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中金髮布研報稱,根據gsma intelligence預測,至2025年底,全球預計將有約10億esim智能手機連接,2030年將增長至69億,隨着消費電子輕薄化、可穿戴設備以及物聯網終端漫遊需求增加,esim的應用有望在2025年加速。但esim的應用落地仍面臨運營商配合意願度不高的阻力,支持終端數量有限。esim卡具備小尺寸、低成本、安全性高、便捷性好的優勢,能夠節省終端設備的空間、為產品設計提供靈活性,有望在消費電子小型化、物聯網興起的趨勢下熱度重啟。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電信卡向小型化與功能升級雙規演進,esim迎發展機遇
從20世紀70年代磁卡起步,歷經ic卡至移動時代sim卡持續迭代,物理尺寸從85.6mm×54mm信用卡規格縮減至15mm×12mm的micro sim,nano sim卡的尺寸進一步縮小三分之一;功能則從基礎通訊存儲升級為支持網絡認證與加密算法的usim卡。中金認為,esim有望以嵌入式的形態終結物理卡槽,通過ota技術實現遠程配置,順應設備輕薄化與物聯網擴容的趨勢。
esim以小尺寸、低成本、高安全性賦能用戶體驗,運營商配合意願亟待提升
sim卡方案中,設備需要預留卡槽空間;esim則直接焊接於設備主板,在加強設備密封性,提高防水、防塵性能的同時,為電池、攝像頭模組等零件預留更多空間,助力設備輕薄化。此外,esim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等優勢,能夠提升用戶體驗。中金指出,esim的應用落地仍面臨運營商配合意願度不高的阻力,支持終端數量有限。
中金認為,隨着消費電子輕薄化、可穿戴設備以及物聯網終端漫遊需求增加,esim的應用有望在2025年加速。根據gsma intelligence預測,至2025年底,全球預計將有約10億esim智能手機連接,2030年將增長至69億;據jupiter research測算,到2026年,全球使用esim技術的物聯網連接數量將從2023年的2200萬增長至1.95億。
esim產業鏈是一個涉及芯片設計製造、平台管理、運營商服務、設備集成和最終應用的複雜生態系統。隨着產業鏈對技術研究和應用探索深入,一系列商用產品及解決方案被推出以滿足esim早期的市場需求,典型應用場景包括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以及車載設備、智能表計等物聯網終端。看好esim產業鏈協同發展,加速成熟。
風險
下游設備推廣不及預期風險,運營商接受意願不及預期風險,用戶使用習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