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2022年10月03日12:01:54 科技 1645

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和廣東廣播電視台主辦,廣東衛視大灣區衛視、廣東省話劇院有限公司承製的國家廣電總局2022重點節目《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將在10月3日(星期一)廣東衛視21:10,大灣區衛視22:00播出。

佛山,一座文化歷史名城,一個製造業創新高地,在銳意創新的引擎帶動下,正以“全球智造中心,嶺南魅力名城”為目標願景,帶着新的歷史使命,奮進新征程!“灣”有引力,蝶變騰飛,震撼你的眼球!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佛山一號

佛山科創“最亮的那顆星”

“佛山一號”衛星是全球首顆僅重100公斤、卻能達到0.5米分辨率光學成像的人造衛星。通過它,能清楚看到地面上的一棵樹、一輛車。這顆衛星,就來自佛山科創的最強大腦——季華實驗室。這個最強大腦的神秘之處是什麼呢?節目尋訪人秦海菲帶你一一探秘。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佛山一號”衛星模型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節目尋訪人秦海菲與季華實驗室的工程師

位於佛山三龍灣的季華實驗室,致力於打造一流的科技創新平台,重點部署了包括材料科學工程、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八個研究方向。其中,與智能製造緊密相關的機械工程研究,成為了佛山提升創新能力、參與大灣區競爭的重要發力點之一。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衡量高端製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季華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正充滿熱情地投身機器人研發工作,為大灣區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最尖端的科研力量!團隊研發的作業型飛行機器人可以遞送一杯溫暖的咖啡,也可以執行電力維護等高空任務、救援任務。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機器人遞送一杯咖啡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機器人模擬執行救援任務

大部分工業生產線都是採用單臂機器人進行生產,而季華實驗室,正在積極研究讓機器人從單手操作到雙手協同,這聽起來容易,實際上絕不簡單!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雙臂機器人模仿節目尋訪人的精細動作

文化傳承 增添老城新魅力

行進在佛山,就像穿行在千年的時光隧道,傳統的嶺南文化薪火與邁向未來的智造曙光,在這裡交相輝映。佛山,如何能做到把創新活力與古老文化完美融合?我們走進千年古廟、佛山人心目中的聖殿——祖廟尋找答案。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佛山祖廟

2007年,佛山正式開啟了舊城改造的探索之路。其中,千年祖廟的百年大修,成為最為矚目的難題工程。而這歷時6年的難題工程,最終獲得了全國文物保護工程最高榮譽獎——全國十佳文物保護工程。而這樣的榮譽,廣東省迄今為止,僅拿過兩次。讓這座有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古建築重放異彩,文物保護工程師黃文錚功不可沒。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文物保護工程師黃文錚介紹祖廟百年大修工程

黃文錚——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工程責任工程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他的團隊花了三年時間,研發出“古建築屋脊整體吊升方法”,使得佛山祖廟的修繕工作得以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汁原味”。

參觀嶺南古建築,灰塑不能錯過。灰塑,是流行於廣東的一種傳統雕塑藝術,在唐代流傳至今。灰塑具有耐酸、耐鹼、耐溫的優點,非常適合嶺南一帶的濕熱氣候條件,經歷風吹雨淋數百年,仍能保持原貌。我們一起跟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灰塑代表性傳承人邵成村,感受這項獨特裝飾工藝的魅力!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在邵成村師傅指導下體驗灰塑製作

文化可以是有形的建築,佇立千年。文化也可以是無形的藝術,流傳千古。在佛山南海千燈湖城市廣場,不時會上演一段傳承了數百年的速度與激情,那就是龍舟競渡

桂城疊滘扒龍船,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因村內水道蜿蜒,村民們練就了一手龍舟水上漂移絕技。如今,佛山市把這一絕技搬到城市中心的千燈湖,創新性打造了“夜光龍船秀”,讓以前只有在佳節時分才能欣賞到的龍船表演,成為了周末固定的演出項目,圈粉無數!

我們節目尋訪人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到龍船隊,不光在橋上看龍舟,還在船上划龍舟、擊鼓領龍舟,和一群平均年齡20歲出頭的隊員一起喊聲震天、奮楫競渡,體驗了S彎、L彎、C彎漂移!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光電龍舟大漂移

沖急彎,闖漂移,過險峰。古老的龍船藝術,與湖畔現代化的建築群交相輝映,傳統文化完美地融入了現代生活,同時,智慧科技又為傳統文化賦予了新生。

傳承紅色基因

賡續敢為人先的精神血脈

佛山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紅色史跡遍布,紅色故事傳頌,激勵着一代代佛山人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鬥。

佛山明城鎮有一個三譚紀念館,這裡記錄著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三位革命先輩的光榮事迹。“革命三譚”是廣東最早響應和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成員,參加了建黨、建團、建軍等黨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的活動。他們不計較個人名利,把自己的一生無怨無悔獻給了革命事業。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三譚紀念館

其中,被譽為革命“世紀松”的譚天度,與香港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一生五次因革命被捕,其中有多次發生在香港。他雖身陷囹圄,嘗盡各種酷刑,始終沒有泄露黨的機密。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譚天度再次踏上香港的土地,感慨萬分。節目的最後,沉浸式大灣區故事微劇場《秋怡》帶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這位先輩革命家的英雄氣概和壯志豪情。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沉浸式微劇場《秋怡》劇照

《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從季華實驗室出發,感受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的灣區創新力量;探訪佛山祖廟,感受傳統文化傳承為城市注入的魅力;重溫“三譚”故事,感受紅色基因迸發的時代力量。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佛山正奮力爭當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以實績實效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10月3日(星期一)

廣東衛視21:10

大灣區衛視22:00

《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

隆重播出,敬請關注

從製造到“智”造,科技賦能激發新活力!《行進大灣區·奮楫揚帆》“佛山篇”10月3日播出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布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捷豹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