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自媒體大V司馬南,被全網禁言了。
他的公眾號“司馬南”和“司馬南頻道”目前已經無法搜索,以前的內容還可以查看,除了8月20日當天沒有再更新內容,看起來沒有什麼異樣。
他的主戰場今日頭條上的“司馬南”和“司馬南頻道”,依然可以搜索到,賬號的所有內容均可以查看,但賬號主頁的下方,出現了“因違反相關規則,該用戶已被禁言”的提醒。
同樣的,司馬南的兩個矩陣賬號在微博、B站、抖音和知乎,都出現了被禁言的提醒。
由此可見,司馬南確實在全網被禁言了。
他的以往內容依然可以查看,說明並沒有被封號,只是關了小黑屋。
如果沒有進一步的處罰,一般只要關上一個月,他的賬號依然可以重新啟用。
對於司馬南被禁言這件事,網友們褒貶不一,不同的平台上,主流的聲音完全不一樣。
在今日頭條上,打開評論區,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司馬南,為司馬南被禁言喊冤,甚至認為這是ZB的力量。
但在微博上,更多網友則認為司馬南早就該被禁言,為司馬南被禁言感到高興,有些人甚至要開茅台慶祝。
對於兩個平台上用戶的反應,有一個解釋是說今日頭條上的用戶,比微博的用戶更加下沉。
對於這個解釋,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不用懂。
大家都很好奇,都想知道為什麼司馬南會被禁言。畢竟平台給出的理由很籠統,只是說違反了相關規則,沒有具體說哪條內容,違反了哪條規則。
其實,這種全平台禁言的現象,肯定不是這幾大平台一起開會商量好,然後同一時間同步禁言的。
大家去看一下司馬南賬號上的置頂視頻,就很容易找到他被禁言的原因。
他在置頂的視頻里,要實名舉報聯想花錢操縱輿論;實名舉報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他企圖拉“他人”下水。
他被禁言的原因,我只能說這麼多。
關於司馬南本人,我也有幾點想說:
一、用劍者死於劍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司馬南不可能不懂。
司馬南在自媒體行業出圈,是通過揭露國有資產流失,不斷地批判着柳傳志、聯想和滴滴,收穫了大量的流量和粉絲。
然後司馬南又以反美鬥士自居,打着愛國的旗號,順應粉絲的喜好,源源不斷地生產內容。
因此,司馬南這個人設,必須得是完美的,不能有瑕疵,不然他所表達的觀點和內容,就立不起來。
但是,司馬南偏偏言行無法一致。
2010年他在美國,花25萬美元買了一套房,然後將妻子和兒子,都送到了美國。
這原本是個人選擇,旁人沒什麼好非議的。
可司馬南不誠實,為了打造人設,公開撒謊,說自己從來沒有在美國購置房產。
當被證據確鑿地曝出在美國買了房之後,司馬南眼看已經無法辯駁了,多次出視頻做自我批判,企圖獲得網友們的理解。
不得不說,他這一招很奏效,獲得了不少粉絲的諒解。
但是,自媒體上依然有大量的賬號,對司馬南美國買房的事進行抨擊,而且愈演愈烈。
司馬南很清楚這是輿論自發的力量,這個力量太可怕了,為了反擊,他很聰明地又把聯想拉了出來,將禍水東引。
在自媒體圈子裡,要說玩輿論搞流量,司馬南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持劍者死於劍,玩火者必自焚,已經有很多前車之鑒了,司馬南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二、司馬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司馬南的人設被塑造成“反美鬥士”、“民族英雄”、“愛國人士”,但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
公眾號“司馬南頻道”的賬號主體是“北京中易網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這個賬號的前身是“李毅看世界”。
“李毅看世界”賬號完成遷移之後,“北京中易網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又註冊了“李毅看世界”。
由此可見,司馬南和李毅是戰友,都屬於同一家公司。
司馬南頻道的頭條號,賬號主體是“南友匯(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控股股東是“四月華文(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四月華文的控股股東是饒謹,此外,他還是前面提到的“北京中易網天”的控股股東。
饒謹關聯的企業有9家,是6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這些企業囊括了我們經常能看到的時政大V。
據不完全統計,四月華文這家公司主體下有“張捷財經觀察”、“印度洋之眼”、“譯通社”和“四月網”。
去年司馬南抨擊聯想的時候,張捷也在後面打助攻,這下大家明白怎麼回事了吧。
“北京中易網天”這家公司主體下,註冊的公眾號有“司馬南頻道”、“李肅論道”、“勇哥觀天下”、“李毅看世界”、“鄒中棠論道”等賬號。
前不久李肅還做了一個視頻,力挺司馬南,原來他們都是同一戰壕里的兄弟。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司馬南被禁言的時候,李肅也被禁言,以及司馬南的老朋友孔慶東,也一同被禁言。
司馬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是一群大V,以及公司化運營的自媒體團隊。
三、司馬南背後的流量生意
司馬南、張捷、李肅、李毅這些大V背後,都站着同一個男人,那就是饒謹。
饒謹是個85後,福建龍岩人,和美團的王興,以及今日頭條的張一鳴是老鄉。
2008年,饒謹因成立反CNN網站一戰成名,這個網站後面改名為“四月網”。
移動互聯網時代風起雲湧,饒謹在新媒體領域積極探索,找到了宣傳正能量的流量密碼。
他通過與司馬南、李毅、張捷等名人合作,孵化出了眾多自媒體大V賬號。
其中司馬南和司馬南頻道是最為成功的兩個賬號,有人做過測算,司馬南在今日頭條上的收入,每個月至少50萬。
司馬南在公眾號上的收入無法計算,根據行業經驗,其公眾號的廣告收入只會比頭條上多,而不會少。
將所有平台上的收入加起來,僅司馬南一個IP,給饒謹控股的公司帶來的收入,能達數以千萬計。
如果將饒謹控制的所有網絡大V的收入加起來,其所創造的利潤,不亞於一家上市公司的收入。
表面上你看到的是他們為國為民的豪言壯語,背後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做流量生意本沒有錯,愛國更沒有錯,但如果愛國只是手段,做生意是目的,至少我認為這是不純粹的。
愛國應該是純粹的,不應該夾雜私利!