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廖蒙)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越來越多。多地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的熱度還未散去,微信里能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場景也在持續擴容。
4月26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即日起,試點地區微信用戶在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功能後,可以在數字人民幣app內開通“微信支付”,便可在微信小程序、視頻號等場景內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家中使用數字人民幣交易。
從具體使用流程來看,用戶在下載數字人民幣app並完成註冊後,在“我的”-“錢包快付管理”頁面,找到“支付平台”,點擊“微信支付”-“開通”,再選擇任意一家已經開通的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即可在微信內部視頻號、小程序場景中支持數字人民幣的商家中使用數字人民幣交易。
同時,在推送成功後,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信-我-服務-錢包-數字人民幣”入口進行已推送錢包快付的數字人民幣錢包管理。其中,微眾銀行(微信支付)錢包,可進行轉入、轉出、交易明細查詢等功能操作,其他運營機構錢包可進行接觸綁定等操作。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當前數字人民幣“錢包快付管理”功能中,可開通商戶已經達到111家,涉及視頻影音、出行、快遞等眾多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能開通的支付平台則只有微信和支付寶兩家。
另據微信介紹,當前微信中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的小程序商戶已覆蓋出行、餐飲、零售、便民服務等眾多場景,包括滴滴出行、肯德基、屈臣氏、京東、中國電信、國網電力等小程序均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
在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於百程看來,作為平台,微信視頻號和小程序擁有海量的商家和用戶,其支持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交易,跟2022年末淘寶等平台支持數字人民幣類似,是數字人民幣試點擴面的進一步體現。
博通諮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微信與數字人民幣的聯動對數字人民幣普及是有好處的,同時也增加了用戶使用的便利性。但對於消費者而言,數字人民幣的實際使用與移動支付高度重合,因此在擴大市場場景的同時,建議還是要從產業自發的需求入手,探索利用數字人民幣自有特性和產業融合帶來的剛性需求的發展道路,並進一步提高消費者使用黏性。
進入2023年以來,數字人民幣試點的腳步明顯加快,在b端、c端以及g端的應用頻頻傳出新進展。近期,江蘇常熟市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公務員工資引發廣泛關注,也引出了已有多地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工資的討論;蘇州發布4月25日發文稱,為擴大汽車消費,蘇州市級層面將發放3000萬數字人民幣購車專用紅包,每個2000元;4月26日,數字人民幣落地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這也是數字人民幣首次在航空服務場景進行應用……
對於本次微信開通小程序、視頻號場景的數字人民幣使用,微信方面也指出,這是微信對數字人民幣的進一步支持。此前微信也配合各地方政府數字人民幣紅包發放,通過“數字人民幣紅包助手”小程序,將用戶、商家與數字人民幣app無縫對接。下一步,微信還將陸續開放其他場景與數字人民幣的連接。
於百程指出,按照央行的最新表述,2023年將有序推進數字人民幣的研發試點,持續完善頂層設計和生態體系建設,強化產品和應用創新,統籌發展與安全,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不斷深化試點成效。隨着數字人民幣逐漸在一些大場景和平台的全面覆蓋,其使用的渠道障礙越來越少。在使用效率層面,後續會關注是否有更大面積的擴容,以及數字人民幣的流通量和用戶使用的積極性等。
王蓬博則提到,要發揮數字人民幣實時到賬、零成本、點對點結算,加載智能合約後的可追溯,信息流和資金流天然統一等特性,爭取早日讓數字人民幣在g端和企業端成為真正的金融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