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最好的技術、當最好的司機,他是天津港的“拖車王”!

2023年06月20日22:33:10 科技 7070

津雲新聞訊:裝貨上船、卸貨運輸,在天津港一公司碼頭前沿,車輛來來往往,穿梭如織。

遠遠地駛來一輛拖車,只見駕駛員掛檔動作乾脆利落,拖車一個漂亮的“擺尾”,動線弧度優美,眨眼間完成了倒車入庫。司機矯健地從拖車上下來,是成衛東。原來是他在現場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徒弟倒車入庫操作比較困難,所以親自上手為徒弟做示範,並講解倒車入庫的分解步驟和技術要領。

成衛東是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在港口工作25年,成衛東發明了拖車“快”“准”“穩”工作法,使得工作效率提高16.7%;練就左右腳都能熟練駕駛拖車的技術,成為天津港當之無愧的“拖車王”;帶領團隊開展“散糧作業全自動取樣設備”等技術創新200餘項,40餘項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創造經濟效益6000餘萬元,為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產業工人到“天津楷模”,“學最好的技術、當最好的司機、作最好的員工”始終是成衛東心中不變的準則。

學最好的技術、當最好的司機,他是天津港的“拖車王”! - 天天要聞

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到極致

成衛東的家,距離港區碼頭很近,兒時,每天看着一輛輛大貨車、一列列的火車飛馳而過,看着父親和工友們整日忙忙碌碌,他親眼見證天津港幾十年來不斷地發展壯大。

“我是土生土長的‘天津港人’。”畢業後,他如願成為一名港口拖車司機。一想到父輩們當年用手拉肩扛,創造出天津港無數的奇蹟和輝煌,成衛東心中就充滿無窮的力量。

剛來的時候,由於理論和實踐無法有效結合,成衛東處處碰壁,甚至一度產生了放棄的念頭。“‘要麼不幹,干就要干出個樣來!’是父親的這句話把我拉了回來。”那時,成衛東心裡就憋着一股勁兒,他立志要成為最好的拖車司機。

“那時,我隨身的背包里,常常放着幾本有關拖車等機械設備構造與應用的書,一有空我就翻幾頁,只為更加了解這個成天打交道的‘老夥計’。”成衛東說。他還主動請纓到隊里的保養組鍛煉,在拖車的上、下、里、外鑽來鑽去,弄得全身都是油污。夏天,發動機熱得像個火爐子,待一會兒就渾身滾汗,衣服從來沒有干過。冬天,鋼鐵設備冰涼,海風寒冷入骨,手指凍得裂開了一道道口子。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成衛東將拖車的行車路線進行優化。哪個路口易堵車,哪段路面不平坦,哪個位置容易發生交通事故……他一一弄清楚後記在心裡。每次接到運輸任務,就在頭腦中快速規划出一條距離最近、路況最優的行車路線。比如,從車庫到15段(碼頭),要轉過5個路口,而且路口很窄,轉彎要精準,不然20多米長的拖車很容易“掃尾”。就這樣,成衛東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港口拖車司機。

這些年,港口最大的變化就是吞吐量翻了幾番。“1998年那會兒,剛進公司活兒少,我們時不時就會候工,後來候工的次數越來越少,時間也越來越短。再到後來感覺越來越忙,幾乎每天都不歇着,再往後就是人歇車不歇。

“我們一公司從1998年每個月最多裝卸20萬噸貨到上個月裝卸175萬噸貨,再次打破歷史最高記錄。”他說。

為了跟上港口的發展,提高生產效率,成衛東研究出了拖車“快”“准”“穩”工作法,把拖車操作的一個循環分解成40多個動作要素,需要掛幾次檔、踩幾腳剎車、回幾下頭等等,一個要素一個要素的逐個研究。

“那時候,想問題都着了魔,吃飯時,把飯碗看成是拖車,在兩個筷子之間通過,尋找運行軌跡,掃地時,把掃帚當成拖車,觀察轉彎角度。”成衛東說。

在港里,成衛東駕駛的港口拖車,分為拖頭拖板兩部分,總長將近20米,寬將近3米,駕駛起來非常不容易,倒車頻率高,作業難度大,導致很多司機都有頸椎腰椎疾病。

“如果用左腳開車,身體就可以轉過來,轉頭的角度就可以由原來的最大180度增加到270度左右,視野更加寬闊了,也就更加有利於提高效率,確保安全。”成衛東說,那時剛提出用左腳開車,在隊友們看來就是“天方夜譚”,因為和尋常開車習慣不一樣,很考驗四肢的協調反應能力,難度比較大。

但成衛東有一股“倔勁兒”,認準的事,毫不猶豫去完成。他不放過任何可以用來訓練的機會,高負荷的訓練讓他的雙腳腫得老高,膝蓋也因此受損,但這些反而更加燃起了他的鬥志。經過艱苦的磨鍊,成衛東終於練就了左右腳都能熟練駕駛機車的技術,使得倒車作業生產效率大幅提高,至今無人能及,他是天津港最年輕的高級技師,被大家譽為當之無愧的天津港“拖車王”。

學最好的技術、當最好的司機,他是天津港的“拖車王”! - 天天要聞

工作25年,他成了人工智能的“師傅”

今年,成衛東有了一個新的頭銜——天津港集團的“AI訓練師”。

2021年,天津港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正式投產運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這其中,最亮眼的就是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成衛東接到的這項特殊的任務,就是給機器人當“師傅”。

成衛東要將平時積累的經驗轉化為技術,與人工智能設備深度融合,為人工智能設備的運行、維修以及基礎管理提供參考,為天津港智慧化升級貢獻專業力量。

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的外形和成衛東平時開的拖車差不多,它能夠自動實現厘米級的精準定位,而且能夠不知疲倦的保持全天候最佳狀態作業。

但是在前期了解過程中,成衛東發現,這個“大塊頭”還缺點“大智慧”,在碼頭貨場,什麼時候該減速,什麼時候該變道,如何選擇最佳的行車路線,這方面還不成熟。

這時,成衛東20多年的工作經驗有了用武之地。他把多年研究的40多個動作要素提供給程序員,由程序員翻譯成指令、編入程序,“教”給機器人。

“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智能系統更加先進,更加像人的操作,在這方面,技術的迭代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比方說,之前機器人只能識別障礙物,但是不能識別坑窪路面,從而進行減速和避讓。這時我們就提出來,能不能讓激光雷達的掃描精度更加精準一些?”

“前兩天一個清華大學的團隊到天津港做調研,我們得知這項技術在清華大學已經實現突破,目前正在和高校對接。”成衛東說。

“雖然機器越來越智能,但我始終相信人是核心因素”,成衛東自豪地說道,這些年,作為一名拖車司機,成衛東將駕駛技術鍛煉到爐火純青。不僅是他自己,他帶出來的徒弟,連續三屆包攬技能大賽拖車組冠軍。

親歷港口發展變遷,站在“新老”交叉點,成衛東對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規劃。“我始終是一名產業工人。”成衛東表示,“獲得‘天津楷模’的榮譽稱號,更讓我感覺到一種責任感和緊迫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年輕人產生認同感,吸引更多青年人投身到一線生產隊伍之中,投身到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的新征程,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港口建設新篇章再建新功。”(津雲新聞記者 陳汝寧)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