6米長的《上林賦》回贈給zico,“他做手作書肯定更加費時費力,所以,我也想要盡我所能,用心地回饋他。”阿青說。

在zico看來,手作書每一頁所呈現的內容可能不是都緊密相連,其中有些部分甚至僅僅起到裝飾的作用。然而,這些文字與創意之間,卻充盈着各種各樣豐富的情緒,“我喜歡將那些美好的事物具象化,如此一來,這些美好的存在便能以一種更真切、更直接的方式讓她看到。”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阿青回贈給zico的6米長的手寫《上林賦》

除此之外,在社交媒體上還有不少網友分享出手作書的教程和自己的手作小攻略。

一些手作愛好者還在網上承接手作業務,出售“立體書”等手作的全套材料包。目前,也有一些商業化的app提供專業的定製書服務,用戶只要在手機上導入圖片和文本,即可生成預覽,再由平台代為打印、派送。

與此同時,在購物平台上,包括紙質成品、素材包、教程等手作書材料商品的銷量也頗為可觀。

在淘寶上搜索“手作書”,銷量排名第一的“圖文排版印刷類”手作書有1萬以上的銷售量,而其他的手作材料包,如牛皮紙相冊本、手風琴立體書、回憶錄裸本也都有1萬以上的銷售量,甚至有些素材的銷量顯示,已有超過10萬人付款。

靠一本手作書,年輕人實現回憶“二創”與幸福重組 - 天天要聞

手作書的教程帖

專家解讀:

製作手作書也是一種自我療愈

心理諮詢師劉伽倪,作為藝術治療領域的專業人士及feelarts藝術療愈工作室的主理人,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對手作書的獨特見解。

在劉伽倪眼中,手作書是年輕人進行創意敘事表達的嶄新探索。製作手作書的過程極具療愈功效,能夠幫助人們梳理當下的心境與思緒。

在劉伽倪看來,手作書是一種信息傳播的途徑,它帶來富有創新性的表達形式,使人們得以用獨特的方式向家人、朋友或戀人傳遞情感。

“如今,工業化與信息碎片化的問題相伴而生。儘管表達信息的渠道既多又方便,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往往變得更加複雜。”劉伽倪認為,對於一本手作書中蘊含的信息,若用話語表述,或許要耗費大量時間,而那些細膩的情緒以圖像方式表達反而更為適宜。

劉伽倪還認為,與單純創作一幅繪畫或一篇文字作品相比,手作書在表達特定主題時更具連貫性,蘊含更多的細節與思考。手作書還能為年輕人提供一個契機,讓他們回歸當下,專註於某事,重新梳理一段關係。

另一方面,劉伽倪將手作書視為藝術治療的一種媒介。她也曾舉辦過一場以《成長之書》為主題的線下手作書活動,邀請參與者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狀態進行探討。

在活動結束後的分享交流環節,參與者踴躍發言,表示製作手作書的過程,讓他們更明確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對過去更加釋然,也更能接納當下的自己。

據劉伽倪透露,前來參加活動的朋友年齡大多在20至35歲之間。她認為,相較於過去,如今參與者面臨的工作和社會壓力或許更大,而製作手作書恰恰是他們積極尋求自我療愈的一種途徑。

從藝術療愈的角度出發,劉伽倪也指出,製作手作書能夠給人帶來放鬆感與安全感。“手作書就像一個空間,能容納諸多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被安置其中,被保護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想法也得以釋放,除了有助於減輕當下的心理壓力,更能加深對自己的了解,還能促使自己與不同的情緒和諧相處,從而在心理和情緒方面獲得一定的掌控感。”

撰文 | 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婧懿  實習生 侯慧靜

統籌 | 林艷 張彬

圖片 | 受訪者供圖、網絡截圖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