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威脅到地球村長的老大地位,美國終於使出黑手,自2019年以來,為遏制華為發展,發動了四輪制裁。
為什麼不打壓某訊?為什麼不打壓某巴?為什麼不打壓某團?因為社交、電商、團購、遊戲、影視等行業只是在美國底層技術上的應用程序,不影響美國的底層技術,還能收取天價的“過路費”“專利費”“手續費”,何樂而不為?
再說了,在美國底層技術上跑的吃喝玩樂的事情,他們才不擔心了,如果哪天他們不高興了,把底層技術說給你停了就停了,就像大俄關掉氣管一樣。
華為做的是5G通訊技術,不是在美國底層技術上的應用技術,而是取代美國底層技術的底層技術,真真切切動了美國的奶酪。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美國的技術正如高速公路,中國的卡車、拖車、轎車、三輪車、摩托車(正如遊戲、社交、電商、團購等應用程序)都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跑,美國派出收費員坐着就把過路費收了。
華為乾的是什麼?華為是修了一條更寬敞、更便捷、更便宜的高速公路,不僅僅是中國的車輛要換高速路了,而且還有許多國家也要換高速公路。別人的車都不走美國的高速公路了,都改道華為的5G高速路上了,美國能不急眼嗎?
美國為了阻止華為修建高速公路,開始瘋狂圍堵華為。華為手機就是第一個被打壓的對象。美國第一步是不允許台積電、三星代工華為麒麟芯片,同時限制高通、聯發科向華為供應芯片。
什麼意思呢?還是拿高速公路舉例子。華為手機是其中一條高速公路,其中的芯片就是高速公路的關鍵性立交橋。華為有設計芯片的能力,就比如能設計立交橋,畫出了圖紙。但是,製造芯片(立交橋)卻沒有能力製造。
中國目前只能製作28納米以上的芯片,製造7納米以下的微型立交橋就沒有能力了,沒有精密設備,也沒有高級的材料。只能委託台積電等少數幾個能製造芯片的廠家,讓廠家幫助華為把微型立交橋製造出來。
美國不讓台積電等公司為華為公司製造芯片(立交橋)。華為說,我可以向高通等能生產芯片的廠家購買呀。你說美國有多壞,不讓台積電幫你找立交橋,也不讓高通等廠家賣給你立交橋。
華為就被兩頭堵住了,不讓別人給造芯片,也不讓廠家賣給你芯片,等於給你斷供了。從此之後,華為的麒麟芯片就沒有人幫你造出來,也不允許有人賣給你芯片,所以,華為徹底面臨“無芯可用”的悲慘局面!
前幾天,美國再次下黑手,斷供芯片設計軟件工具EDA,乾脆對華為進行斬草除根。什麼意思呢?
華為能設計出芯片,但中國沒有製造能力,所以,委託台積電等廠家代工。或者從市場上購買芯片。但是美國不讓台積電等廠家給你製造,也不讓高通等廠家賣給你。
但是,華為還是有芯片設計能力的。比如,麒麟芯片能設計出來,但美國不讓台積電等廠商幫你製造出來。設計芯片也需要美國的設計工具軟件EDA。美國不讓華為用美國的芯片設計工具軟件,讓華為的設計能力也喪失。你就說,美國狠不狠?
同年10月份,華為頂住了制裁的壓力,發布了華為Mate40系列。時隔兩年後,華為Mate50系列終於發布,強勢回歸。
由於華為依然無法解決芯片的問題,只能被迫採用閹割了5G功能的驍龍8+Gen1芯片。
華為Mate50系列支持了北斗衛星通訊技術,可以用華為Mate50手機跟北斗衛星直連,可以實現沒有網絡信號的情況,能夠用北斗的報文功能進行對外聯絡。
這項技術叫作“捅破天”。華為用“捅破天”的方式告訴全世界:在通信領域,華為開始王者歸來。
下一步,中國也在研究開發自己的芯片設計工具軟件(EDA),實現設計軟件的自力更生,解決這一個卡脖子的技術。美國媒體紛紛嘲笑:中國能製造出高精尖的芯片?就算給中國圖紙,中國也造不出7納米的芯片。
外媒的態度簡直
是可笑,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就像彈簧,壓力越大,彈力越強。正如一位中國老專家說道:中國科技崛起的速度取決於他們打壓的程度。
華為手機王者歸來,代表了華為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從這個角度上來講,華為已經成功了!相信未來幾年內,我們舉全國之力,一定會解決芯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